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7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e https://doi.org/10.12677/ae.2017.75041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Curriculum Syste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Zuozheng Shi
Chongqi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Chongqing
Received: Sep. 2nd, 2017; accepted: Sep. 8th, 2017; published: Sep. 21st, 2017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normal education for young children, and the starting of full-time childre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raining, clarifying the training target and construct-ing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have become focuses in academia. The quality of sports education major of children’s higher normal college needs to be improved. To highlight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pre-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supposed to achieve the requirem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are accural-ize, subject curriculum is “field-oriented”, skill curriculum is specialized and the elective courses is “expansion-oriented”.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Teachers’ Education, Preschool Sports,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Arrangement
学前教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石作政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收稿日期:2017年9月2日;录用日期:2017年9月16日;发布日期:2017年9月21日
摘 要
幼儿高等师范教育蓬勃发展,幼儿体育专职教师培养的起步,明确培养目标及建构专业化课程体系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目前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即该
文章引用: 石作政. 学前教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J]. 教育进展, 2017, 7(5): 272-278. DOI: 10.12677/ae.2017.75041
石作政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化”,以及学科课程“领域化”、术科课程“专一化”、专业选修课程“拓展化”的设置,以彰显学前教育体育教育之专业特色。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师教育,幼教体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幼教体育专业人才,目前全国25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9所学校相继创办了学前体育教育专业,该专业人才培养尚属起步阶段,如何保障培养质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拟从课程结构与课程类型的视角,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予以探究,使之既能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理念,又能彰显高职学校的专业特色。
1. 学前教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指引人才培养终级效果的定位也是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一般而言培养的层次方向不同,培养目标也有所差异。据资料,9所幼专学校幼教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内容表述各不相同,但具有以下主要共同特征:其一,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性目标;其二,知晓学前儿童体育原理、幼儿体育游戏、幼儿健康等学科知识的领域性目标;其三,掌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等扎实专业的技能性目标;其四,能从事体育竞赛、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组织管理的一专多能性目标。另外,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四川、重庆、铜仁、茂名幼专学校乃定位为小学或中学体育教师,呈现出幼专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详见表1,当然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各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2. 学前教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依据教育部1998年《普通高校专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规定[1] [2],9所幼专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课、专业课、教育实践三大模块组成:公共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而教育实践分教育见习、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其均符合国家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
2.1. 公共课
公共课是培养人才基本素质的重要教育内容,旨在培养道德、理智、情感和谐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社会公民。根据教育部要求,各幼专学校开设的公共课门数大致相同,具体统计可知,9所幼专学校开设的公共课具有以下特点:课程设置结构上,公共必修课9门,占64%,选修课5门,占36%。课程类型而言,必修课门类齐全、学校开设率达100%,其中,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国家规定课程,占必修课22%;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的工具类课程,占必修课22%;教育类课程则覆盖面较广,其四门课程是教师职能核心素养必备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踏
DOI: 10.12677/ae.2017.75041
273
教育进展
石作政
Table 1.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sports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of 9 n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s 表1. 全国9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教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名称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学前体育教育实践技能和一定
长沙幼师学院 的研究能力,在学前儿童体育方面有突出特长的,胜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体育教育教学与管理
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保定幼专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幼儿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幼儿园或其它幼教机构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幼儿体育教育工作者。 培养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有良好的师德,具有扎实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理论与技能,能胜任幼儿园、小学健康领域或体育的课程教学、训练、活动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幼儿园或小学体育教师。
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体育专长和较强体育教学能力的专科层次幼儿教师。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小学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改革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掌握学前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体育专长的,从事幼儿园营养保健、安全卫生、游戏体操、体育教育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幼儿教师。
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教师基本素质及专业能力为主线,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胜任幼儿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管理、训练及学校健康教育等工作,并能多向发展、多元服务、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备现代教育和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学生健康教育、课外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以及体育科学简单研究的学前与中小学体育教师。
培养现代社会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能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课余运动训练、组织运动竞赛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人才。
四川幼专
运城幼专
川北幼专
徐州幼专
重庆幼专
铜仁幼专
茂名幼专
备注:据9所幼专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相关资料编制。
上教师岗位时能尽快适应现代化的教育与教学,占必修课56%。同时,拓展学生人文素养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艺术技能科等诸多选修课,开设灵活度较大,但与学校专业学科发展程度、师资力量等方面有较大关联,各幼专学校开设状况极不均衡。例如,3所幼专学校有书法课程,开设率占33%,而美术、音乐、艺术课各自只有1所学校开设,开设率仅为11%。由此可见,所有学校公共必修课开设具有一致性,而公共选修课开设差异较大且总体薄弱,详见表2。
2.2. 专业课
根据国家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规定,专业课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两者虽各有重点,但专业课程学习是学生掌握必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核心内容,从而实现高校职业教育任务。 2.2.1. 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由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组成,主干课程包括学科与术科两个板块:学科课程主要提高学生专业的理论知识水平,术科课程则是学习掌握一定程度的运动技能与技巧;而一般必修课主要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它们共同构成教师职业所必须具有的专业素质[3]。由于各幼专学校在培养目
DOI: 10.12677/ae.2017.75041
274
教育进展
石作政
Table 2.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ommon required courses of 9 n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s 表2. 全国9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公共课设置
课程结构 必修课
选修课
结构比 64% 36%
课程类别 国家类课程
工具类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
课程门数
2 2 5 5
类比 22% 22% 56%
学科课程 政治理论基础 思想品德课程 大学语文 大学英语 教育学 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口语 书法 美术 音乐 艺术课 应用写作
学校数 9 9 9 9 9 9 9 9 4 3 1 1 1 1
开设比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45% 33% 11% 11% 11% 11%
备注:据9所幼专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资料编制。
标、培养规格和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也有所差异。
具体而言,据表3,全国9所幼专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总共20门,主干学科课程与一般选修课的结构比约为6:1。学科课程以体育人文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课、幼儿健康教育四类组成,共计17门课程,分别占主干学科课程类比为12%、30%、18%、40%。值得注意的是,体育人文学类的学校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的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四门学科各校普遍开设外,其它学科课程开设参差不齐,相差甚远,绝大多数科目为个别幼专学校开设。比如,体育教育课程有三门课程,也分别只有2所学校开设,该类课程在专业必修课中较为欠缺;又如,专业领域性强的幼儿健康教育类课程虽占主干学科课程类比40%,覆盖幼儿教育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课程教学等内容,除长沙师范学院集中开设该类各门课程外,其余只有6所学校仅各自开设其中一门课程。此外,一般必修课开设各有不同,亦有或无;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训练的运动训练学有5所学校开设,其余2门课程仅有各1所学校开设,详见表3。
另据表4,专业必修课的主干术科类课程共开设24门课程,主干术科课程与一般必修课的结构比为3:1。主干术科课程分别有田径类、体操类、球类、武术类、幼儿健康术科类五类课程,课程类别涉及面广且内容多,其占主干术科课程类比分别是5%、26%、21%、32%、16%。田径、体操、武术、篮球、足球、排球等6门课程开设率达100%,而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幼儿体育游戏、体育舞蹈等6门课程开设率达50%左右,其余课程一般仅有1~2所学校开设;一般必修课中游泳、体育游戏开设率为55%、33%,余下课程仅为1所学校开设。不难发现,专业领域性的幼儿健康教育类课程开设率极低,即相关的幼儿体育游戏课程开设率最高也仅为55%,与前面学科中该类课程的开设率基本相同。
由此可见,幼儿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幼儿健康培养领域的专门性人才,课程设置应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学前教育理论、幼儿健康教育等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但实际上无论是学科课程或术科
DOI: 10.12677/ae.2017.75041
275
教育进展
石作政
课程中所涉及幼儿教育类课程比例极低,且课程门类也极为单一,除可提升幼儿体育参及兴趣的体育游戏课有50%学校开设外,其它相关课程基本上仅1所学校开设,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幼儿体育教学能力的专业化培养。
从专业能力培养层面上看,9所幼专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基本囊括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即学科理论课的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等,以及术科课程的球类、田径、体操、武术均符合国家教委《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11门必修课程》的要求,它们分别占据最高的课程类比,学校开设也比较集中,基本上保障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而该两类核心课门数开设率比约为4.5:5.5,术科高出学科课程10%,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轻理论,重技术”的传统课程设置取向。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尚未出台针对幼专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方案,因而主干课程设置既要参考普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又要考虑幼儿健康领域学科课程内容,再加之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学时学制有限等原因,其导致各幼专学校主干学科课程“多而不齐”,特别是与幼儿体育教学能力相关的课程开设比率极低,一般必修课也未能涉及幼儿体育的相关课程,以致于专业能力培养特色不够凸显。
Table 3. The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e curriculum of 9 n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s 表3. 全国9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科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 主干学科课程
一般必修课
结构比 85% 15%
课程类别 体育人文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课程
幼儿健康教育
课程门数
2 5 3 7 3
类比 12% 30% 18% 40%
学科课程 学校体育学 体育心理学 运动解剖学 运动生理学 体育保健学 运动营养学 运动损伤与预防 小学体育教育研究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幼儿教育概论 幼儿心理发展 学前体育教学与指导
幼儿卫生保健 健康活动指导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运动训练学 健康教育学 体育科研方法
学校数 9 3 9 9 9 1 1 2 2 2 2 2 3 2 2 2 1 5 1 1
开设比 100% 33% 100% 100% 100% 11% 11% 22% 22% 22% 22% 22% 33% 22% 22% 22% 11% 55% 11% 11%
备注:据9所幼专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资料编制。
DOI: 10.12677/ae.2017.75041
276
教育进展
石作政
Table 4. 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skill courses of 9 n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s 表4. 全国9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 主干课程
一般必修课
结构比 73% 27%
课程类别 田径类 球类 体操类
民族传统体育类
幼儿体育健康类
课程门数
1 5 5 3 3 7
类比 5% 32% 26% 21% 16%
术科课程 田径 篮球 足球 排球 乒乓球 羽毛球 体操 健美操 体育舞蹈 艺术体操 竞技体操 武术 跆拳道 散打 幼儿体育游戏 幼儿体操创编 幼儿健美操创编
游泳 体育游戏 轮滑 柔力球 形体艺术 休闲体育 运动竞赛与裁判工作
学校数 9 9 9 9 6 6 9 6 5 1 1 9 1 1 5 2 1 5 3 1 1 1 1 1
开设比 100% 100% 100% 100% 66% 66% 100% 66% 55% 11% 11% 100% 11% 11% 55% 22% 11% 55% 33% 11% 11% 11% 11% 11%
备注:据9所幼专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资料制。
2.2.2. 专业选修课
学前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涉及体育人文社会学科、运动人体学科、体育教育课程、体育手段与方法学科等领域课程,灵活性大,选修课程能最大化程度满足学生兴趣。同样,幼专学校体教专业多受学时、条件及师资等因素影响,课程开设仅能基本满足学生选修的意愿,如铜仁幼专开设15门、重庆幼专开设12门,虽科目多,但学时少,大约占总学时的10%。
2.3. 教育实践
社会实践是将理论基础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同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据资料,全国9所幼专学校学生均按教学计划参加幼儿园体育活动、观摩学习等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以铜仁、重庆幼专学校为例,两校教育实践课时总共为650左右,占总学时的28%左右,基本符合
DOI: 10.12677/ae.2017.75041
277
教育进展
石作政
学生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
3. 学前教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
2010年7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4],显然加强幼儿体育专职教师专业化培养迫在眉睫。结合幼专学校学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笔者提出以下系列建议。
3.1. 着力学前体育学科研究
全国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尚处于探索或相互借鉴阶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适应学前教育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学科体系科学化建设成为学前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即可加强学科理论探究、开展专题学术会议等方式,促进幼儿体育学科的发展。
3.2. 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
教师自身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目标的达成。实际状况,各幼专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基本为转型升格前担任公体教学任务的教师,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前体育教育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技能欠佳,因此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学历化的研究型教师队伍,则是各学校面临的首要任务。
3.3.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学前教育具有巨大的专业化教师需求,幼专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从业方向是幼儿园体育教师,各学校应面向学前教育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知识、素质、技能为一体凸显专业特色,培养出具有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强,熟悉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专业化体育教师。
3.4. 强化主干课程专业特色
主干课程设置是衡量培养专业水平的基本依据。主干课程设置应消减培养“多能”、“通才”的设置倾向,增设与培养目标一致的幼儿健康发展相关类课程,切实夯实课程体系设置的幼体化特色:学科课程的幼儿教育概论、幼儿心理发展、健康活动指导、幼儿体育教学设计与指导等,将学科课程“领域化”;术科课程的幼儿体育游戏、幼儿体操创编、幼儿形体艺术等课程,将术科课程“专一化”;专业选修课程“拓展化”,即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科目与学时,纵向丰富专业内涵,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诉求。
3.5. 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开发
课程教材是实现教学质量的载体,幼专学校应立足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倡导建立与国家、校际、校本层面间的团队合作,开发学前体育教育专业题材鲜明的系列教材,如有可能组织“国家规划教材”编写,从而确保学生的幼儿体育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丁新民, 朱生根, 廖丽琴, 张亭. 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南昌高专学报, 2010(8): 158-160. [2] 教育部体艺司. 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Z]. 2003.
[3] 王润.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1997(4): 72-78. [4] 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Z]. 2010-07.
DOI: 10.12677/ae.2017.75041
278
教育进展
期刊投稿者将享受如下服务:
1. 投稿前咨询服务 (QQ、微信、邮箱皆可) 2. 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期刊
3. 24小时以内解答您的所有疑问 4. 友好的在线投稿界面 5. 专业的同行评审 6. 知网检索
7. 全网络覆盖式推广您的研究
投稿请点击:http://www.hanspub.org/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ae@hanspub.or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