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卷第1划 2006年3 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UHAN COMMERCIAL SERVICE COLLEGE V01.20 No.1 March 2fx)6 论当代国际贸易的重大变化 黄焕山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摘 要:当代国际贸易的时间分水岭为20世纪80年代末,9()年代初。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 经济的到来,使"3代国际贸易的理念发生重大变化;"-3代国际贸易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当代多边贸易 -的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当代国际贸易的重心发生重大变化。 关键词:当代国际贸易;多边贸易体制;重大变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77(2006)01—0015—05 当代国际贸易的历史起点或时间分水岭是2O 的起点在哪里?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哪里开始?它们的 起点、始点只有一个:贸易。通商是对外开放的起点, 是经济全球化的出发点。国际贸易是对外开放、经济 全球化的突破口,是一国(地区)融人全球化的最便 捷通道,是一国(地区)对外开放的最方便之门。一国 世纪8O年代末、9O年代初。这一时期不仅是国际政 治格局发生重大转换的时期,而且也是国际经济、国 际贸易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初 露端倪,目际贸易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当代国际 贸易不同于各历史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的最大特点是 在观念上突出开放和自由的主题。 一(地区)如果没有进出口贸易,没有跨境通商,就可以 断定该围(地区)是封闭的经济,就可以称之为“闭关 锁国”。国(地区)与国(地区)之问沟通的起点是贸 易,是通商。贸易的全球化、贸易的对外开放将带动、 促进经济的全球化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二)国际贸易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手段 国际政治关系与国际经济关系是铜镜的两面, 、国际贸易的理念发生重大变化 (一)贸易开放是对外开放的起点 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 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国际经济潮流。经济全球化包括 经济社会的所有领域的全球化,对外开放是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开放。经济全球化 收稿日期:2005—12—28 既没有离开政治的国际经济关系,也没有孤立的国 作者简介:黄焕III(1946一).湖北天f J市人.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教授、武汉市优秀专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专家视点 黄焕山论当代国际贸易的重大变化 :际政治关系:国际政治关系的亲密程度决定国际贸 易关系的发展状况与和谐程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军事力量、通过战争掠夺与占领 殖民地、半殖民地,并使之纳人世界市场的范围,成 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时期,国际贸易也表现为社会 断扩大的原因之一。有些国家(地区)付出巨大代价, 在同际贸易中得到的可能仅仅是生存利益,有些国 家(地区)在国际贸易中可能得到发展利益,还有少 数同家(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支付较少的成本却得到 家(地区)同处于低端国家(地区)之间的利益差距更 为自己的原材料基地和倾销过剩产品的市场。第二 享受利益。特别是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高端的国 主义阵营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垒,世界市场实质上 一分为二:社会主义阵营的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阵 营的世界市场。冷战结束后,国际贸易是国(地区)与 国(地区)之间政治关系、外交关系冷暖的温度计。当 两同(地区)之间的关系恶化时,在贸易上一定会反 映出来,往往通过“禁运”、“经济制裁”来表现两国 (地区)之间紧张的政治关系。国际贸易成了国际制 裁首当其冲的手段,如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50 年代初期和80年代末期对中国的封锁与禁运就是 它们运用贸易进行政治制裁的反映。 南于国际贸易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运用贸易 处理国际关系非常方便灵活,且极易达到预期的目 的,因此,联合国也运用国际贸易制裁那些违反联合 国宪章的国家(地区)。 通常情况下,众多的国家(地区)都是利用国际 贸易扩大交往,促进相互之间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 流,通过国际贸易的桥梁、纽带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与本国(地区)经济的繁荣。 (三)客观认识对外贸易的作用 国际贸易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一国(地区)的对外经济关系总是以对外贸易为 核心、为出发点展开的。从理论上讲,各国(地区)都 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比较利益、相对利益,有些国 家(地区)甚至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绝对利益,甚 至是垄断利润和超额利润。对于一国(地区)而言,有 了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就意味着有了国内和国际两 个市场,有了配置资源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场所,不仅 使贸易的空间拓展,而且使发展的空间拓展,所以, 有西方经济学家的所谓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 机之说。 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在现实的国际贸易中,由 于各围(地区)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不同 国家(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是不同的, 甚至相差十分悬殊,这也是当今国际上贫富差距不 大 越是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越大, 越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得到的利 益越小。 国际贸易对各参与国(地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 意义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由于各国(地区)对外贸 易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之间的差距,如有些国家 通过国际贸易采取“拿来主义”,对引进的技术、机器 等不吸收、不消化,使自己永远受制于人;有些国家 (地区)通过对外贸易对引进的技术、设备、机器及货 物等进行改进,进行自主创新,进行再发明,再创造, 在进口货物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使自己引领时代 的潮流。 因此,应对国际贸易的作用、应对对外贸易的作 用进行客观而冷静的分析,特别是要将对外贸易自 身的作用与不同国家(地区)利用对外贸易产生的作 用区别开来。 二、国际贸易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一)货物贸易的增长快于世界产出的增长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信息产业的发展,使经 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使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障碍 减弱,使货物贸易的地理界限、种族界限、经济界限 越来越淡薄,使货物贸易出现新的增长势头,货物贸 易的增长率高于世界产出的增长率。自1985年以 来,货物贸易的增长率比世界产出增长率高1倍。 1930年至1938年,世界平均出口年均增长率为负 数,而世界产出年均增长率为3%,说明第二次世界 大战前世界产出率高于国际贸易增长率。自20世纪 80年代末期以来,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为5%,而 世界产出年均增长率为3%左右,世界年均出口增 长率远高于世界产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世界货物贸 易在稳定增长中不断出现增长的高峰,如1994年比 1993年、1997年比1996年分别增长9.5%,2000年 比1999年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2%。 (二)服务贸易的增长快于货物贸易的增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武汉商、I 服务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国际贸易按商品的形式,可分为有形贸易与无 形贸易两类。有形贸易表现为货物贸易,无形贸易表 与产业转移,使得技术产品在制造品中的出口贸易 加快: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的 强劲增长,使制造业和投资增加对发达国家(地区) 的生产设备等资本物、投资品 口的拉动作用显著。 在同一类制成品中,可以将它划分为高附加值 制成品,低附加值制成品,甚至是无附加值制成品等 现为服务贸易。最初的国际贸易仅仅局限于货物贸 易,即有形贸易,因为最初的商品形式都是有形的, 贸易的对象要么是第一产业的产品,要么是第二产 业的产品,总之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产品。随着科学技 术的进步与分T的深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 期以来,产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原有农牧矿第 一产业和制造加工第二产业的基础上,不仅有了第 三产业服务业的大发展,而且有了信息产业(数字产 业)第四产业,带来了无形贸易的迅速增长,使国际 贸易由单打一的有形贸易演变为“两驾马车”的有形 贸易和无形贸易,使单纯的实物商品贸易演变为复 杂的货物贸易加服务贸易,在这两类贸易中,服务贸 易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1975年 以来,世界货物贸易增长了7倍,而自1970年以来, 服务贸易增长了近l8倍。自1970年以来,服务贸易 的年均增长率为两位数,达到ll%,远高于同期世 界货物}}{几年均增长5%的速度,按照这种态势发 展下去,到2025年左右,服务贸易同货物贸易在国 际贸易中将会平分秋色。在服务贸易中。技术贸易的 增长亦远高于货物贸易的增长,同时也高于服务贸 易的增长,技术贸易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每 l0年翻两番。但是,服务贸易的主体是发达国家,其 中西方七同(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加拿 大、日本)占国际服务贸易}}{口总额的53%左右,若 再加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则占国际服务贸易出f_I 总额的75%左右。发达国家(地区)占技术贸易总额 的80%,其中,世界500强公司控制了国际技术贸 易75%的份额。在发展中国家被迫不断开放服务领 域市场后,国际服务贸易的总额将会出现一个迅速 增长的过程,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亦将}}{现 一个迅速增长的过程 (三)制成品中技术产品贸易增长加快 制成品按两大部类划分,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 产品,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产品。在这两大部类产品 中,生产资料产品即机器、设备等资本货物的出口增 长加快,消费资料产品主要是生活消费产品的出口 增长率将会低于资本货物的出口增长率。特别是发 达国家(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资本货物的出口 多个等级。其中的高附加值制成品则可以称之为同 类制成品中的技术产品。高附加值制成品的出口贸 易增长加快。这类技术产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发达 困家(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制成品的出口在国 际贸易中的比重有所增加,但发展中国家(地区)出 口贸易的制成品多为低附加值制成品、非技术产品, 或日“地摊“商品,因此,发展中国家(地区)出口贸易 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即使提高,也只占15%左右的 比重,可见,在制成品的出口贸易中,发达国家(地 区)占主导、主流地位,发达国家(地区)出口的制成 品基本上都是高附加值产品、技术产品。制成品中技 术产品国际贸易的增长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地区)。 (四)原材料产品中战略资源产品贸易增长迅速 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各类原材料产品、各类初级 产品、第一产业各类产品的出口贸易发展极为不平 衡。农业原料、食品、一般矿产品的出口在第一产业 各类产品的同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而具 有特别意义的资源产品,主要是战略资源产品,如石 油、稀有资源等产品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已由20 世纪60年代只占1/5左右的比重上升到40%以上 的比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由于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石 油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二是自1973年爆发石油危机 以来,石油价格上涨厉害,导致对石油的储备增加; j是石化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合成材料逐步替代了 天然原材料;四是国际上主要是发达国家(地区)围 绕战略资源的争夺,使得具有特别意义的资源产品 变得更加紧张;五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同家(地区) 经济的强劲发展与增长,对世界能源等具有特别意 义的资源增长的影响增大。总之,由于战略资源的战 略地位,促成其国际贸易量增长迅速。 三、多边贸易的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最初的国际贸易涉及的内容仅仅是商品中的货 物商品,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I')是一个多边贸易 1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专家视点 黄焕l【J论当代国际贸易的重大变化 :协定,它从本质意义上讲包括的内容只是货物贸易 施。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什么要将与贸易有关的 投资措施纳入多边贸易体系呢?一方面由于经济全 球化的载体之一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 国际贸易的增长,而且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 增长,直接投资对各国(地区)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 中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性的多边贸易体系中,第一 产业的产品,如农产品、矿产品是被排斥在外的;第 二产业、制造业中的产品也有一部分是被排斥在外 的,如纺织品和服装是不受其约束的;第 产业、第 四产业也不是这一多边贸易体系的内容。自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CA rr)的乌拉圭回合后,多边贸易的内 容和范围不仅扩大,而且发生质的变化。世界贸易组 织(WTO)使多边贸易的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一)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纳入多边体制 世界贸易组织不仅将服务商品纳入多边贸易体 系,而且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也纳人多边贸易 体系。通常讲科学无同界,科学具有世界性,在没有 知识产权制度的情况下,不仅科学无国界,而且科技 产品也是属于世界的,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就为世 界各国无偿使用;在虽有知识产权制度,但还未纳入 多边贸易体制的情况下,一国(地区)发明创造、创新 的科技产品,在一同(地区)获得专利的产品,另一国 (地区)仍可无偿使用。但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纳入多边贸易体制之后,当它纳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世界贸易 组织的成员有义务保护其他成员的知识产权不受侵 犯,一成员要使用其他成员的知识产权就得支付费 用,就得获得其他成员的许可,否则,便是侵犯知识 产权。出现知识产权摩擦,轻则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 端,重则依靠世界贸易组织(WTO)解决争端。知识 产权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中也已成为继货物商品、 服务商品之后的一种知识产权商品,要通过贸易的 方式转让其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纳入多边体制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原本是东道国(地区)对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一种产业引导、鼓励和限制的 措施,属于一国(地区)内的法律、法规、政策范畴,按 理与多边贸易体系无关,但世界贸易组织管得宽,将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也纳入多边贸易体系。凡对 国际贸易产生扭曲或限制的有关直接投资措施,世 界贸易组织(WTO)均认为是不允许的。所谓对国际 贸易扭曲的直接投资措施是指改变国际贸易正常流 向的有关投资措施;所谓对国际贸易限制的直接投 资措施是指阻碍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的有关投资措 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在特定情况下,跨国公司既可 以左右多边贸易体系的内容,也可以左右一国(地 区)有关经济、有关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政策。另 一方面,投资同(地区)与东道国(地区)以及投资者 与东道国(地区)之间围绕直接投资问题出现的摩擦 也不断增加,为了减少与克服摩擦,为了国际直接投 资与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需要有多边贸易体系协 调。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 施也被纳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系。《与贸易 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是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制定和 实施的第一个具有全球性的有关国际直接投资措施 方面的协定。这一协定将对当代的国际贸易与国际 投资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农产品及纺织品和服装纳入多边贸易体制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r)本身并未将产品区 分为【业制成品和农产品,原则上所有货物的贸易 都应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r)的约束。但事实 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1Tr)从它产生的第一天 起,就对初级产品确立了一些例外规定,而大多数农 产品都属于初级产品,因此,农产品贸易一直未被纳 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r)的法律框架之内,一直 游离在多边贸易体系之外,有关农产品的国际贸易 可以采取例外的政策与措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事 实上不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r)的约束。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GATr)乌拉圭回合就农产品的国际贸 易问题达成《农产品协定》(Agreement on Agricul— ture),将农产品贸易纳入多边贸易体系。 纺织品和服装是发展中国家(地区)出口贸易货 物结构中的支柱产品,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基本 上不受进口国(地区)的数量限制。随着发展中国家 (地区)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发达国 家(地区)为了维护本国(地区)的纺织和服装行业的 利益与就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纺织品和服 装的进口实行数量限制,主要采取进口配额制,使纺 织品和服装的国际贸易也不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武汉商、 服务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GATT)的法律约束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纺织品和 服装协定》,使纺织品和服装开始纳入多边贸易体 系,在一定的过渡期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自由化的 目标将会实现 亚太重心所取代;围别重心的局面将为区域重心所 取代: 在当代国际贸易中,区域经贸集团起着决定的 作用,经济贸易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增长,国际贸 易的重心由传统的一国重心、多国重心( 足鼎立) 随着罔际贸易的发展,多边贸易体系包括的内 容将会进一步增加与拓展,如与贸易有关的环境和 向区域化、集团化转移,向单一的亚太地区转移。亚 环境保护问题,劳T标准和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都 将成为多边贸易体系的内容: 四、国际贸易的重, 发生重大变化 国际贸易格局分布的不平衡既是一个由来已久 的话题,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国际贸易中,无论 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以及知识产 权的转让等,少数发达国家(地区)总是处于支配地 位、主导地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地区)总是处于次 要地位?在世界出口贸易中,少数发达国家(地区)占 有绝大比重,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地区)所占比重 较低。曰际贸易向发达国家(地区)严重倾斜是不争 的事实:I玉l际贸易的重心最初在欧洲,英国被称之为 “世界:I 厂”,英国是 际贸易的重心,英同控制着同 际贸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登上世界经济的霸 主地位,取代英国成为国际贸易的重心。自20世纪 70年代后,国际贸易 现美国、欧洲、日本多重重心 并存的局面。美国、德国、日本是世界三大制造业大 国,美欧同时也是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美、欧、日更 是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 口大国。国际贸易的重心 由单一传统的欧洲重心、英国重心转向美国重心,再 转向美曰、欧盟、日本多角、多重重心。进入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代国际贸易的重心逐渐出 现新的重大变化,多重重心并存的局面将为单一的 太经合组织中的美国,无论是在国际贸易的 口贸 易中,还是进口贸易中;无论是在服务贸易中,还是 知识产权的转让中,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这一地 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撼动 的=这一地区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据 世界银行估计,2004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率的 20%以上来自中国进口的贡献。这一地区的日本则 随其后为第四贸易大国。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额和 国际贸易量均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主流地位,亚太地 区在罔际贸易中的重心地位日益凸现。国际贸易的 格局m现新的变化源于以地缘经济为特征的经贸集 团化格局基本确立,及其对外扩张的强烈态势,使国 际贸易由以同为重心转向为以区域化、集团化为重 心,亚太重心的出现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 【参考文献】 【l J当代闰际贸易创新概述http://www.zheli.corn 【21陈州仉、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 计.1997 段如宏、李彩兰、方威.围际贸易概论【M】.北京:经济口报…版 礼,2(R)2. 【4J冷卡n军.周际贸易理论 实务IM].北京:中圉财政经济 版 神,2000. 责任编校:郑柱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