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时代师德素养对中学教学的影响

新时代师德素养对中学教学的影响

来源:智榕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时代师德素养对中学教学的影响

作者:刘波

来源:《家长·中》2019年第02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教师自身的品德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本文将从学科教师的角度探究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师德魅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落实大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师德魅力,这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爱岗敬业 (一)热爱工作

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担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是未来的希望。既然选择教育这个行业,就要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坚定自己的选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力地完成教学任务。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不断在进行新的分配和重新整合,伴随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价值思潮的冲击,使部分中学教师的理想信念有动摇,更甚者一些教师利用“第二课堂”获取利益。在此种情况下,部分教师就会忽视自身政治理论的学习,无法以坚定的政治素养和高尚的师德情操教育學生,并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在利益面前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将一腔热血放在教学上面,才能展现出强烈的师德魅力。 (二)热爱学生

一名新时代有思想的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关爱学生才是立业之本,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心里同样渴望能够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要切实地体会学生的感受,倾听他们的想法,如学生做错题目后不能立刻否定打击他,要耐心去倾听他的想法思路,找到出错的本质原因,并耐心温和地讲解,这样学生才会产生信任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事业能够实现根本的功能。所以,师爱是教育工作者取得成功的真正法宝。教师对于学生的关心爱护,是师德与师风建设的核心,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一切交流的感情基础。 二、提高自身修养 (一)专业素养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学生学习的知识来源广泛,学生所了解到的知识远远不止书本上所呈现的冰山一角。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专业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师德素养从物质和精神方面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名教师物质化的师德素养就体现在有过强过硬的专业知识。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代中学生处于信息化大时代,知识来源广,储备多。所以在学科教学中,扎实的专业知识不仅仅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在树立教师的威信上也有一定的帮助,学生才会愿意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 (二)人文素养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丰富且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之外,还得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从师德素养中分析,扎实的专业素养是师德师风物质层面的体现,而上层建筑由良好的人文素养构成。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有利于情感的表达,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不是文科性质的教学才需要丰富的文化底蕴,理科性质的教学同样需要。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如果用优美的诗句或富有哲学的小故事进行课程导入,会比直接用生硬的数学语言更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化学教学中,以生活中实例或一定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进行知识点导入会使课堂生活化并更易理解。若是在讲解较为复杂的题目时加入一些通俗易懂的哲学,则更有助于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也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三、言传身教 (一)言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教师的语言并非只传授文化知识,在学校日常交谈或接触中,教师的语言常常会引导学生的是非观、认知能力。对于学生来讲,在成长过程中与教师接触的时间很多,教师是直接影响学生性格成长、品德素养的引路人。因此教师的语言能力十分重要,在学习上,教师面对难题,语言中教会我们迎难而上,找问题抓关键,使学生以正面态度面对困难;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地引导学生正面乐观地面对生活,达到育人的目的。这一系列言传中,对教师素养、师德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教师相应提高自己的语言魅力,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教师的首要责任,即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传授知识技能。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应当时时刻刻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引导。在课堂上,我们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将为人处世之道融入课堂教学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教导,并烙印在学生脑海,对其今后的言行起着正确的引领作用。 (二)身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教师身品行端正,做出表率,根本不用下达命令,学生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教师自身品行不端,而要求学生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学生也不会服从。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注重自己行为举止,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那教师应当早早到班观察学生出勤情况;要求学生书面整洁,则对自己的板书严格要求,做到清楚、美观。

教师只有坚持履行自己的职责,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真诚地对待学生,才能从细小环节去观察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体验成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过程中的快乐,为他们的成功奠定基础。特别对于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他们更是教师品德素养的直接展现者。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教育一定包含着爱、感恩、希望、探索、合作、信仰、自由和自主,这也是教育的精神元素。真正的教育区别于一切在形式上貌似教育的假教育。所以教师既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应用和升华。教师的工作不会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有的是在平凡中孕育伟大,在细微处展现师德魅力。

将良好的师德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时刻从细微处散发师德魅力;用端正的教育教学态度来诠释道德行为的示范性;肩负起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心来诠释道德结果的深远性。工作中不抱怨,以“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工作宗旨,诠释新时代优秀教师的德行品质。 (责编 张 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