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文档:第4单元+7 孙膑+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文档:第4单元+7 孙膑+Word版含答案

来源:智榕旅游


7 孙膑

孙膑人物事略

师从鬼谷子 孙膑自幼聪慧,却不幸幼年丧父,二哥孙虎也因兵乱走失。于是他立志拜师学艺,造福百姓。当时楚国有位学者,姓王名栩,精通兵法,武艺高强,隐居在鬼谷山中收徒传艺,世人尊称“鬼谷先生”,孙膑就学艺于鬼谷先生。与孙膑一起学艺的还有庞涓、苏秦、张仪,被后人称为“鬼谷四友”。

因才遭妒 庞涓是孙膑的同学,孙膑勤奋好学,为人忠厚,与师兄弟们相处和善;而庞涓却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贤妒能。庞涓比孙膑先下山,做了魏惠王的大将军。他自认为才能不及孙膑,就悄悄派人召孙膑到他那里共事,等孙膑到了以后,便设计陷害孙膑,削去了他的两只膝盖骨(古代称为膑刑),想使孙膑的才能不得显现于世。这也是“孙膑”这一名字的由来。

逃魏奔齐 孙膑被削去了膝盖骨后,成了残疾人,而且是受人贱视的“刑徒”。有一天,他听说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都城大梁,就以犯人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陈说自己的遭遇、行军布阵的策略以及政治主张。齐国的使臣大为感动,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带回齐国。

赛马显才 孙膑刚到齐国时,齐威王即位不久,齐国王公贵族常以赛马为乐。有一次,孙膑去看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孙膑出主意说:“将军先用下等马和威王

的上等马赛,再用上等马和他的中等马赛,用中等马和他的下等马赛。”田忌照做了,结果一负两胜。以往比赛,田忌都输给了齐威王,这次齐威王对田忌突然赢了自己感到奇怪,就问他用的是什么办法,田忌借机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召见孙膑,跟他淡论兵法和治国之道,威王衷心信服,“遂以为师”。

回归田园、著书立说 齐宣王拜田忌为右丞相,孙膑为左丞相,不料一些朝中权贵大臣不断向宣王进谗言,宣王起了疑心。孙膑知道后,劝田忌一同弃官隐居。孙膑则回到自己的老家,在那里写成了《孙膑兵法》。这部兵法著作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战略思想,是一部享誉世间的兵家宝书。

兵家代表——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师从鬼谷子,深谙《孙子兵法》。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著作有《孙膑兵法》。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子孙,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做了魏国将军,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及孙膑,产生妒嫉之心。暗中召来孙膑,设计陷害,断其双足,并在其脸上刺了字,想叫他不敢抛头露面。故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黥之(qíng) 说齐使(shuì) 下驷(sì) ...辎车(zī) 控捲(quán) 搏撠(jǐ) ...批亢(gāng) 悍勇(hàn) 蹶上将(jué) ...阻隘(ài) 斫木下(zhuó) 自刭(jǐng)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欲隐勿见(“见”通“现”,出现,显现) (2)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捲”通“拳”,拳头) (3)老弱罢于内(“罢”通“疲”) (4)马陵道陕(“陕”通“狭”)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乃阴使召孙膑动词,派(1)使齐使者如梁动词,出使

说齐使名词,使者

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名词,能力,才能(2)能

臣能令君胜能愿动词,能够

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动词,比得上(3)及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连词,以及

及临质介词,等到

齐使田忌将而往动词,率领(4)将

魏将庞涓闻之名词,大将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形容词,顺利(5)利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名词,利益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动词,经过(6)过

士卒亡者过半矣动词,超过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动词,写(7)书

见白书名词,文字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动词,嫉妒(8)疾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形容词,快速

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连词,表并列,并且(9)而去韩而归连词,表承接

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连词,表修饰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动词,顺着(10)因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副词,于是

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连词,表转折,可是

虏魏太子申以归连词,表修饰,而

(11)以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介词,因为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介词,把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介词,用

庞涓恐其贤于己介词,比

(12)于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介词,向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介词,在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 (1)老弱罢于内(形容词作名词)老弱残兵 ..

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动词,认为

(2)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形容词作名词)疲弊的人 .(3)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形容词作名词)轻装的、精锐的部队 ..(4)欲隐勿见(动词使动用法)使……隐藏、埋没 .(5)齐威王欲将孙膑(动词使动用法)使……为将 .(6)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动词使动用法)使……挫败 .(7)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名词作动词)用刀砍 .(8)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名词作动词)往西 .(9)乃钻火烛之(名词作动词)照,照亮 .

(10)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名词作状语)像客人那样 .(11)庞涓果夜至斫木下(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2)田忌信然之(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对 .(13)孙子度其行(动词作名词)行程 .

(14)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遂以为师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2)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 ....古义:杂乱,纷扰。 今义:争执的事情。 (3)明日为五万灶 ..古义:第二天。 今义:明天。

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判断句) 译文:孙膑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2)与齐战于桂陵(状语后置句) 译文:与齐军在桂陵交战。 (3)庞涓恐其贤于己(状语后置句) 译文: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

(4)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状语后置句)

译文: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 (5)士卒亡者过半矣(定语后置句) 译文:逃跑的士兵超过了半数。 (6)膑生阿、鄄之间(省略句)

译文: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 (7)窃载与之齐(省略句)

译文: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

[文脉·梳理]

第二部分第2段:孙膑受刑

第三部分第3~5段:

赛马助胜, 初露锋芒第3段

孙膑围魏救赵,

 展现军事才华 大显奇才第4段马陵之战, 名扬天下第5段

[文本·精析]

第一部分第1段:简介孙膑

1.本文用哪些事例来表现孙膑的才能?这体现了司马迁人物传记在选材上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马陵之战。

(2)在掌握丰富素材的基础上,选取与人物性格密切相关的材料,既体现人物的主题风貌,又表现其性格的丰富性。具有生活化的特征,不避小事俗事。材料的安排详略得当。

2.马陵道智取庞涓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善用计谋,正确分析形势;不要为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3.试简要分析孙膑、庞涓与田忌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物 表现 田忌赛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避开对方的优孙膑 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围魏救赵:避实击虚。足智多谋,有卓越的军马陵之战中:洞悉敌军弱点,故作假象,巧设伏事才能 兵,造成庞涓错觉,诱敌就范,战而胜之。 庞涓 当他看到孙膑设计的假象时,即轻易大喜,还自骄傲自大,残忍、嫉妒得的说:“我固知齐军怯”;对孙膑施以酷刑。 心强 作为齐国大将,礼贤下士,对“刑余之人”孙膑田忌 “善而客待之”。善于使用人才,从善如流。通过赛马事件了解到孙膑智谋,立即“进孙子于威王”。 爱才、用才、荐才 形象

孙武死后,隔了一百多年又出了一个孙膑。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也是孙武的后代子孙。

孙膑曾经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庞涓事奉魏国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却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就秘密地派人去把孙膑招来。孙膑到来,庞涓害怕他比自己贤能,嫉妒他,就假借罪名砍掉他两只脚,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隐藏起来不抛头露面。

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进行游说。齐国的使臣认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不仅赏识他而且还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田忌经常跟齐国贵族子弟赛马,下很大的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

田忌说:“你尽管下大赌注,我能让你取胜。”田忌信以为然,与齐王和贵族子弟们比赛下了千金的赌注。到临场比赛,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让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次比赛完了,田忌败了一次,胜了两次,终于赢得了齐王千金赌注。于是田忌就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就把他当作老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打算任用孙膑为主将,孙膑辞谢说:“受过酷刑的人,不能任主将。”于是就任命田忌做主将,孙膑做军师,坐在带篷盖的车里,暗中谋划。田忌想要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说:“想解开乱丝的人,不能紧握双拳生拉硬扯;解救斗殴的人,不能胡乱搏击。攻击其要害和虚弱之处,争斗者因形势限制,就不得不自行解开。如今魏赵两国相互攻打,魏国的精锐部队必定在国外精疲力竭,老弱残兵在国内疲惫不堪。你不如率领军队火速向大梁挺进,占据它的交通要道,冲击它正当空虚的地方,魏国肯定会放弃赵国而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一举解救了赵国之围,而又可坐收魏国自行挫败的效果。”田忌听从了孙膑的意见。魏军果然离开邯郸回师,在桂陵地方与齐军交战,魏军被打得大败。

十三年后,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庞涓行军三日,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逃跑的士兵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部队,日夜兼程地追逐齐军。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

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砍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约定说:“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果然在夜里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成定局,就拔剑自刎,说:“倒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就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回国。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后世社会上流传着他的兵法。

[课内·素材]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庞涓比孙膑先出师,做了魏惠王的大将军。他自认为才

能不及孙膑,就设计陷害孙膑,削去了他的两只膝盖骨,并施以黥刑,想使孙膑的才能不得显现于世。后来,孙膑在齐使的帮助下逃到了齐国。通过“田忌赛马”的成功,孙膑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围魏救赵”一役体现了孙膑高超的战略思想。马陵道一战,孙膑每日减灶,利用庞涓轻敌的心理因势利导,最终使庞涓智穷兵败,自刭而死。庞涓死于自己的心胸狭窄,骄傲自大,嫉贤妒能。孙膑能够在逆境中崛起,一方面得益于他的才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品格。

后来,齐王拜田忌为右丞相,孙膑为左丞相。不料一些朝中权贵大臣不断向齐王进谗言,齐王起了疑心。孙膑知道后,即劝田忌一同弃官隐居。孙膑回到自己的老家,在那里写成了《孙膑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战略思想,这是一部享誉世间的兵家宝书。

【应用角度】 “骄傲”“嫉妒”“逆境”“复仇”“忍辱负重”“全身而退”“生存智慧”等。

[热点·素材]

春晚上,一位百岁老将军的敬礼

一位老兵坐着轮椅现身春晚舞台,胸前一枚枚奖章闪闪发亮。这位老兵被搀扶着起身,他用被子弹打穿过的手掌敬军礼,如松矗立令人热泪盈眶!

在2015年的“9·3”抗战胜利大阅兵,还是这位老人,乘坐老兵方队的车辆第一批通过主席台,同样敬了一个军礼。也许你还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叫张玉华,今年100岁,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传奇老将军。

21岁,第一次参加战斗。雷神庙战斗,他打下日军一架飞机。24岁,体内留下一颗弹丸。孙祖战斗,他先后打退敌人9次冲锋。35岁,第一次入朝。两水洞战斗,他打胜抗美援朝第一仗。71岁,第一次离开工作岗位,他成为“慈善将军”。2012年获得“中国好人”的殊荣。

他常常讲自己有三个妈妈,一个是生母,他尽心奉养老母,直到母亲87岁寿终;第二个妈妈是民母;第三个妈妈是党母。

【媒评文摘】 舞剑誓卫国,卸甲时忧民!

——大众网

大阅兵时就被老将军的敬礼感动了,今天再次看到老将军敬军礼,眼泪又忍不住夺眶而出。其实,应该敬礼的是我们,感谢这些英雄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网易

[佳作·领悟] 风吟,菊花香

孙膑,战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书。经多次邀约,我终于在两千多年后的一个秋夜采访到了他。

梅子煮酒,梅雾氤氲,酒香浓冽。我与孙膑相对而坐,话题由“孙膑”切入。 一、荒凉的枯泪

记者:孙膑先生,您智谋过人,心思缜密。却遭庞涓毒手,被剜双膑,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孙膑(沉默片刻):我与庞涓,同师鬼谷,同习兵法,拜为兄弟,亲如手足。

我从未设想过他会加害于我,作为一个谋士,我熟谙兵法,知道不可过于相信别人;但作为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情的人,我……(哽咽)我太信任他,从不疑他。然而,害我的恰恰是我最信的庞涓兄!……

记者:如此说来,正是因为您对庞涓太过信任,感情上太亲而使您没有认识到潜在的危险,从而遭此大祸?

孙膑(缓缓点头):灾萌于不疑…… 二、冰冷的铁血

记者:那么,孙膑先生,在后来的两次交锋——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您如何下此狠心痛歼庞涓之军,尤其是马陵一役将他逼死?

孙膑(沉默不语)

记者:是否……是因为感情上的疏远?

孙膑:也许是吧……我常想自己在那次大战中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是单纯的敌方谋士,还是一个有着冰冷铁血的复仇者。

记者:复仇者?

孙膑:剜掉的髌骨是仇恨的种子,我与庞涓的情谊彻底断绝了,这让我的心在刹那间变冷,我用冰冷的目光看待与他的交锋。用冰冷的头脑酝酿每个陷阱……

记者:是感情上的疏远让您对与庞涓的战争有了一个新的定位?或者说,感情的疏远让您重新认识兵法,认识战争?

孙膑(无奈一笑,拂袖而去)

西风残照,落木萧萧,却又不知是哪朝哪代了……

【佳作赏析】 从历史中挖掘材料,写成一篇荒诞故事,这已不鲜见。这篇文章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借用访谈的时尚形式,紧紧围绕话题设计记者的提问和被采访对象孙膑的答问,二者珠联璧合,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主题。文章的语言精练而隽永,很有文采。

[基础巩固层]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疾:痛恨 .B.老弱罢于内 罢:疲惫 .C.欲隐勿见 隐:埋没,隐藏 .D.魏果去邯郸 去:离开 .【解析】 A项,疾:嫉妒。 【答案】 A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 .②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B.①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②劳苦而功高如此 .

C.①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②则与斗彘肩 .

D.①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 .

【解析】 C项,两个“则”都是副词,就。A项:介词,和;动词,给予。B项,连词,表转折,然而、但;连词,表并列。D项:动词,如;连词,如果。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遂以为师 ..

B.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 ..C.夫解杂乱纷纠者 ....D.明日为五万灶 ..

【解析】 A项,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C项,杂乱纷纠:古义,杂乱、纷扰;今义,争执的事情。D项,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答案】 B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齐威王欲将孙膑 .A.沛公欲王关中 .B.素善留侯张良 .C.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D.必蹶上将军 .

【解析】 D项与例句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是名词作动词,称王;B项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好;C项是形容词作名词,轻装的、精锐的部队。

【答案】 D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与齐战于桂陵 B.士卒亡者过半矣

C.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D.庞涓恐其贤于己

【解析】 B项是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是状语后置句。 【答案】 B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0题。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

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原文有删减)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有上、中、下辈 辈:等级,辈次 .B.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进:推荐 .C.乃斫大树白而书之 斫:砍 .D.庞涓自知智穷兵败 穷:穷困 .【解析】 D项,穷:穷尽,完结。 【答案】 D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②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B.①韩告急于齐 .②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C.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于饮 .D.①乃弃其步军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解析】 C项,两个“因”都是副词,于是,就。A项:介词,因为;介词,把。B项:介词,向;介词,在。D项:副词,于是;副词,才。

【答案】 C

8.下面五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战略战术思想”的一组是( ) ①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②取君上驷与彼中驷 ③卒得王千金 ④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 ⑤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A.①③⑤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 ①表明孙膑自信;③是田忌赢得奖赏。 【答案】 D

9.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孙膑之所以能到齐国且发挥自己的才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齐国使者独具慧眼,齐将田忌对其友善且尊重。

B.孙膑教田忌赛马取胜,体现出过人的智慧。他非常自信地让田忌下大赌注,田忌相信孙膑,按照孙膑的指挥,果然取胜,赢得千金。

C.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孙膑正确地分析了形势,为了迷惑魏军,故意用“减灶法”,使敌军上当,使庞涓羞愧难当,拔刀自刎。

D.马陵道战役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称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妙谋划,掌握时间,利用地形,取得了胜利。

【解析】 A项,“齐国使者独具慧眼”错,齐国使者是在孙膑对其进行游

说之后才发现此人不同凡响的。

【答案】 A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齐国的使臣来到大梁,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地会见了齐使,进行游说。

(2)庞涓果然在夜里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问题。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两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

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绳墨,无敢出声。于是孙子使使报王曰:“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吴王曰:“将军罢休就舍,

寡人不愿下观。”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小试勒兵乎 ..勒兵:整治、统领军队 B.约束既布,乃设铁钺 ..约束:规则、规定

C.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绳墨 ..绳墨:规矩、法度

D.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其实:他的实质

【解析】 D项,“其实”应为“兵书”的实际运用。 【答案】 D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心与左右手、背乎汝知而.

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而.

斩爱姬吴王从台上观,见且. 放白鹿青崖间且.

A.两个“而”相同,两个“且”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且”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且”不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且”相同。 【解析】 而:你的。且:将要/暂且。 【答案】 B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孙武治军严格,性格刚直的一组是( )

①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 ②约束既布,乃设铁钺 ③乃欲斩左、右队长 ④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⑤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 ⑥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④⑥

【解析】 ①孙武安排“王之宠姬”做两队的队长。②宣布命令,摆好刑具。⑤孙武再次任命新队长。以上都没有表现孙武“治军严格,性格刚直”。

【答案】 D

14.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叙孙武用宫女为吴王阖庐小试勒兵的故事,表现了他卓越的治军才能,从而获得吴王的信任,使吴国“显名诸侯”。

B.“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这是树立统帅在军队中的绝对威信。如果国君干预,必然造成指挥员与士兵的疑惑。

C.孙武这次小试勒兵的最大收获是使一百八十名美人兵行阵齐整,进止动作皆中规绳墨,而坚持斩美人,是这次小试勒兵成功的主要原因。

D.司马迁记人常是铺陈其事而意蕴其中,文中记叙详略得当,如小试勒兵是详写,破强楚、威齐晋是略写。

【解析】 孙武这次小试勒兵的最大收获是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取得了吴王的信任。

【答案】 C

15.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他精通兵法受到吴王阖庐的接见。 (2)任凭大王怎样使用她们,即使叫她们赴汤蹈火也办得到啊。 【参考译文】

孙子名武,是齐国人。因为他精通兵法受到吴王阖庐的接见。阖庐说:“您的十三篇(兵书)我都看过了,可用来小规模地试着指挥军队吗?”(孙子)回答说:“可以。”阖庐说:“可以用妇女试验吗?”回答说:“可以。”于是阖庐答应了他,叫出宫中美女,共约一百八十人。孙子(把她们)分为两队,让吴王阖庐最宠爱的两位侍妾分别担任各队队长,让所有的美女都拿一支戟。(然后)命令她们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背吗?”妇人们回答说:“知道。”孙子说:“(我说)向前,你们就看心口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左,你们就看左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右,你们就看右手所对的方向;(我说)向后,你们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妇人们答道:“是。”规章纪律宣布完毕,于是摆好斧钅戊铖等刑具,旋即又把已经宣布的号令多次重复地交代清楚。就击鼓发令,叫她们向右,妇人们都哈哈大笑。孙子说:“规定还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又多次重复地交代清楚,然后击鼓发令让她们向左,妇人们又都哈哈大笑。孙子说:“(刚才)规定弄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现在既然讲得清清楚楚,却不遵照号令行事,那就是军官和士兵的过错了。”于是就要杀左、右两队的队长。吴王正在台上观看,见孙子将要杀自己的爱妾,大吃一惊。(吴王)急忙派使臣传达命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善用兵了。我要没了这两个侍妾,吃起东西来也不香甜,希望你不要杀她们吧!”孙子回答说:“我已经接受命令为将,将在军队里,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然后按顺序任用(两队第二人为)队长,于是再击鼓发令。妇人们不论是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跪倒站起都符合号令、纪律的要求,再没有人敢出声。于是孙子派使臣向吴王报告说:“队伍已经操练整齐,大王可以下台来验察她们的演习,任凭大王怎样使用她们,即使叫她们赴汤蹈火也办得到啊。”吴王回答说:“让将军停止演练,

回客舍休息,我不愿下去察看了。”孙子(感叹地)说:“大王只是欣赏我的军事理论,却不能让我付诸实践。”从此,吴王阖庐知道孙子果真善于用兵,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后来吴国)向西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攻入郢都;向北威震齐国和晋国,在诸侯各国名声赫赫,孙子参与而且出了很大的力啊。

[语言运用层]

16.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__①_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_②_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__③__,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下文的内容很容易看出①处应填阅读的两种类型:记忆型和批判型。②处应填的是批判型阅读与记忆型阅读相比的优点:不追求盲从书本知识。③处与上下句之间形成递进关系的排比句。

【答案】 (示例)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不得模仿地域特点突出的发音和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俚语俗词等。业内人士表示,综艺节目主持人将最先成为规范对象。通知一出,网上立即引发了一场关于综艺节目可否使用方言的激烈讨论。

你对综艺节目使用方言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和鲜明的能力。点评的角度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赞成,一个是反对,无论选择哪一种角度,都要做到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

【答案】 (示例)①综艺节目不能使用方言,主持人应该规范用语。综艺节目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应该在规范使用和普及普通话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若在节目中夹杂各种方言,造成混乱的语言环境,会给语言尚未定型的青少年造成干扰。时下,某些主持人为了哗众取宠而使用方言,无论对普通话的规范使用,还是对方言本身的纯粹性都会构成伤害。

②综艺节目中穿插方言无伤大雅。方言生动、幽默,更接地气,可以给节目增加一些趣味性。事实上,主持人偶尔冒出的方言俚语常常能收获意象不到的效果,给观众们带来欢笑。而且观众听不懂时,可以看屏幕下方的字幕,完全不妨碍收看节目。只要主持人不用低俗、有损地方群众尊严的方言,就不应该禁止。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