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药治急症验案3则

中医药治急症验案3则

来源:智榕旅游
WORLD CHINESE MEDICINE May.2010,Vo1.5,No.3 脐腹作痛,肠鸣则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脉沉细。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界处,将艾柱或艾条点火燃着后温和灸,左右两穴每次 各灸15min,每日灸2次。 4疗效标准 代表方剂:四神丸(《证治准绳》)。补骨脂9g,肉 豆蔻9g,吴茱萸5g,五味子9g,生姜9g,大枣12枚。 备选方剂:真人养脏汤加减。常用药物:补骨脂、吴茱 萸、炮附子、炮姜、五味子、肉豆蔻、白术、人参、木香、肉 桂、当归、甘草。 3其他疗法 临床治愈:大便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理化检查正 常。好转: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其他症状改善,理化检 查有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理化检查无变化。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s].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5. 3.1 中成药口服藿香正气软胶囊,每次2粒,每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s].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3次。适用于寒湿困脾证。昏连止泻片,每次4片,每 日2—3次。适用于肠道湿热证。健胃消食片,每次3 片,每13 3次;或大山楂丸,每次1丸,每日3次。适用 于食滞胃肠证。补脾益肠丸或香砂六君丸,每次6g, 每13 3次。适用于脾胃气虚证。金匮肾气丸,每次 9g,每日3次。适用于肾阳虚衰证。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部分[s].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M].北 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3.2针刺主穴:天枢、神阙、大肠俞、上巨虚。寒湿 [6]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编.中 医消化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7]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六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4. 困脾证,加脾俞、阴陵泉,针用泻法;肠道湿热证,加合 谷、下巨虚,针用泻法;食滞胃肠证,加中脘、建里,针用 泻法;脾胃气虚证,加脾俞、足三里,针用补法;肾阳虚 [8]蔡光先,赵玉庸.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H05. 衰证,加肾俞、命门、关元,针用补法。 3.3灸法特效穴: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交 (2010—03一l1收稿)日 中医药治急症验案3则 许晓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l临床医学院2006级中医学,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l2号,510004) 关键词急症/针灸疗法 天,患者一阵尿痛后,从小便中排出绿豆大小圆形结石 1颗,左肾绞痛再未复发。 例1:过敏性休克 按:承山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主治腰腿痛、腓肠 患者因输液时突然全身发颤,两眼上翻,仆落地 肌痉挛及坐骨神经痛等。肾绞痛发作时,针刺承山穴 下,是青霉素过敏引起的输液反应,由于乡村医生无备 旨在通经止痛,行血活血。由于肾绞痛往往剧烈难忍, 而治,即用银针直刺患者足三里穴(双),用强刺激提插 因此,治疗此症必须快捷镇痛,以免并发休克。 捻转,运针约10min后患者神志逐渐苏醒,上述症状消 例3:亡阳 失,张口纳水。 患者在家里玩牌时出现突然晕倒、神志不清、呼之 按:足三里穴系胃经合穴,是常用四总要穴之一, 不醒。随后虚汗不止,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血压80/ 也是强壮要穴之一。主治消化系疾病、泌尿生殖系统 50mm Hg,体温低于36 ̄C,手撒身软、二便失禁。呼吸 疾病,对慢性病、过敏性疾病等亦有效。 微弱不规则,舌质谈白,舌苔白润,脉微欲脱。按照中 医阴阳辨证当属“亡阳证”。用大艾柱隔盐灸神厥穴抢 患者患左肾结石。因突发左侧腰腹部剧烈绞痛, 救。连续施灸,16壮后患者渐渐脉起、肢温、汗止、口唇 辗转翻滚呻吟不止,并出现肉眼血尿。体查:腹平软, 渐渐红润,2O壮后患者清醒,诸症改善。 无压痛及反跳痛,左脊肋角叩击痛阳性,诊断为“尿石 按:神阙穴是人体生命之根,真气所系之处。根据 症并发左肾绞痛急性发作”。予针刺左侧承山穴,运针 阴虚难复、阳当速回的原则,大灸其穴往往能回阳救逆 2次。10min后,患者左肾绞痛消失。次日,患者左肾 固脱,使危重患者脱离险境。 绞痛复发2次,均以针刺患侧承山穴镇痛奏效。第3 (2009—11—17收稿) 例2:急性肾绞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