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
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热忱.(shén) 坍.塌(tān) 干涸.(hé) 拈.轻怕重(niān)
B.戳.穿(chuō) 派遣.(qiǎn) 抽噎.(yē) 刨.根问底 (páo)
C.栋.梁(dòng) 狭隘.(yì) 拣.选(jiǎn) 哄.堂大笑(hōng)
D.废墟.(xū) 呼啸.(xiāo) 滚烫.(tàng) 悲守穷庐.(lú)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滑稽 恍惚 惊慌失措 不毛之地 B.啜泣 硬朗 生机勃勃 见意思迁 C.鄙薄 殉职 精益求精 精疲力竭 D.凌乱 险躁 满腔热忱 慷慨激昂
第1页,共28页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学校大扫除期间,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把重活儿脏活儿累活儿留给别人,自己挑轻的。
B.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
,而是要用真情去温暖他们,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C.中国文字和书法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根。但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却被忽视,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
。 D.春天的红莲湖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多姿多彩,令游人瞻前..顾后..
,流连忘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第2页,共28页
A.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报道,我才知道今年的电视剧《都挺好》有多火。
B.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6.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心理学与成长》。莫顿·亨特,英国作家、心理学家。文章题目说明把生活中的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困难,然后一个个地去战胜它。 B.《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让·乔诺。写了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靠自己的体力和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流着奶与蜜的田园。
C.《纪念白求恩》一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要,议得精辟,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懂得向白求恩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 D.《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课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中包含着对儿子
第3页,共28页 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 8.综合性学习。(10分)
亲爱的同学们,在“微笑着面对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微笑过。要知道,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就会在你的眼前打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
(1)(活动一:汇集名言警句)微笑着面对失败,是一种很好的人生心态,许多古人先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至理名言,不妨写出来一两句,与大家共享。(2分)
第4页,共28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2)(活动二:学写演讲句式)根据下面的句式特点,在横
线上面仿写合适的句子。(4分)
真诚的微笑是心灵对外界的一种自然映照。它比开怀大笑多了一份柔和,比哑然失笑多了一份温暖。微笑不是奉承,不
是勉强,不是掩饰。它包含着温情, ;它包含着理解,这是微笑的效果;它包含着赞许, 。
(3)(活动三:模拟口语训练)你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对同学们也十分关心,只是脾气急躁了一点,这使部分同学对班主任有情绪。作为班长的你,该怎样委婉地请求班主任改正自己的不足?该怎样做同学们的安抚工作? (4分)
A你对班主任说: B你对同学们说: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回答问题。(12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第5页,共28页 (1)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 (3)年与时驰. (4)意与日去.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1.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2分) 12.《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2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各题。(19分)
纪 念 张惠雯
①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睛,他就会经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这样的人是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来说,这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我从二十二岁走到三十六岁。在这段时光里,如果每次还乡在记忆里最终剩下了一些画面,那么几乎每个画面里都留有点点的影迹。
第6页,共28页
②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点、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因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它是在等着你。有时候,你到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地和你一起回家。
③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有一次,我和母亲打电话,我说,北方的冬天寒冷,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母亲叫我不要担心。过后,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家里显得格外荒凉,似乎人都出去了。于是,我想到点点,我想至少它应该在家。我到它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我不愿对别人提起。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呢。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它很好。
第7页,共28页 ④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我梦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不过,这次它显得更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这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她告诉了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现在想来,它大约在我做那个不祥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⑤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日期,姐姐们都带着孩子回来了,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之前的三天它已经滴水不进,它一直待在它那间小屋里,卧在母亲冬天特地给它铺的厚毯子上。三天里,它再也没能站起来,姐姐试图喂它一些葡萄糖水,但它无法下咽。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他们中的每一个。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它就这样呼出最后 第8页,共28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一口气,平静地闭上了眼睛。后来,大家就在后面的小菜园
里埋葬了它。它死时有众人的陪伴,而不是在某个寒冷的夜里孤独地离开,它也没有长期瘫痪而后痛苦而屈辱地离开,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安慰。
⑥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能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
我从它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尽管如此,我想当我再回到家,我还是会去埋葬它的地方陪伴它一会儿,就像它过去无数个时候曾静静地陪伴我。那时,我们两个顺着门前那条南北大街来回地走着,常常是在夏日的晚风中,或是冬日上午温暖的阳光里。有时,我骑着自行车,它跟在旁边。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两年前最后一次回家,点点的两条后腿骨质老化,它有时高兴地站起来想朝我走来,却会突然摔一跤。我最喜欢带它去父母在房后开辟的那个小菜园里,站在石榴树或柿子树下,吹着风,就那么安静地站一会儿,我感到我们同样在体会着世间的某种美好,那种温暖的欣欣的生意,感受着极其祥和的相伴的快乐……
⑦我们的亲戚、朋友都说点点是有福气的狗,这无非是指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食物和一个栖身之所。可是,和它给予我
第9页,共28页 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不足道!作为它的朋友,我的心此时充满悲伤和愧疚。在来美国以后的这几年里,我难得陪陪它。即使在短暂的回国假期里,我也要抽空去旅游,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加之在家时亲友应酬频繁,我每天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竟忽略了这位老去的、忠诚的朋友。如今,一切补偿都已不可能。它的死令我意识到我已经太久没有回家了,它也提醒我,当一个人还能够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
⑧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人的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事务中了,但最后发现真正赋予这生命温度的却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在记忆里,这瞬间成为了永恒。
⑨人生就像一个旅途,失去了这位挚爱的朋友,我擦干眼泪后仍得继续前行。而除了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 13.根据提示梳理情节。(3分)
“描述”点点→________→又梦点点→__________→__________→愧念点点
14.如果不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应该用文中哪个词语来描述,为什么? (4分)
第10页,共28页
15.品析语言。(4分) 如果点点能熬.
过这个冬天。 16.第④⑤段为什么要用倒叙的记叙顺序? (4分) 17.下面这段文字是《2015年散文随笔选粹》给本文的推荐语。请结合全文,谈谈有哪些“更多的隐秘情感”。(答出两点即可) (4分)
“这条陪伴她(作者)十多年的狗,既是她的朋友,也是她的镜子。也是在对它的回忆中,作者品味到更多的隐秘情感。”
(三)阅读下文,回答各题。(15分)
贫寒是凛冽的酒
①那是在我小学毕业时,父母带我来北京玩,在天安门广场,父亲问一个捡瓶子的人一个月可以挣多少,那人说两千。所以父亲说,可以留下来,留下来捡破烂都能活。因为父亲的工资当时才八百。虽然说那时算是处于公务员下海浪潮的尾声,可父亲以优异的业绩炒了公家的鱿鱼,还是震动乡县,以至于我们那个县盛传着谣言说父亲是到北京来贩毒的,否则没法解释。
②可实际上,我们初来乍到,连暖气都烧不起,每天是要砸冰出门的,因为晚上呵出的水蒸气会把门死死封住,这个
第11页,共28页 恐怕很少有人体验过吧?第二年更是穷得过年只剩两百块钱,连老家都回不去。 ③但终究没饿死嘛。我母亲说北京人傻,吃鸭子就吃皮,留下个那么多肉的大鸭架子才两块钱一个,所以母亲就买鸭架子给我吃,我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母亲说,当时看着我蹲在门口能吃下一整只,她特别开心,但也总后悔说那时候没给我补好,害我个头没有长得像舅舅那么高。 ④母亲还会买将死的泥鳅给我吃。她说泥鳅早上被贩到菜场,颠簸得都会翻白肚子,看起来像死的,所以才卖一块钱一斤。母亲就把它们买回来,用凉水一冲,不一会儿就都活了。 ⑤当年住过的小屋,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家里就两张床,一张桌,一个电灯,一口锅,最高级的电器是我学英语不得不用的步步高复读机。那也是我们全家的娱乐工具,一家人吃了饭总会围着它唱歌录音。 ⑥还有一次我踩翻了凉在电饭锅里的开水,烫了一脚的泡,母亲抱着我一个劲儿地哭,心肝宝贝地喊着,“真对不起,对不起,好好的干嘛到北京受这份罪呢?要是在老家,哪里会这样烫着脚了”。这倒是真的,我们用电饭锅煮开水,不就是为了省下一个热得快的钱吗?但忧患就是如此, 第12页,共28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会让亲爱的人抱得更紧,父亲在日后与我散步时曾对我说,
那时他与母亲的感情比新婚还要恩爱。有太多的夜晚,他们愁到失眠,但是可以相依为命。
⑦可我毕竟是少年,当时对于贫穷并没有太多的感受,经
常都是嬉笑过去了。比如我们没有钱买第二套校服,却需要每天都穿它,没办法的时候就在锅里炒衣服,校服洗过放到
锅里去炒干。我很擅长这种技艺,我可以告诉你如何不把衣服炒皱,如何不把拉链炒化。
⑧好在后来富裕了。那是只有苦过拼过的人才知道的滋味。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不是那些小家子气的冷暖自知,而是破釜沉舟的卧薪尝胆、含辛茹苦。因为,贫寒像凛冽的酒,喝过才敢提着虎拳,往世上走。 (有删改)
18.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我们的生活是贫寒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至少四件事) (4分)
19.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20.谈谈你对“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的理解。(4分)
21.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悟。(3分)
第13页,共28页 三、作文。(50分)
22.生活中处处有惊喜:取得超人的成绩,是惊喜;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是惊喜;体会到一种真情,是惊喜;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发现,是惊喜……惊喜,源于坚持,源于智慧,源于热爱……
请以“惊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和戏剧外);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2021—2022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答案全解全析 1.B
【解析】考查字音的识记。A项,“忱”应读“chén”;B正确;C项,“隘”应读“ài”;D项,“啸”应读“xiào”。据此,答案为B。 2.B
【解析】考查字形的识记。书写汉字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注意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功能外,还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写法,对常见的、易写错的多音多义字应重点关注。本题B项中的“见意思迁”应为“见异思迁”。据此,答案为B。 3.D
第14页,共28页
【解析】
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做出判断。D项,“瞻前顾后”是形容一个人做事顾虑多,犹豫不决。含有贬义,褒贬误用,不合语境。据此,答案为D。 【点睛】
词语(成语)正确使用。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首先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B
【解析】A.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C.“加快”与“质量”不搭配; D.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故选B。 5.D
【解析】D.“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问号改为逗号。故选D。 6.A
第15页,共28页 【解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外国作家要注意国别。A项,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不是英国的。故答案为A。 7.B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排序能力。仔细阅读此段文字,看出此段是有个总起句,是第③句,排除AC。第⑤句紧随其后,解释“循环往复的阅读”。 ②和④句相比,④句放在句末不合适,末尾句应是②。②句与③相呼应,对“循环往复的阅读”的意义作总结。故选B。
8.(1)①失败是成功之母。②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 (2)这是微笑的魅力 这是微笑的神圣
(3)A.老师,您是我们最敬佩的老师,对我们的关爱令我们感动,如果您再温和一点,我想同学们的进步会更大! B.同学们,老师也是为了我们的进步,别看他性子急,可他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我们要多多理解老师,好吗?(意对即可)
【解析】(1)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从自己积累中选择能表 第16页,共28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现“微笑着面对失败”这一内容的名言警句作答即可。如:
失败是成功之母;困难里包含着胜利,失败里孕育着成功;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惠特曼)。(2)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解答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
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③看清要求
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本题仿写要采用“它包含着……,这是微笑的……”的格式,结合给出的具体内容仿写作答。答案不唯一。(3)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老师或同学);其次要围绕着劝说的目的来谈理由(请求班主任改正脾气急躁;要学生理解老师的心急是为了学生);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本题作答特别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和用语。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9.(1)(达到)(2)(振奋精神)
(3)(疾行,指迅速逝去)(4)(消失,逝去)
10.(1)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2) 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第17页,共28页 11.淡泊、立志、惜时。
12.(示例)学习必须静下来(不能心浮气躁),才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只有学习能拓展才能,只有立下大志才能学有所成。学习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也不能好高骛远。
【解析】9.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致”是“到达”;“去”是古今异义词,“离开,这里是消失、逝去”的意思。
10.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淫慢、励、险躁、则”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接世、庐、何”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梳理相关的内容概括作答。可依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些语句来概括作答。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心
第18页,共28页
静淡泊、树立志向和珍惜时间。据此理解作答。
1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本题虽是主观题,但在作答时,要紧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进行分析。可以从“学习”“做人”“立志”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注意观点要正确。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
第19页,共28页 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3.梦寻点点泪别点点回忆点点
14.朋友,因为它极有灵性,理解人、信赖人。(答“给予我信任、爱和快乐”或“给予我人生启迪”也可。) 15.“熬”表示艰难忍受的程度,既暗含点点的年老,又饱含“我”对点点能否平安度过寒冬的深切担忧。
16.先衔接上文,集中叙写“我”的两个梦(将两个不同类型的梦集中对比),更能突出对点点的关切和思念;再写点点之死,引出下文的“回忆”并为结尾的议论蓄势。(意思对即可)
17.“窥见另一种生命纯净的灵魂”的幸运;世间某种美好和温暖生活的感受;及时尽力给予爱的领悟、仁慈、悲悯的博大意义的体会;尊重、善待其他生命的认知。
【解析】13.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和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来理清情节。从文章内容来看,“点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概括时要以“点点”为核心。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②),描述我家曾经养 第20页,共28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过的小狗点点;第二部分(③~④),叙述我两次梦到点点,
不断询问家人才知道点点已离开人世;第三部分(⑤),描述点点去世前与家人分别的情景,它似乎是精心选择了离开的时间;第四部分(⑥~⑧),回忆与点点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第五部分(⑨),总结全文,抒发对点点的思念与内心的愧疚。按这一情节发展过程加以概括即可。
1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我”与点点之间发生的事,通过事件的描述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宠物”只是人类饲养用以消磨时间的动物,二者之间是没有过多的情感的。但从文中描述的事件,点点对我的热情欢迎,老去的点点对我的不离不弃,我两次梦到点点以及梦后内心的焦急,都可以看出我们之间是有感情的,所以可以用“朋友”来称呼描述,表现它的灵性,对我的理解。答案是多元的,言之有理即可。 15.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解答此题关键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进行分析。“熬”表示忍受的艰难程度,既暗示了点点的年老,又流露出“我”对点点能否平安度过寒冬的担忧。作答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
16.本题考查记叙顺序的理解。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
第21页,共28页 序进行叙述。其作用主要是: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文章第4、5自然段集中叙写了“我”的两个梦,一是为了表现我对点点的关心和思念;二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回忆”,为下文内容的叙写做铺垫。
17.本题考查体会作者的情感。一般来说,作者在文中的情感隐含在对景物及人物的描写中,或者用议论抒情的句子直接表达出来。所以解答此题要留意文中的景物描写及议论抒情句。文末写道:“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除了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等,可以看出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有:体会到仁慈、悲悯的博大意义;懂得了尊重、善待其他生命的认知;对生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的敬畏;善待生命等。
18.①我们因烧不起暖气而砸冰出门。②过年因没钱不能回老家。③母亲买鸭架子为“我”补身子。④母亲为省钱买将死的泥鳅。⑤家具简单,最高级电器是复读机。⑥用电饭锅烧开水。 ⑦“我”在锅里炒衣服。(答出其中任意四件即可。)
19.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受伤时母亲的心痛与自责,表现出母亲对“我”无尽的爱。
第22页,共28页
20.(示例)真正的财富不是对金钱的拥有,而是在贫寒中磨炼了意志,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这种优秀的品质将是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21.(示例)文中的“我”经历了贫寒,在贫寒中磨炼了意志,形成了优秀的品质,这种品质成了“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也会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这样和那样的“贫寒”,我应该将其作为磨炼意志的法宝,努力铸就自己的优秀品质。
【解析】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并概括符合题意的内容作答即可。文章第②段写到“我们”因烧不起暖气导致晚上呵出的水蒸气把门封死,第二天只能砸冰出门。而且第二年过年因为没钱不能回老家;文章第③段提到母亲买两块钱一个的鸭架子为“我”补身子;文章第④段写母亲为省钱买将死的泥鳅给“我”吃;文章第⑤段写“我们”住的小屋及其简陋,家具很少,最高级的电器是复读机;文章第⑥段写“我们”为了省一个热得快的钱用电饭锅煮开水;文章第⑦段写为了省第二套校服的钱,“我”在锅里炒未干的衣服。以上细节都能表现“我们”生活的贫寒。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答即可。
第23页,共28页 19.本题考查对记叙文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判断划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再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文章第⑥段划线句子详细地描述了在我踩翻电饭锅,脚被开水被烫出泡之后,母亲的动作和语言。“抱
着”“哭”“喊”是动作描写;“真对不起,对不起,好好的干嘛到北京受这份罪呢?要是在老家,哪里会这样烫着脚了”是语言描写。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受伤时,母亲的心痛与自责,表现出母亲对“我”无尽的爱。据此理解作答。
20.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解答时,立足于文章主题,结合句子内容分析。本题作答时,要抓住“什么是真正的财富”来理解分析。本文回忆了“我们”一家人在北京拼搏时的贫困生活以及后来的富裕生活,发出了“贫寒是凛冽的酒”的感慨。“贫寒”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贫寒给了我们勇气,增强了我们的斗志,让我们受益终生。所以说,贫寒是财富。答案是多元的。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拓展能力。解答时,在感知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围绕着文章中的“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这一文章主旨来谈自己对“财富”的理解和认知。如: 第24页,共28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线 号 学 题 答 得 名 姓封 不 内 线 封 密 级 班 校密学
“我”小时候家里也不是很富有,在长大的过程中,父母教
导自己要学会知足常乐,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获得快乐和财富。这篇文章认为贫寒是也是一种财富,在贫穷中努力蜕变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产,是真正的富有。人生路途中真正
的财富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为了这个结果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蜕变等。
【点睛】
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有肖像(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对话)、心理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其作用是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心理)特征,或是衬托、突出……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 22.惊喜
记忆的沙滩上有许多五彩的贝壳;童年的小船上有许多精彩的图片;漆黑的夜空中有许多闪烁的星星。过去的日子可称得上是清茶淡饭,只能用“平淡”二字来形容,但是,那次意外的惊喜使过去的日子摇身一变,成了山珍海味,为我童年的白云画上一幅美丽的图画。
童年的惊喜多得让人不以为然,得到玩具的惊喜,尝到零食的惊喜,多得数也数也数不清。但惟独那一次惊喜无法从我的脑海中抹去。
第25页,共28页 百里挑一的好日子正一步一步地向我靠近。今天,晴空万里,是百年难得的好天气。一大早,厨房里橱具打架的声音就把我从睡梦中拉了出来。怎么回事呢?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怀着满满的好奇心,一脸疑惑地跑去厨房,想探个究竟,看个明白。呀,是妈妈在做饭啊!咦,太陽从西边出来了,妈妈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早啊,是不是吃错药了啊!我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一问,谁知,妈妈却说:“还不是你爸爸,说什么要带我们去爬山,一早就把我给拉了起来,我和周公聊得正起劲,就这样被他给破坏了。”妈妈好象有点不高兴,但听到“爬山”二字,我早已笑得合不拢嘴,眼睛都亮了,哪还顾得上她啊!这可是个天大的惊喜,我早就梦想着有一天可以去爬山,但做梦也没想到这次居然美梦成真了。可是说也奇怪,一向与玩势不两立的爸爸也会想要带我们出去玩,这可是奇迹啊,我可是既惊又喜。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我还是先去准备准备吧!
一段漫长的车程过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我和弟弟高兴得一蹦三丈高。买了票,我和弟弟就像两只活泼的小兔子,一蹦一跳地上山了,也顾不得后面爸爸妈妈的呼喊。一路上,我们蹦啊,跳啊,别提有多高兴。直到全身筋疲力尽,才肯勉强地下山。
这一次爬山,虽然很累,但也很有意义,至少我这么觉
第26页,共28页
得。我并不会觉得它枯燥无味,它使我明白了一家人一起出去玩的乐趣。这一次爸爸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与温暖。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本作文题目是“惊喜”,该题目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作文难度不大,大多数考生都容易打开写作思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惊喜”指的是“又惊又喜”,其中“惊”是指出乎意料的,“喜”是指愉悦欢畅的,因此内容应是既在意料之外的“惊”,又在情理之中的“喜”。从命题者意图看,记叙一件令自己(或他人)惊喜的事件,表达对“惊喜”这一情绪的看法,或有所肯定、有所否定,都是合乎题意要求的。只要围绕“惊喜”来叙述事件或者用“惊喜”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都属符合题意。写作文时,可以写别人面对面的“总有一次惊喜”,也可以写通过文章书籍影视作品中别人的“总有一次惊喜”,也可以是物的“总有一次惊喜”。因为题目是“惊喜”,这是一种心理体验,所以文章中应该有相应的心理描写。因为题目的关键是“声音”和“心灵”,所以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一定在文中占据一定的篇幅。
点睛:这一题目带有明显的叙事性和抒情性,适合写记叙文和边叙边议的散文。如写记叙文,为避免简单化的“一
第27页,共28页 事一果”的写法,可采用一事详写、同类事略写的方法,一定要插入必要的议论。如写散文,则要注意“多事”对“这样”的指向性,揭示其长大的内在联系。采用此文体,做到“一线贯穿,形散神聚”是关键。
第28页,共28页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