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动画片《熊出没》的生态思想探析

动画片《熊出没》的生态思想探析

来源:智榕旅游
动画片《熊出没》的生态思想探析

贺 颖

[摘  要]由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制作的动画片《熊出没》讲述光头强与熊大、熊二关于森林破坏与保护之间的对决,深受观众喜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值得人们深思。以动画片《熊出没》的故事情节为分析对象,挖掘其生态思想及其生态教育意义。

[关  键  词]动画片《熊出没》;生态思想;人类中心主义;有机整体生态观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在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上,人类由敬畏崇拜到利用征服,由共生互利到索取破坏,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的典型特征。因此,生态创作及其批评研究格外重要。动画片《熊出没》虽然是一部儿童动画影视作品,但其中蕴含深刻的生态教育意义,有利于观众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仅仅以自身利益作为参考,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观念。在动画片《熊出没》中,光头强的形象塑造十分突出,该形象及其使用的现代工具是人类中心论的强有力代表。著名学者雷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在生物学意义上是物种中心主义的一种具体形式。① 因此,人类将意愿与规则强加于其他存在物,并与自然形成了二元对立的相处模式,最终在改造、破坏自然的同时也遭受到了环境恶化所带来的严重不良后果。动画片《熊出没》正是以简单、生动的故事情节将这一过程呈现在观众面前。

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思想是动画片《熊出没》所体现的中心思想。在作品中有这样一些细节值得我们关注:光头强在进入森林前,森林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片温馨祥和,当光头强带着他的电锯来到森林之后,森林里便出现了人类使用工具而产生的噪音,使小鸟无法歌唱。而在光头强砍伐树木时,光头强抬头仰望粗壮高大的树干,他只看到了木材的优良品质却全然忽视了树洞中松鼠的家,当树被无情地砍倒时,松鼠从高空坠落。这一系列镜头触目惊心。光头强砍伐树木的动机源于获取维持其生存所需的经济利益,他与森林中动物的敌对关系是以个人意愿和欲望为一切价值尺度所造成的后果。此外,反对无尽扩大的人类欲望也是该动画作品所呈现的思想之一。光头强的发财梦是建立在对森林的攫取掠夺之上的,他几近疯狂地破坏森林,利用人类现代科技生产的武器、工具对动物进行迫害,这

些都是人类物质需求欲望膨胀的表现。只要有动物阻碍光头强伐木的行为,就会引起他的报复。在故事的情节设置中,光头强的“伐木计划”总是在动物的抗争下不断失败,可以说,动画片创作者对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持否定态度。

大自然是孕育一切生命体的摇篮,也是一座蕴藏丰富资源的宝库,却不是人类可以无限索取、无限破坏的资源仓库。自然界一切存在物都有其内在价值,一切生命都有其自身的“善”(good)和它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但这种意义和价值并非是人赋予它们的,而是它们与生俱来的。例如树木的枝干用于搭建房屋、制作家具便产生了其工具价值,然而人类对树木这种片面的评价仅仅是以人自身的“善”作为衡量的依据来评判的,是十分偏颇的、荒谬的,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是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长”傲慢狂妄的典型表现。

因此,人类只有善待自然、敬畏自然,放下“中心”地位,回归、融入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真正造福于后代。伤害自然的同时也伤害了人类自己,更丧失了纯净美好的心灵。

二、提倡整体自然观

动画片《熊出没》所体现的生态思想十分清晰,不仅批判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情节中还彰显了有机整体生态观。

有机整体生态观认为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非中心化(no centralization),其内部众多成员都休戚相关,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部分的改变。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这样叙述:“与大地和谐相处就好比与朋友和谐相处,你不能只珍爱他的右手而砍掉他的左手……大地是一个有机体……”②动画片《熊出没》的故事内容和情节都是建立在有机整体生态观之上的,并以森林作为大自然的象征,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隐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注释:

①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55页。②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第251页。

09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在作品中,森林里的一切存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网络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光头强砍倒树木,就会有一群小鸟飞走。毁坏森林就会使很多动物失去家园,失去食物,并最终导致生态失衡甚至物种灭绝。光头强为了防止森林保护者熊大和熊二破坏自己的伐木计划,购买了可使动物听其调遣的“奇幻宠物饼干”,本以为可以轻松制胜,最后却不料自己误食,自作自受。人与自然、人与动植物的对立只能加剧矛盾,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环境、残害动植物的后果只能是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也伤害了自己,只有和谐相处才能互利共赢。

然而,在动画片中也有一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画面。例如,当光头强不破坏森林时,动物们从不会主动袭击他,反而在他遇到危险的时候仍伸出援救之手帮助他顺利脱险。又如光头强发现小北极熊后,细心照顾,并决定将它安全送回家,小北极熊的憨态可掬深深地打动了光头强,让他体会到了快乐。当李老板打来电话询问小北极熊时,光头强谎称自己看错了,隐瞒了小北极熊在他身边的事实,使小北极熊避免了受到人类伤害的命运,这一刻,是光头强正义感的体现,显现了人性善良的光辉。

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和其他物种都是大地上的成员,共同享有资源,也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同物种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生物网络系统,它们之间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关系,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因此,人类若要长久稳定地发展,就势必以生态整体利益而非个别物种的利益为尺度,从而追求更深层次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动画片《熊出没》从人与自然对立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两个方面对有机整体生态观的诠释是生动而深刻的。

三、《熊出没》的生态教育意义

近年来,国产动画片层出不穷,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深受儿童甚至成年观众喜爱。动画片《熊出没》的独特之处在于故事情节中添加了深刻的生态教育思想,以森林里的动物对抗光头强砍树为主题,针对人类在物质利益驱使下人性的异化问题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予以关注,通过塑造光头强及李老板等反面形象批判了人类的狂妄自大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有助于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观。同时,该动画片彰显了生态整体主义观念,让观众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知和理解,认

识到其他存在物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其他物种生存权利的肯定。朱自强在《儿童文学概论》中写道:动物文学所描写的动物唤起了儿童自身的动物经验,同时会给儿童带来能够反思、反观、共鸣的审美感动。 ①

该作品肯定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也关注到了动物生存的权利。罗尔斯顿指出,人类依照自己的利益而行动、对自然不加约束的行为,是造成对自然疯狂掠夺和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重要差别在于是否承认自然界拥有内在价值。动画片《熊出没》对人类中心主义思维加以否定,也就承认了自然具有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具有多样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以是否对人有利用价值为尺度。无论山川草木、河流沙硕、花鸟鱼虫,它们都值得人类关怀。光头强伐木的行为破坏森林,漠视其他物种的生命,正是泰勒所说的一种偏爱我们自己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因此,只有承认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平等地考虑所有物种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爱护自然、珍爱生命。

人类作为最高级的生命形式,拥有智慧的头脑和复杂的思维,掌握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但这些并不是用来统治其他物种,征服和掠夺自然,所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适当节制欲望、回归自然,重新认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和其他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2][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环境伦理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0.

[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田晓.动画片《熊出没》的生态美学精神[J].电影文学,2014(12):53-54.

[6]李冬艳.动画电影“绿色批评”及“蓝色批评”之解读:以《熊出没之雪岭熊风》和《马达加斯加企鹅》为例[J].电影评介,2016(2):95-97.

作者简介:

贺颖(1994—),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西方文论。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注释:

①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第318页。

091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