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筑,第30卷,第7期,2013年7月 Zhejiang Construction,Vo1.30,No.7,Ju1.2013 防护冷却水幕喷头布置方式探讨 Discussions on Arrangement Routes of Water Curtain Nozzles with Protection and Cooling 张楠,杨华展,黄正杰 ZHANG Nan,YANG Huazhan,HUANG Zhengfie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防护冷却水幕是防止火灾蔓延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此,结合浙江某剧场舞台防护冷却水幕工作,以某K值的水幕喷 头为例,对防护冷却水幕喷头的布置方式作一探讨。 关键词:防护冷却水幕;水幕喷头;布置方式 中图分类号:TU8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13)07—0058—02 防护冷却水幕系统是利用密集喷洒所形成的水 帘,配合防火卷帘等分隔物,阻断烟气和火势的蔓 延,它不具备直接灭火能力,属于暴露防护体系。防 护冷却水幕系统由水幕喷头、雨淋阀组及水流报警 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成。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 2001)》(2005年版)(以下简称喷规)并未对其进行详 细的规定,仅提到“防护冷却水幕应直接将水喷向被 保护对象”(第4.2.10条)、“喷水点高度≤4 m,喷水 强度为0.5 L/(s・m),喷头的工作压力为0.1 MPa。喷水 1喷头布置方式 根据喷规的相应要求,防护冷却水幕采用水幕 喷头,单排布置。其布置方式见图1。 一…一L_一~一 堕 塑 图1 防护冷却水幕喷头布置示意图 点高度每增加1 m,喷水强度相应增加0.1 L/(s・m),但 超过9 m时喷水强度仍采用1.0 L/(s・m)。”(第 5.0.10条),“防护冷却水幕应采用水幕喷头”(第 2 相同 值喷头间距探讨 根据喷规的相关规定:水幕喷头的作用压力为 0.10 MPa,喷水强度为1.0 L/(S・m)。本文以采用 ZSMT—A型水幕喷头为例,K=38 L・(MPa) /min, 布水投影为8 m x 2 m的椭圆型。 喷头的流量应按式(1)计算: 6.1.5条)、“防护冷却水幕的喷头宜布置成单排” (第7.1.15条)…。《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 装(04S206)》对于防护冷却水幕的介绍也仅仅止步 于原理和水幕喷头的介绍 。 下面以浙江某剧场舞台16 m(L)X 10 m(日)防 护冷却水幕工程为例,对冷却水幕的喷头布置作一 探讨。 q=K厕式中:q一喷头流量(L/s); 60 (1) P一喷头工作压力(MPa); 水幕喷头流量系数,取38 L・(MPa) /min。 收稿日期:2013—03—25 作者简介:张楠(1981一),男,浙江桐庐人,工程师,从事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 第7期 张 楠等:防护冷却水幕喷头布置方式探讨 59 所以,最不利水幕喷头的工作压力取为0.10 MPa, 流量为0.63 L/s,喷头单位布水投影长度流量为 0.63/8=0.078 L/(s・m)。 水幕带应该均匀布水,沿直线分布不能出现空 白点,喷水强度为1.0 L/(s・rn)。因此水幕喷头个 数为1.0×16/0.63=25.4,取26个,喷头间距为 16/26=0.62 m。喷头布置见图2。各喷头的流量、 压力见表1。 图2防护冷却水幕喷头布置(一) 表l各喷头流量、压力 从图2可以看出,被防护冷却对象端部A点处 被6个喷头覆盖到。从表1可以得出A点的喷水强 度为0.48 L/(s・m),远小于规范要求的喷水强度。 同理A~B段及c~D段的任一点均不能满足喷规 所要求的喷水强度要求。 为满足喷规的喷水强度要求,要么减小喷头间 距,要么增加喷头。考虑到管件尺寸以及安装方便 性,喷头间距不可能无限制减小。所以,只能增加喷 头数目来保证水幕端部的喷水强度要求。 调整后的喷头布置见图3。各喷头的流量、压 力见表2。 图3防护冷却水幕喷头布置(二) 表2调整后的各喷头的流量、压力 从图3可以看出,被防护冷却对象端部E点处 被13个喷头(Z1~6)覆盖到。从表2可以得出A 点的喷水强度为1.07 L/(s・m),满足规范要求的喷 水强度。同理F点也能满足喷规所要求的喷水强 度要求。 3 不同 值喷头间距探讨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当K=38 L・(MPa) /min 时,为了满足喷水强度的要求,台口端部的喷头布置 较密(间距0.5 m),实际施工时较困难。当采用 K:60 L・(MPa) /min、90 L・(MPa) 以/min和 140 L・(MPa) /min时,其端部的喷头间距分别 可以为0.9、1.2、1.8 m。 4 结 语 选用不同K值的水幕喷头,其喷头使用个数及 喷头间距不同。K值越大,其端部增设的喷头间距 就越大,增设的喷头数就越少。在实际布置时,应根 据实际选用的喷头K值计算确定喷头数目以及喷 水强度。 喷头的布置应以被保护对象不留空白点及各点 均能满足喷水强度要求为基本原则。喷头布置不能 简单按照喷水强度和喷头喷水量之间的关系获得。 从上述计算可得,在布置防护冷却水幕喷头时,端部 的喷头数目应适当增多。综合考虑配件尺寸以及安 (下转第63页) 第7期 楼琦等:智能建筑的雷电防护措施 63 (上接第59页) 装方便性,喷头间距不宜过小。因此在冷却对象端 部外适当地增加喷头是一种比较方便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GB 50084--2001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04S206自动喷水与水喷雾灭火设施安 装[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同时,为了较好控制整个系统的流量,使系统流量不 至于过大,中间段的喷头可以相应减少,喷头间距可 以相应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