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用条件构成要素的是(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信用条件构成要素的是( D)。 )。
A、信用期限 、信用期限 B、现金折扣(率) 、现金折扣(率) C、现金折扣期 、现金折扣期 D、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 2.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大小与(D )。 )。
A.折扣百分比的大小呈反方向变化 折扣百分比的大小呈反方向变化
B.信用期的长短呈同方向变化 信用期的长短呈同方向变化
C.折扣百分比的大小、信用期的长短均呈同方向变化 折扣百分比的大小、信用期的长短均呈同方向变化 D.折扣期的长短呈同方向变化 折扣期的长短呈同方向变化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应收账款成本构成要素的是(D )。 )。
A.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B.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 C.坏账成本 坏账成本 D.短缺成本 短缺成本 4.对存货进行ABC类划分的最基本的标准是( 类划分的最基本的标准是( C )。 )。
A.重量标准 重量标准 B.数量标准 数量标准 C.金额标准 金额标准 D.数量和金额标准 数量和金额标准 5.企业在进行现金管理时,可利用的现金浮游量是指(C )。 )。
A.企业账户所记存款余额 企业账户所记存款余额 B.银行账户所记企业存款余额 银行账户所记企业存款余额 C.企业账户与银行账户所记存款余额之差 企业账户与银行账户所记存款余额之差 D.企业实际现金余额超过最佳现金持有量之差 量之差
6.在对存货实行ABC分类管理的情况下,ABC三类存货的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B )。 )。
A.0.7:0.2:0.1 B.0.1:0.2:0.7 C.0.5:0.3:0.2 D.0.2:0.3:0.5
7.某企业按“2/10,n/60\"的条件购进商品20000元若放弃现金折扣,则其资金的机会成本率为( 率为( D )。 )。
A.2% B.12% C.14.46% D.14.69% 8.以下现金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以下现金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A )。 )。
A.现金机会成本 现金机会成本 B.现金交易成本 现金交易成本 C.现金管理成本 现金管理成本 D.现金短缺成本 现金短缺成本 9.存货经济批量的基本模型所依据的假设不包括( .存货经济批量的基本模型所依据的假设不包括( D )。 )。
A.存货集中到货 存货集中到货 B.一定时期的存货需求量能够确定 一定时期的存货需求量能够确定 C.存货进价稳定 存货进价稳定 D.允许缺货 允许缺货 10.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是( A )。
A.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B.客户资信调查费用 .客户资信调查费用 C.坏账损失 .坏账损失 D.收账费用 .收账费用 11. 持有过量现金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是( B )。
A.财务风险加大 .财务风险加大 B.收益水平下降 .收益水平下降 C.偿债能力下降 .偿债能力下降 D.资产流动性下降 .资产流动性下降
12. 在营运资金管理中,企业将“从收到尚未付款的材料开始,到以现金支付该货款之间所用的时间”称为(B )。 )。
1
A.现金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 B.应付账款周转期 应付账款周转期 C.存货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 D.应收账款周转期 应收账款周转期 13.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表示为(B)。
A.预期的现金折扣率 预期的现金折扣率 B.预期的坏账损失率 预期的坏账损失率 C.现金折扣期限 现金折扣期限 D.信用期限 信用期限
二、多选题
1.企业的信用条件包括(ABD)。 )。 A.现金折扣率 现金折扣率 B.折扣期限 折扣期限 C.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 D.信用期限 信用期限 2.企业运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所依据的假设包括(BCD)。 )。 A.所需现金只能通过银行借款取得 .所需现金只能通过银行借款取得 B.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 .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 C.现金支出过程比较稳定 .现金支出过程比较稳定 D.证券利率及转换成本可以知悉 .证券利率及转换成本可以知悉 3.公司持有现金主要是为了满足( .公司持有现金主要是为了满足( ABC )。 )。
A交易性需要 交易性需要 B预防性需要 预防性需要 C投机性需要 投机性需要 D收益性需要 收益性需要 4.下列项目中,属于应收账款管理成本的有( .下列项目中,属于应收账款管理成本的有( ABD )。 )。 A.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 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 B.收账费用 收账费用 C.坏账成本 坏账成本 D.账簿记录费用 账簿记录费用 5.企业制定的信用标准过高,可能导致的结果有(AD )。 )。
A.减少收账费用 减少收账费用 B.扩大销售收入 扩大销售收入 C.增加坏账成本 增加坏账成本 D.降低违约风险 降低违约风险 6.下列有关信用期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D)。 )。 A.缩短信用期限可能增加当期现金流量 缩短信用期限可能增加当期现金流量 B.延长信用期限会扩大销售 延长信用期限会扩大销售
C.降低信用标准意味着将延长信用期限 降低信用标准意味着将延长信用期限 D.延长信用期限将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延长信用期限将增加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7.经济订货批量( .经济订货批量( AC)。 )。
A.与存货的年度总需求量成正比 与存货的年度总需求量成正比 B.与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成反比 与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成反比 C.与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成反比 与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成反比 D.与存货的购置成本成正比 与存货的购置成本成正比 8.下列关于存货管理的ABC分析法描述正确的是( 分析法描述正确的是( AC)。 )。
A.A类存货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 类存货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 B.C类存货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 类存货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 C.对A类存货应重点控制 类存货应重点控制 D.对C类存货应重点控制 类存货应重点控制
9. 下列各项中,属于建立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假设前提的有( ACD)。 A.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 .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 B.允许出现缺货 .允许出现缺货 C.仓储条件不受限制 .仓储条件不受限制 D.存货的价格稳定 .存货的价格稳定 10. 企业如果延长信用期限,可能导致的结果有(ABCD)。 A.扩大当期销售 .扩大当期销售 B.延长平均收账期 .延长平均收账期 C.增加坏账损失 .增加坏账损失 D.增加收账费用 .增加收账费用
2
三、判断题
1.因为应收账款的收账花费与坏账损失一般呈反比关系,所以制定收账政策时就要在收账费用与所减少的坏账损失之间作出权衡。(错 收账费用与所减少的坏账损失之间作出权衡。(错 )
2.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不产生影响,因而存在或不存在订货提前期下的订货批量、订货次数、订货间隔期都是一样的。(对 量、订货次数、订货间隔期都是一样的。(对 )
3.存货管理的经济批量,即达到最低的订货成本的订货批量。(错 .存货管理的经济批量,即达到最低的订货成本的订货批量。(错 )
4.商业信用筹资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容易取得。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商业信用是一种持续性的信用形式,且无需办理复杂的筹资手续。( 续性的信用形式,且无需办理复杂的筹资手续。( 对 )
5.企业为满足交易性需要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销售水平。( .企业为满足交易性需要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销售水平。( 对 ) 6.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通常等于满足各种动机所需的现金余额之和。( .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通常等于满足各种动机所需的现金余额之和。( 错 ) 7.如果企业放宽信用标准,对坏账损失率较高的客户给予赊销,则会增加销售量,减少企业的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错 少企业的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错 )
8.信用标准是指公司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如果客户达不到该项信用标准,就不能享受公司按商业信用赋予的各种优惠,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错 (错 )
9.企业花费的收账费用越多,坏账损失就会越少,并且平均收账期也会越短。(对 (对 )
10.一般来讲,当某种存货数量比重达到70%左右时,可将其划分为A类存货,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错 重点管理和控制。(错 )
四、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平稳,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0000元,现要求; 要求;
(1)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2)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3)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答案: 答案:
=[(2×250000×500)/10%]1250000×500)/10%]1/2=50000(元)(1分) (1)最佳现金持有量=[(2×250000×
=(2×250000×500×250000×500×10%)1500×10%)1/2=5000(元)(1分) (2)最佳现金管理总成本=(2×250000×
=250000/50000×500=2500(元)(1分) 转换成本=250000/50000×500=2500(
=50000/2×10%=2500(元)(1分) 持有机会成本=50000/2×10%=2500((3)有价证券交易次数=250000/50000=5(次)(0.5分)
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5=72(天)(0.5分)2.
2.某企业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每年赊销额为240万元,该企业产品变动成本率为80%,资金利润率为25%。企业现有A、B两种收账政策可供选用。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示:
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 %。
3
项目 项目
平均收账期(天) 平均收账期(天) 坏账损失率(%) 坏账损失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万元) 元)
收账成本: 收账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万元) 元)
坏账损失(万元) 坏账损失(万元) 年收账费用(万元) 年收账费用(万元)
收账成本合计(万元) 收账成本合计(万元) 要求: 要求:
A政策 政策 60 3
× 1.8
B政策 政策 45 2
× 3.2
(1)计算填列表中空白部分(一年按360天计算)。 天计算)。 (2)对上述收账政策进行决策。 )对上述收账政策进行决策。
答案: 答案: (1)
A政策 项目 项目 政策 平均收账期(天) 平均收账期(天) 坏账损失率(%) 坏账损失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万
元) 元) 收账成本: 收账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万元) 元)
坏账损失(万元) 坏账损失(万元) 年收账费用(万元) 年收账费用(万元) 收账成本合计(万元) 收账成本合计(万元)
60 3
240×60/360=40 ×
40×8040×80%×25%=8 240×3240×3%=7.2 1.8
8+7.2+1.8=17
45 2
240×45/360=30 ×
30×80%×25%=6 240×2240×2%=4.8
3.2
6+4.8+3.2=14
B政策 政策
(2)计算表明,B政策的收账成本较A政策低,故应选用B政策。 政策。
3.某公司预测年度赊销收入为3000万元,信用条件为“N/30”N/30”,变动成本率为70%,资金成本率为12%。该公司为扩大销售,拟定了两个信用条件备选方案:
A.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N/60”,预计坏账损失率为3%,收账费用为70.20万元。 万元。
B.将信用条件改为“2/10,1/20,N/60”2/10,1/20,N/60”,估计约为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现金折扣,15%的客户会利用1%的现金折扣,坏账损失率为2%,收账费用为58.78万元。 万元。
以上两方案均使销售收入增长10%。
要求:就选用哪种方案作出决策。 就选用哪种方案作出决策。
答案: 答案:
项目 项目 A B
年赊销净额 年赊销净额 3300 3300 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 2310 2310 平均收账期 平均收账期 60 24
4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6 15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550 220 赊销业务占用资金 赊销业务占用资金 385 154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46.20 18.48 坏账损失 坏账损失 99 66 收账费用 收账费用 70.20 58.78 折扣成本 折扣成本 0 44.55 收益 收益 774.60 802.19 因此选择B方案。 方案。 4. 某公司预计年耗用乙材料6000公斤,单位采购成本为15元,单位储存成本9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30元,假设该材料不存在缺货情况,计算: 元,假设该材料不存在缺货情况,计算: (1)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2)经济进货批量下的总成本; )经济进货批量下的总成本; (3)年度最佳进货批次。 )年度最佳进货批次。 2´6000´30答案(1)=200(公斤) 9(元) (2)2´6000´30´9=1800 (次)(3) 6000=30 20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