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16号线九标白龙港明挖区域A5~A7段内衬墙表面处理及斜墙的施工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搭设临时支架,做为施工平台,特制定本方案,具体内容包以下几方面。 一、支架设计及计算结果
考虑到施工的安全、质量、经济、施工方便等因素,本工程支架采用满钢管架(Φ48×3.5mm)作为工作平台支架,
临时脚手架施工,支架高度8 m,底的纵、横步距1.8m*0.8m,立杆的步距1.8m,立杆0.9m处设立拦腰杆。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支架架必须同步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离地面20cm。在施工中,集中荷载在1kN以下。
施工均布荷载QK2.03KN/m2得施工荷载产生轴心压力:NQ3K=4.86KN
根据公式活荷产生轴心压力标准值为 NQiK= NQ1K+ NQ2K+ NQ3K =3.2+0.588+4.86 =8.65 KN
(3)计算立杆段的轴心压力值: 根据公式(4-31)计算 N= NGK ×1.2/K1+ NQiK K1—高度调整系数 K1=0.85
N=3.21×1.2/0.85+1.4×8.65=16.6 KN 3、立柱稳定性验算
立网封闭时,立柱稳定应满足下式:
N/ψA+ MW/W≤fc或N≤ψA(fc-σW)
φ——轴心压杆的稳定系数,根据所计算立柱段的比λ=μh / I I——立柱截面的回转半径,查取 i=1.58cm μ——计算长度系数,采用M=1.5
h——所计算的立柱段的脚手架步距 h=1.8m ∴λ=μh / i=1.5×1.8 / 1.58×10-2 =170.8
φ=0.225
A—立柱截面积, A=4.89cm2,fc=205N/mm2
ψA(fc-σW)
=0.225×4.89×102(205-14.37)×10-3 =20.97KN>N=16.63 KN(满足) 4、最大允许搭设高度
φAfcw=0.225×4.89×102(205-14.37)=20.97KN Hd=K•[(φAfcw-1.4NQiK)/1.2gK] =0.85×[(20.97-1.4×8.65)/(1.2×0.134)] =47 m 5、结论
满足搭设要求。
二、支架搭设
1、施工准备
(1)支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基础上应先弹出支撑架的纵横方向位置线并进行抄平。
(3)对钢管、扣件等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 2、钢管支架的搭设要求
(1)模板支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大于3m。底层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应≤L/200;横杆间水平度应≤L/400。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应双向拉通。支架全高的垂直度应小于L/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
(2)支架的搭设应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撂底高度一般为6m,搭设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3)采用钢管扣件作加固件、斜撑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的有关规定。
(4)支架搭设到顶时,应组织技术、安全、施工人员对整个架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及时解决存在的结构缺陷。
3、工艺流程
安放立杆底座→竖立杆、安放扫地杆→安装底层(第一步)横杆→安装斜杆→安装上层立杆→紧立杆连接销→安装横杆→设置连接件→设置剪刀撑
(1)竖立杆、安放扫地杆
根据支架立杆的设计位置放线后,即可安放立杆垫座,并竖立杆。支架底层的立杆应选用4.0 m和3.0m两种不同长度的立杆互相交错参差布置,使立杆的上端不在同一平面内,接头错开,
在竖立杆时,应及时设置扫地杆,将所竖立杆连成一整体,以保证架子整体的稳定。
具体要求如下: (1)
①地基高低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6m节点位差调节。 (2)安装底层横杆
将横杆与立杆用十字扣牢固的连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钢管支架底层的第一步搭设十分关键,因此要严格控制搭设质量,当组装完第一步横杆后,应进行检查。
(3)、斜杆是为增强支架稳定性而设置的系列构件,用Φ48×3.5mm、用活
动扣件形成节点斜杆。
支架专用斜杆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拐角处及端部必须设置竖向通高斜杆。 ○
2支架高度8m,每隔5跨设置一组竖向通高斜杆; ○
3斜杆临时拆除时,应调整斜杆位置,并严格控制同时拆除的根数 ○
(4)、剪刀撑的设计:
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底层组架要控制水平框架的纵向直线度、直角度及不平度。纵向直线度<1/200L,直角<3.5°,横杆间水平度<1/400L。
底层框架在内外立杆底部设置扫地横杆,不得使立杆悬支在底座上。 支架的垂直度必须严格控制,以免影响整体稳定性,垂直偏差必须小于全高的1/500。
满堂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高于4m的支架,应在四周拐角处设置专用斜杆或四面设置八字斜杆,并在每排每列设置一组通高十字撑或专用斜杆,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的构造要符合下表规定。
支架设纵向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并设置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的设置符合符合下列规定:
①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据下表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º--60º之间。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ɑ 剪刀撑跨赿立杆的最多根数n 45º 7 50º 6 60º 5 ②在支架外侧立面的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③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为0.8m,用3个旋转扣件将搭接处拧紧。
④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
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
⑤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 剪刀撑是防止支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剪刀撑还可以增强支架的整体刚度,提高支架承载能力12%以上。
(5)、支架安装搭设时,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并逐层改变方向,不得相对进行。每搭设完一步架后,应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和垂直度。连接支架的交叉支撑、水平连接杆应紧随支架的安装及时设置,连接支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定状态。
(6)、为保证支架整架的纵向刚度,沿纵横向布置水平加固杆、剪刀撑。水平加固杆和剪刀撑必须与支架同步搭设并连接牢固。
(7)、支架搭设的允许偏差表: 序号 1 2 3 4 三、支架拆除 (1)准备工作
①当雨逢钢结束构顶部施工完成后,必须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支架不再需要后,方可拆除。支架拆除必须由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下达正式通知;
②支架如何拆除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③拆除前安排专人清除支模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清理地面障碍物; ④制定详细的拆除程序;
⑤拆除支架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区域和警告牌,并派专人看管,严禁非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拆除作业区内;
⑥由于拆除模板时作业面光线不够,需在每层侧墙上每20m设置一个照明灯,为工作面提供足够的照明,确保模板拆除的安全。必要时采用低压电照明。
(2)支架的拆除
拆除顺序应“由外向内、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严禁
检查项目 立柱间距 立柱排距 立柱垂直度 水平加固杆步距 允许偏差(mm) ±30 ±20 L/500 ±20 将拆卸下来的杆配件及材料从高空向地面抛掷,已吊运至地面的材料应及时运出拆除现场堆码,以保持作业区整洁。
(3)拆除注意事项
①支架分段、分片拆除高度不应大于两步。 ○
2拆除立杆时,把稳上部,再松开下端的联结,然后取下; ○
3拆除水平杆时,松开联结后,水平托举取下。 ○
4拆除支撑架前,清除支撑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
5模板支模架拆除时,应在周边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
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6拆除人员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除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7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 ○
8拆下的配件、钢管、扣件、支架应逐一递接至地面,并人工搬运至指定○
场所分类堆放整齐,严禁抛掷。
工程技术科(确认签字): 安全技术科(签字):
方案申请人:
金宇建设有限公司白龙港工地 2011年6月22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