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来源:智榕旅游
 中毒和窒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1事故特征

2.1.1危险性分析

本公司原料及产品均具有一定的毒性,生产过程中若作业人员吸入有毒有害的液体蒸气,可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慢性健康影响,职业危害主要以麻醉性和刺激性为主,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此外,人员作业时疏忽大意,或违反操作规程也有可能导致有毒物直接与人体接触,可能造成接触性皮炎或眼结膜炎,不过这种中毒机率比较小,严重程度比吸入蒸气中毒要低。

另外,本公司涉及的部分物料在燃烧、受热分解或遇禁忌物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若现场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人员中毒。

发生中毒伤害的部位主要在投料、搅拌过程。防止中毒伤害的主要措施是容器要加盖密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生产场所加强通风换气,现场作业人员配带防毒口罩等劳保用品。同时,加强对作业场所有毒气体浓度的监测,发现超标要立即采取治理措施。

窒息容易发生在封闭和狭窄的空间内,针对本公司的实际,窒息主要发生在有大量有毒液体泄漏环境下工作,例如堵漏、抢险,如果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会因吸入高浓度的有毒气体而发生窒息。 2.1.2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1)可能发生的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尤其在夏季发生人员中毒和窒息的可能性更大

2)造成的危害程度

中毒和窒息事故可造成人员昏倒、休克,甚至死亡。 2.1.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现场作业人员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如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

2.2应急组织与职责

2.2.1应急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现场负责人和班组长所组成。其中现场负责人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如无现场负责人则由班组长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结合现场员工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2.2.2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全面负责中毒和窒息事故的现场处置; 2)组织制定和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3)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 4)组织本应急小组成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5)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 6)接受和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2.2.3班组长职责

1)接到员工报告后,应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 2)组织本班组员工,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若事故后果超出本班组控制能力,立即上报本车间应急小组组长;

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组长的指令。 2.2.4岗位员工职责

1)发生中毒和窒息事故后,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 2)报告班组长或应急小组组长; 3)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2.3应急处置

1)发生中毒窒息事件后,现场负责人、应急救援人员应迅速将受到污染区域内的所有人员转移至毒害源上风向的安全区域,以免有毒物的进一步伤害人员;同时正确穿着、佩带安全防护用具,并做好监护监督工作。在火灾或其他可能产生窒息性有毒气体区域进行救治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并给予被救治者相应防护装备。

2)立即将患者移离现场,置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袜,静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吸入有毒物质中毒患者,救治条件允许必要时给予吸氧。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现场心肺复苏。

4)若皮肤接触有毒物质,则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若眼睛接触,则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若人员误服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5)发生中毒事件后,紧急情况下,应及时联系公司应急指挥部派车将病员送至附近条件较好的医院进行救治。

6)化学品泄漏至地面时,应用沙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体并将引流到安全地点。

7)若化学品泄漏或生产区域有毒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应及时采用高压水枪对现场进行洗消、降毒。必要时报告当地政府主管与职能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4注意事项

1)进入高浓度有毒气体场所或可能产生窒息性气体的区域要戴防毒面具和穿防护服。

2)进入仓库内处理泄漏工作前,应做好通风等相关措施。 3)禁止携带可能引发火星、明火等物品进入现场处置场所。 4)安排人员在安全区域进行监督,随时做好接应与警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