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微生物室洁净区浮游菌测定操作规程 -

微生物室洁净区浮游菌测定操作规程 -

来源:智榕旅游
 XYK/SOP-QC9007

REV:01

微生物室洁净区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编写/修订人/日期 年 月 日 第一审核人/日期 第二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执行日期 分发部门 品质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部门/姓名 部门/姓名 部门/姓名 部门/姓名 品质部/ 品质部/ 品质部/ 品质部/ 品质部 签收/日期: 2017年02月20日 颁发部门 一、目的

建立微生物室洁净区浮游菌测试的标准操作规程,为浮游菌测试人员提供正确的标准操作方法。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微生物室洁净区浮游菌测试的全过程。

三、责任

微生物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微生物室检验员: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 四、内容:

1.1 测试方法:通过收集悬游在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于专门的培养基,经若干时间和适宜的生长条件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计数,以判定该洁净室的微生物浓度。 1.2测试仪器:培养皿、培养基、隔水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 1.2.1 培养皿: 一般采用90mm×15mm规格的培养皿。 1.2.2 培养基: 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1.3 测试前的要求: 1.3.1 测试状态:

1.3.1.1 浮游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湿度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检验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为宜),同时应满足测试仪器的使用范围。

1.3.1.2 浮游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已经过消毒。 1.3.1.3 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检验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微生物室洁净区浮游菌测试均在动态下监测。 1.3.2 测试人员:

1.3.2.1 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 1.3.2.2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1.3.3 测试时间: 1.3.3.1 对单向流,如A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

1.3.3.2 对非单向流,如B级、B级以上的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后开始。 1.4. 注意事项:

1.4.1 测试用具要作灭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1.4.2 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人为对样本的污染。

1.4.3 对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其他参数作详细的记录。

第 1 页 共 4 页

XYK/SOP-QC9007

REV:01 1.4.4 由于细菌种类繁多,差别甚大,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1.4.5 采样前应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1.4.6 对于单向流洁净室(区)或送风口,采样器采样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区),采样口向上。

1.4.7 布置采样点时,至少应尽量避开尘粒较集中的回风口;采样时,测试人员应站在采样口的下风侧,并尽量少走动。 1.4.8 培养皿在用于检测时,为避免培养皿运输或搬动过程造成的影响,宜同时进行对照试验,每次或每个区域取1个对照皿,与采样皿同法操作但不需暴露采样,然后与采样后的培养皿(TSA或SDA)一起放入培养箱内培养,结果应无菌落生长。 1.5 测试步骤:

1.5.1仪器和用具:培养皿 浮游菌采集器 1.5.2 采样方法:

1.5.2.1 采样点一般在离地面0.8m高度的水平面上均匀布置。

1.5.2.2采样点多于5点时,也可以在离地面0.8m~1.5m高度的区域内分层布置,但每层不少于5点。

1.5.2.3微生物室洁净区各个房间的洁净级别如表1所示:

表1

房间 净化工作台 阳性对照室生物安全柜 微生物检测室 微生物二更 微生物缓冲间 阳性对照室一更 阳性对照室二更 阳性对照室缓冲间 阳性对照室 洁净度级别 A级 A级 C级 C级 C级 D级 D级 D级 D级 1.5.2.4最少采样点数目:浮游菌洁净度测试的最少采样点数目可按表2确定。 表2最少采样点数目 2面 积(m) <10 1.5.2.5最小采集量

表3 洁净度级别 100级 10000级 100000级 300000级

1.5.2.6采样次数

第 2 页 共 4 页

采样量L/次 1000 500 100 100 洁 净 度 级 别 A 2~3 C 2 D 2 XYK/SOP-QC9007

REV:01 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

1.5.2.7微生物洁净区各区域浮游菌采样点数均为两个点,频次:A级每月测定一次,B级洁净区每月测定一次,C级、D级每季度测定一次。 1.6 培养:

1.6.1 仪器和用具:培养箱、天平(万分之一)、称量纸、锥形瓶(1000ml、150ml)、量筒(1000ml)、高压蒸汽灭菌锅。

1.6.2 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1.6.3 制法:称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加水溶解,灭菌,冷却至约45℃,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倾注约20ml至无菌平皿(90mm)中,加盖后在室温放至凝固。

1.6.4 方法: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30~35℃隔水培养箱中培养,时间不少于2天;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可每批选定3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1.7 菌落计数:

1.7.1 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1.7.2 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1.8 结果计算:

1.8.1 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1.8.2 平均菌落数的计算,见式:

浮游菌平均浓度(个/m)3

菌落数

采集量

1.9 结果评定:洁净区浮游菌检测的限度要求按表4确定

表4 洁净度级别 A级 C级 D级 浮游菌(90mm)cfu/m <1 ≤100 ≤200 31.9.1 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 1.10结果评估与偏差纠正

1.10.1当洁净区中的浮游菌数量超过规定的标准时,由品质部联合设备部查明原因,如果换气次数和风速均正常,则可通过进行洁净环境重新清洁,按要求净化至少半小时,依法测定,应符合规定;如属过滤器问题,由设备部对初效、中效过滤器进行处理或更换高效过滤器。

1.10.2在静态测试时,若某洁净室(区)内的浮游菌平均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进行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测试结果均须合格。

1.10.3如果发现发现空调系统在逐步变差,应立即展开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五、参考文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

GB-T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第 3 页 共 4 页

XYK/SOP-QC9007

REV:01 六、相关文件:

XYK/SMP-QC0009洁净区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七、相关记录:

XYK/REC-QC050浮游菌测试记录 八、变更记录及原因:

版本号 01 生效日期 2017年02年20日 文件编号 XYK/SOP-QC9007 变更原因、依据及内容 新制定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