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一)
一、指导思想
本课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探索室内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模式和方法: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学练武术基本手型、手法;体验武术精气神;了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为完整学习武术系列健身操及武术动作组合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教授的武术基本手型、手法是学练武术动作组合和武术系列健身操的基础。基本手法看似简单,但要在完成动作的同时做到身体协调用力,体现精气神,会有一定的难度。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肢体运动能力,并且他们对武术运动有一种向往的心理,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很高,比较容易进行武术教学。当然,这些也是造成他们急于求成的因素,从生理发展特点来看,他们无意注意力远大于有意注意力,因此以学练形式的趣味性为切入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武术运动及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知道武术基本手型的术语名称。
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学会简单的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手)和手法(冲拳)。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室内《体育与健康》课的课堂常规。
2.学生能够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活动,
不断提高学、练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武术基本手法(冲拳)
难点:冲拳做到蹬地、拧腰、顶髋、送肩依次协调用力 六、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练习法、纠错法。
讲解法:通过师生交流、相互提问传达老师情感,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情绪。
示范法:通过教师示范、播放视频,给学生以正确的表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学练的要求及动作的方法,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游戏法:通过将练习方式设置成游戏的形式“拳掌勾”、“打得着”、“拿得住”,并逐步加大难度来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
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集体练习、优生展示、教师展示、生生比赛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动作。
纠错法:通过集体纠错、个别纠错、生生相互纠错等方式,让学生正确掌握动作。
七、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首先通过师生问答互动、观看武术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武术运动。其次,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基本手型动作,学生模仿学习,让学生能够做出武术基本手型(拳、拿、勾手)。再次,通过“拳掌勾”游戏,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巩固基本手型,充分热身。同时在游戏过程中,通过音乐开始、停止来控制课堂纪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基本部分: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抱拳和冲拳;通过多媒体展示、师生问答互动,让学生了解完成动作时如何体现武术的精气神;明确冲拳瞬间
前臂要贴腰 迅速内旋;通过“打得着”和“拿得住”两个游戏,让学生在冲拳练习过程中,体验蹬地、拧腰、顶髋、送肩依次发力的动作要领,逐步使学生掌握冲拳的规范动作,在冲拳时能够做到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力达拳面;通过学练游戏的趣味性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练武术的快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练武术兴趣。
拓展部分:通过师生互动,进行“挡得住”游戏,让学生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增强学生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的能力及意识。
结束部分:通过师生共同演练自编太极拳动作,既达到放松身心效果,又达到还原桌椅位置的目的。
八、运动负荷
1.练习密度:30%-40%。
2.心率预计:平均110次/分钟~~130次/分钟 九、场地及器材 场地:教室
器材:多媒体一套,桌椅41套,书包41个 十、安全措施
1.合理利用场地器材,排除安全隐患。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室内《体育与健康》课课堂常规。
3.提出要求,生生之间相互保护帮助。纠错法:通过集体纠错、个别纠错、生生相互纠错等方式,让学生正确掌握动作。
小学室内体育课《障碍跑》教案
(水平一)
执教者: 年级:二年级 人数41人 课型:新授课 1、初步了解武术运动及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知道武术基本手型的术语名称。 2、80%以上学生学会简单的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手)和手法(冲拳)。 场地器材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室内课的课堂常规,能够开展互学、互帮、互纠、互评活动,不断提高学、练和探究能力。 武术基本手型和手法 学习内容和方法 重点 难点 1.桌椅41套 2.书包41个 3.音响及多媒体设备1套 教学 目标 教学 内容 顺时序 间 重点:武术基本手法(冲拳)。 难点:冲拳做到蹬地、拧腰、顶髋送肩依次协调用力。 师生互动 组织、方法与要求 要求: 1.精神饱满,座位整齐。 2.注意力集中,认真观看视频。 3.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了解武术基本手型 组织队型: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42.宣布本次课的内 分容与要求 开钟 3.检查服装、安排见始 习生 部 4.安全提示 分 二、课的导入: 1.观看武术视频 2.了解武术运动 一、模仿体验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手) 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 指的第二指节处 准 (如图1) 备8掌:四指并拢伸直,部分拇指紧弯屈紧扣于分钟 虎口处(如图2) 勾手:五指第一指节 捏握在一起,屈腕 (如图3) 二、手型变换游戏 方法:两人一组,“石头剪刀布”的形式,掌盖拳、勾叼掌、拳砸勾(如图4) 1. 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 2.进行安全提示以及上课要求。 导入本节课: 1. 播放武术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武术兴趣。 2. 师生互动问答,引导学生了解武术基本手型(拳、掌、勾手) 一、教师组织学习基本手型,激发学生的兴趣。 1.讲解示范武术基本手型 (拳、掌、勾手) 2.引导学生模仿学习武术基本手型 二、讲解游戏规则,插放游戏方法视频,并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1.组织学生摆放书包及椅子,并讲解音乐控制行动。 2.游戏:(拳掌勾) (1)单手进行游戏 (2)双手进行游戏 (3)双手不同手型进行游戏 要求: 1.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 2.模仿教师动作,体验做出基本手型。 3.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游戏。 顺时序 间 学习内容和方法 学习武术基本手法(冲拳) 1.进一步认识拳(拳心、拳眼、拳面) 2.抱拳于腰间 (体现武术精气神) 3.基本手法冲拳 4.趣味游戏: (1)“打的着”—冲拳 (2)“拿得住”—拧腰、顶髋 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手法(冲拳) 1、讲解拳的各部位名称 2、讲解示范抱拳,并组织学生集体学练 3、讲解示范冲拳并组织学生集体体验。 (1)“打的着” (2)“拿得住” 要求:及时评价,纠正学生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练习 组织、方法与要求 组织: 1、学生认真听,仔细观察进一步认识拳(拳心、拳眼、拳面)。 2、模仿教师动作,体会的抱拳、了解并体验武术的精气神 3、在教师的组织下集体学练 4、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游戏 基20本分部钟 分 要求:通过与教师问答互动,了解冲拳应做到蹬地、拧腰、顶髋送肩依次协调用力。 游戏:档得住 拓5师生互动,教师冲左展分或右拳,学生用书包部钟 挡左或右方位 分 顺时序 间 结束部分 学习内容和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挡得住 教学策略:以趣味游戏形式,让学生体验武术攻防含义,调动学生学练兴趣 学生体验武术攻防含义 1、认真听游戏方法及规则 2、了解武术攻防含义 3、与师生互动进行游戏。 组织、方法与要求 要求: 1、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要到位,充分放松。 2、还原桌椅。 3、认真听教师小结,并自我反思 预计练习密度:30—40% 师生互动 1、引导学生积极放松。 2小结学习效果。 一、放松操 3二、还原桌椅 分三、总结评价 钟 四、师生再见 预计运动负荷:中等 平均心率: 110—130次/分 教师课 后 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