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来源:智榕旅游
医学信息2012年7月第25卷第2期Medical Information.Ju1.2012.Vo1.25.No.2 l临5 医学 的角经加T刮削仿制而成,为人 雕刻羚羊角。塑胶树脂羚羊角等。 形而偏扁,较直、长约10~20cm,表面灰黑或灰白色、不透明,脊侧呈 现将其伪劣品种的简单经验鉴别分述如下: 纵沟状、有轻微隆起的环脊约1O个,其间距0.5~lcm,基部骨塞多圆 ①藏羚羊角:为牛科动物藏羚羊Panthvlops hodgseni Asel的角。 形、无锯齿状嵌合。 呈长圆锥形而侧偏、几乎直向上伸、弯度很小、近角尖处稍向前内 ⑥水牛角:为牛科动物水牛Bubacus bubalis Clllnaous的角。全 弯、较细长、长约50~70em、中下部较直、表面深棕色、不透明、平滑而 角弯曲略呈新月形、长40~50cm,灰黑色、基部呈扁柱形、中空,产地 有光泽、可见细微的丝裂隙及浅色纹理,自脊部向上有横向而等距 为广东及南方各地。其含化学成分与犀牛角比较相似,可供药用,主 的半环脊约16个、间距约2cm,基部无锯齿状骨塞,断面可见白色骨 要用于清热镇惊、凉血止血,主治热病惊痫、高热神昏、吐血斑疹、血 质角髓。质沉重、无嗅、无味。亦有清热镇疼、平肝熄风、解热消肿之 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功能。但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少供药用。 ⑦加T品:系采用其他动物的角经/;n:-L刮削雕刻仿制而成,长短 ②鹅喉羚羊角:又称鹅喉羚羊,为牛科动物雄性长尾黄羊Gazel— 大小不一,全形颇似羚羊角,椭圆形、但下半部多平直、上半部向一侧 la subgutturosa Guldenstaedt的角。分布于内蒙、甘肃、新疆、青海、西 弯曲,仔细观察表面可见刀削痕迹、轮脊均极其明显、15~17个,尖端 藏等地,其外形最似真品,角稍弯曲、角尖显著向内弯转、呈圆锥形 光滑细长、无有不明显的轮脊,全体黄棕色,上端较透明,对光透视无 侧偏,长20~30ear,表面灰黑色、粗糙、有明显的纵向裂纹、不透明, 通天眼,骨塞外缘平滑无齿,质坚实、无孔。用水浸泡变软者为明角 无通天眼,角的中下部有斜向的环脊约4~8个,间距1.5cm,尖端无 或塑料树脂仿制品,水浸泡发粘着为鱼鳔仿制品。 环脊部分较为平滑,基部无锯齿状骨塞。 综上所述、仅对常见的伪劣之品进行简易的形状经验鉴别。随着 ③黄羊角:为牛科动物黄羊Procapra gutturosa pallas的角。呈长 科技的发展,更精确的鉴别方法还有很多,如薄层鉴别法、显微鉴别 圆锥形而侧扁,长20~27cm,较粗短、尖端略向后弯曲、略呈s形,表 法、氨基酸分析法等,但这些理化项目的鉴别必须在有条件的实验室 面淡棕色、不透明,自基部向上有密集斜向弯曲的环脊17~20个,环 内方可进行,故在此不做赘述。对于真品羚羊角必须具备以下三大 脊间距约0.5cm,握之格手、尖端平滑无脊、基部断面呈椭圆形、中央 特征:①通天眼,即对光透视中心可见一条扁三角形的细孔线直通角 为骨质角髓、呈污【LI色无锯齿状骨塞。质沉重、无嗅、无味。 尖。②合把,又称”上手”,表面隆起的环状轮脊以手握之舒适自然。③ ④绵羊角:为牛科动物绵羊Qvis aries的角,宽扁形呈镰刀状弯 角的基部断面圆形、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表面有突 曲、长20—40era,表面灰白色、不透明,角尖明显呈扁状扭曲,中下部 起的纵棱与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吻合呈锯齿状。对于不具备以上 呈扁三角形,脊侧有较密集的似山峰状的环脊约3O个、其间距约O.5 特征者均可视为假劣品的羚羊角,不可供药用。 公分,脊部呈空洞状、角鞘壁较薄。 编辑肼言 ⑤山羊角:为牛科动物LIJ羊 Capra hircusl的角。呈长圆锥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马新兰 (河南省义马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河南三门峡472300) 摘要:为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防护意识,从物理、化学、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综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面临的职业 危害,分析了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与措施,重点明确了锐器伤的处理流程.强调 了改变不良操作习惯规范护理行为的重要性,以便对护理人员锐器伤的防护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护士;职业危害:防护对策 1职业危害分类 低的临时护士,一旦有机会多数护士会选择跳槽,护理队伍的不稳定 1.1物理、化学职业危害造成手术室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可能性。 就是锐器伤,手术室锐利器械的频繁传递是造成护士锐器伤的常见 2.2教育培训存在漏洞,对职业暴露的严重程度认识不足,自我防护 原因。我国是乙肝、丙肝感染的高发区,通过针刺伤或其他经皮方式 意识淡漠。有调查结果显示: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暴露于HBV、HCV、HIV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6.0%~30.O%、3.O%~ 物使为有传染性的护士占68.6%,90.O%的护士身体(任一部位)经常 10.%、0.2%~0.5%f”。负重伤搬运手术患者、超负荷搬运器械包,容易 或总是接触患者血(体)液,接触有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血体液时, 导致脊椎、腰背部损伤,长时问的站立操作易造成下肢静脉曲张。另 34.2%护士戴双层手套,在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手术时9.6%器械护 外,手术室护士在丁作当中会频繁接触消毒灭菌剂等化学用品,这 士和8.4%的巡回护士戴护目镜,23%的器械护士和17.3%的巡回护 些化学消毒剂会引起皮炎、过敏、结膜炎鼻窦炎等危害。 士穿专用隔离衣。清洗手术器械时戴护目镜和穿专用隔离衣的护士 1.2环境危害因素 分别占l2.5%和21.2%I21。 1.2.1废气排放手术中使用电刀产生的娴雾蓄积作用易致癌;长期暴 2-3防护用具配备及使用不到位。基层医院很少为护士提供符合标准 露于微量麻醉废气污染的环境中,可使人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 的安全防护用具,研究显示40.8%护士所在医院没有配备相应的防 力不集中有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 护用品,即使配备了防护用品,多数护士认为难以获得所需防护用品 1.2.2噪音危害由于手术室的呼吸机、监护仪、高频电刀等设备在 或此类物品使用不方便、不舒服、影响操作口。 作中都会有较大的声响,这些刺激性的声响就是一种噪音,它会导 3防范对策与措施 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应激反应,引起失眠、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头 3.1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创建护理安全文化目前手术室护士实施职 痛、疲劳、易怒等症状。 业防护措施现状不容乐观【3】,有调查显示,40.8%的护士因为防护用 1.3生理、心理、神会因素由于手术具有连续性、无规律等特点,护士 品不足而放弃防护措施,50%的护士认为工作忙,无暇防护[41。医院应 长时间空腹l 作,导致低血糖、胃炎、胃溃疡等。精神高度紧张,心理 定期进行在职培训和教育,尤其新护士上岗时严格带教,规范基本操 压力大,易出现注意力分散、不自信等情绪。护理T作的不被认可, 作。把职业安全作为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导致社会地位低下。 3.2重视医护人员的合理配置各级医院应加大对人员的合理配置 2职业危害产生的原因 力度,改善护士的 作环境,改善护士紧张、疲惫、压力大的不良状 2.1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护士缺编严重,多数医院选择聘用报酬较 态,重视医院坏境的安全建设,更新和改善医疗设备,完善防护措施, 以钱少职业性损伤的发生率[51。 收稿日期:2012—07—15 3.3规范护理操作,预防锐器伤护士应提高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 床 医学j 医学信息2012年7月第25卷第2期Medical Information.Ju1.2012.Vo1.25.No.2 posures in health care workera:Four—year surveillance from the northein France 术,_]二作时严格按照要求穿戴好防护服装、防护帽及手套等,手术中 洗手护士严格遵守基本操作规程穿针和传递器械,设立中立区用弯 盘传递利器,清洗器械时戴防护镜、穿隔离衣。当接触血液、体液、分 泌物、排泄物或皮肤黏膜有破损时,均应戴手套,操作后去掉手套, 并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化, 防范职业危害不仅要有法律、法规来规范,更重要的是,作为高危职 network[J J.AJ1C,2003,31(6):357—363. 【21周阳,李映兰,常青等长沙市23家医院手术室护士应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调 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74—876. [3]周阳,李映兰.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及标准预防执行情况的调查研究[J 7.解放 军护理杂志,2008,25(12A):23—25,47. 14]林红,马淑清,黄敏霞澳门护理人员职业危害认知及自我防护行为的调查 [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52—755. 业的从、I 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贯彻标准预防理念,提高防护意 识和自身防护能力,确保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Tarantola A,Colliot F,Astagnean P,et al Occupational blood and body fluids ex- [5】李克萍,庄英杰,文翠容,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J__中华护理杂 志,2008.43(6):571-573 编辑所言 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拔除致胆漏分析及防治 凌丰军.郭子龙,马晓燕 (浙川县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4450)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拔T管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2年2月-2012年2月治疗的8例拔T管后胆 漏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2例再次手术,无再次手术并发症,6例保守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T管瘘道形成缺如或不完整及误拔T管,拔管 损伤是拔T管后胆漏的重要原因。根据腹部体征及全身情况,决定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治疗。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T管拔除 我院自2002年2月~2012年2月共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 311例,其中拔T管后胆漏,胆汁性腹膜炎8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②胆总管愈合缺陷;③胆总管下段梗阻;④拔管损伤;⑤误拔T管。与 医管人员及患者疏忽有关。 预防:①选择管径合适的T型引流管,修剪后的T管短臂不能 太长,长臂对侧应剪去大小适应的三角形。②不要过分解剖胆总管, 缝合胆总管瘘口时间距适当,切勿缝到T管壁上。③拔管前常规T 管造影,试夹管确保胆管出口通畅,拔管时操作一定要轻柔缓慢拔 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3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4岁, 8例均为胆总管结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 1.2方法非手术治疗方法:①尽早经T管窦道置管引流,如引流不 畅可行纤维胆道镜检查,重新置管引流,同时禁食,补液和应用抗生 素。②B型超声证实腹腔内局限性积液,可在超声定位下行穿刺抽液 ill或腹腔置管引流[21。③若胆瘘流出量大,可结合经纤维内镜放置胆 管引流或留置胆管内支架管,以促进瘘口愈合 ,可适当配合生长抑 素和生长激素序贯疗法。前者可减少胆汁的分泌,后者则可促进瘘 ,出。④术中止血彻底引流通畅,减少局部积液感染机会。⑤T管皮肤 外固定牢固可靠,标示醒目,以防脱出,禁止误拔T管。⑥拔管时间 要因人而异,2周左右可让患者带管出院,4周拔管。年老体弱或伴低 蛋白血症、贫血、肝功能差,接受皮质激素治疗以及其它全身性疾病 者拔管时间应推迟。 参考文献: …黎东明,梁力建,拔T管后胆漏6例分析lJI.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236. I2】李政,李泽宇,杜太平,等.拔出l In_”管所致胆漏的保守治疗 中华普通外科 杂志,1999,14:152. [3]Saraswat VA,choudhurG,et al,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bile lek,J Gastr—oentera Hepato logy,1996,1 1:48 口的愈合。其具体用法是适用生长抑素3mg,持续24h静脉缓慢滴 人,连续5d,继用生长激素8u,皮下注射,1次,d,共7次。尚有文献报 道,单独用生长激素治疗也能促进瘘口的愈合 。 2结果 6例保守治疗,2例再次手术。无再次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6~ 8周再次安全拔除T管。 3讨论 『4]张宝华,张永村,张梅和,等术后胆漏的综合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2,22:106. T管拔除致胆汁性腹膜炎原因:OT管瘘道形成不完整或缺511; 收稿日期:2012—07—15 【5]刘金林,王振波,史显武T管拔除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fJ1.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6):380—381. 编辑/鬲小雅 驱白巴布期片治疗寻常型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吴瑞强 (广东省德庆县慢性病防治站,广东德庆526600) 摘要:目的观察驱白巴布期片治疗寻常型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收集89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1:7服驱白巴 布期片;对照组44例.给予口服复方氨肽素片.两组均联合外用卡泊三醇。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2、4、6个月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 应的评价。结果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61.4%:以上数据经检验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 2、4、6个月后产生色素的皮损片数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驱白巴布期片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驱白巴布期片治疗白癜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关键词:白癜风:驱白巴布期片:临床疗效 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尚待确定,为 l晦床疑难病。笔者采用驱白巴期布片联合外用卡泊三醇治疗寻常型 白癜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定期白癜风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驱白巴布期片治疗组45例, 男25例,女2O例。年龄18~6O岁,平均35岁。病程1个月~35a,平均 5a;皮损共130片,治疗方案为口服驱白巴布期片联合外用卡泊三 醇: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O例,年龄18~60岁,平均37岁。病程 2个月~37a,平均4a,皮损共127片,治疗方案为口服复方氨肽素片 联合外用卡泊三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就诊于我院的寻常型稳 收稿日期:2012—07—15 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