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地理微专题—雪线
【真题回顾】
【例1】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乙图中,山脉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
【解析】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主要有温度、降水,在气温大致相当的情况下,雪线的高低主要受降水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答案】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
【必备知识】
1.雪线的含义:
雪线是永久积雪带的下限(雪线以上气温在0 ℃以下)。
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如下表)。
3.解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4.雪线的全球分布规律
【对标训练】
如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 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
同的自然带。读图,回答1~2题。
1.若图中的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
B.a坡是阳坡,b坡是迎风坡
C.b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
D.b坡是阳坡,a坡是迎风坡
2.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麓的气温T(T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 A.T冬<0 ℃ B.T夏>18 ℃
C.T冬<18 ℃ D.T夏<18 ℃
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限,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坡向等因素影响。植物孢子或花粉在盛行风吹送下,随着降雪封闭在冰川中,这是研究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安第斯山脉的所在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雪线处的多年平均数据中,M山低于N山的是( )
A.海拔 B.气温 C.气压 D.光照
4.N山雪线最高的月份和坡向是( )
A.1月,东坡 B.1月,西坡
C.7月,东坡 D.7月,西坡
5.钻取的表层冰芯样本中,孢粉类型最丰富的冰芯来自( )
A.M山的东坡 B.M山的西坡
C.N山的东坡 D.N山的西坡
1.C 2.D【解析】第1题,图中各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均在b坡分布较高,说明b坡为阳坡;雪线在b坡分布较低,说明b坡降水较丰富,应为山地的迎风坡。一般来说,同一个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在山的阳坡分布的海拔高些,阴坡海拔低些。如果山体的两侧降水差别不大时,雪线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侧的温度,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高低和坡向。但该题所给的前提是“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所以两侧雪线高低主要取决
于降水量,即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第2题,永久性冰川的下界即雪线处的温度应不高于0 ℃,因而其山麓的最高温度(夏季温度)不能超过18 ℃。永久性冰川是否存在不能看冬季,应当取决于气温最高的夏季。
3.C 读图可知,M山纬度低,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量小,气候干旱,雪线高;N山纬度高,位于西风带内,西坡降水量大,雪线低。所以M山雪线高于N山,A错。雪线处的积雪消融量与降雪量相等,气温大约为0 ℃,所以两山的雪线处气温相差不大,B错。由于M山雪线高于N山,故气压低于N山,C对。由于N山所在地区降水量大,光照条件较差,D错。故选C。
4.A 读图可知,N山纬度较高,处于西风带内,西坡为迎风坡,降水多,东坡为背风坡,降水少,所以东坡雪线整体高于西坡。同一山地,夏季气温高,雪线高,所以N山1月份的东坡雪线最高。故选A。
5.A 纬度越低,降水量越大,相对高度越大,植被带垂直差异越明显,读图可知,M山东坡靠近亚马孙平原地区,纬度低,降水量大,且山地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带性明显,钻取的表层冰芯样本中,孢粉类型最丰富。故选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