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高关明
江苏誉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 靖江 214500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之中,需要不断加大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力度。混凝土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建筑工程之中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09-0215-02
1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发展的推动之下,建筑工程的数量以及质量获得较快的发展,而在建筑工程之中混凝土是其中其最为重要的一种原材料,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胶凝材料以及石材等等,通过相关的比例配比,对其进行充分的搅拌,最后直接的紧密捣实,从目前的情况来讲,建筑之中使用的混凝土材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着一定的稳定性、耐火性以及高强度等等优势。将其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填充物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建筑行业需要针对当前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2 混凝土施工质量准备工作
2.1 混凝土材料选择的技术要点
在建筑施工之中,混凝土的原材料对于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应该选择一些可以促使混凝土温度不断降低的材料,比如说活性掺和料、外加剂、水泥等等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明显不断将水泥水热化降低,也可以促使其水化的进程延长。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在实际之中,如果水泥放热速度降低,可以有效减少温度裂缝的出现,不断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混凝土配合比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对于其质量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之中应该注意混凝土配合比问题,需要对其不断进行优化。应该使用一些经济效果的比较好的建筑材料,对其进行一定的测试,不断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同时注重降低其成本。
2.3 改良混凝土和易性
在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改良混凝土和易性能够明显降低泌水率,避免发生离析情况。
2.4 应用活性掺和料和外加剂
将一些活性掺合料和比较优质的外加剂加入到混凝土中,可明显提高水泥与集料交界位置结构状态的协调性,使界面粘结增强,进而混凝土抗拉极限可能获得最大值。
3 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
3.1 水泥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
包括:水泥、骨料、水以及外加剂,建筑施工单位要按照实际的施工环境对水泥的强度以及标号进行抽检。一般水泥的种类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以及铝酸水泥和铁铝酸盐水泥,一般高层建筑群体所用的是PO42.5硬度的标号水泥,该水泥比一般的水泥强度成型早,并且抗震强度性能也比较好。但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减少建筑成本便使用一些标号较低的水泥,使之造成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3.2 骨料
骨料一般包括:砂子和碎石,砂子和碎石的配比关系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砂子属于细骨料,碎石属于粗骨料。当在配比关系时,由于混凝土中含有的杂质较多,便会造成混凝土的黏度下降。当混凝土用于建筑房屋时,长时间的风吹日化便会造成混凝土的腐蚀。
3.3 水
搅拌混凝土所用的都是饮用水,一般不用地下浅层区域的水。主要是因为浅层区域的水含有的杂质较多,并且盐碱程度也较高。有时施工单位采用浅层区域的水作为搅拌混凝土的水源,便会造成混凝土的碱性下降。一般采用的水的PH部在7-9范围内,这种水源含有的碱性与混凝土使用时的碱性相差不多,但浅层区域水源的PH都在9-10范围内,严重超标了混凝土搅拌时的取值范围,造成混凝土质量的下降。
3.4 外加剂
外加剂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便于不断提升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原有施工企业在选用外加剂时,不注重外加剂的品牌以及功能,造成混凝土后期质量的不达标。
4 建筑工程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4.1 严格把控原料质量
既然混凝土的质量决定着最终建筑的质量,所以就要从源头进行把控,也就是说,必须严格地控制原料的质量。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泥、砂子、粉煤灰、骨料、外加剂等等,在制备混凝土之前,必须保证这些原料的质量,最基本的要求是符合行业规范以及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所以在使用前必须要检查所有原料的出厂合格证,以及根据不同的原料制定的不同的试验报告。具体到选择原料时,也应该有严格的标准。比如水泥的选择,最保守的要求是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厂家所生产的,保证选择的是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要在32.5或42.5以上,还要仔细检查是否会有结块现象;选择砂子也同样严格,除了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厂家之外,还需要根据不同强度的混凝土,选择不同含泥量的砂子;粉煤灰的选择,则必须要符合GB1556—88标准中Ⅱ级以上的标准,严格按照科学实验来确定掺量;至于一系列外加剂,要依据建筑的要求和科学的试验来选择。即使已经严格按照各项要求来控制原料的质量,也不能就此松懈,还须及时地进行检测,这样才能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各原料含量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4.2 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除了需要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之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合适的配合比,依照其配合比来进行一定较为精准的材料计量。进而不断对其进行搅拌,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搅拌的次数以及质量,保证其可以符合施工的要求,进而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及时输送到施工现场。在
2015年9期 215
混凝土工程
运输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需要以最短的时间以及减少转载的次数,保证搅拌好的混凝土在使用第一时间输送到施工现场,确保其延续时间同相关规定彼此符合。为了保证质量,可以拦截高强度等级的方法,将梁板钢筋以及钢丝网片在同一时间进行绑扎,其距离其600mm的地方尽心绑扎,需要做到绑扎牢固,及时抵抗其浇筑带来的冲击力。
在进行浇筑之前,将施工现场的条件以及模板的质量检查好,保证其没有质量问题,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之中可以同施工现场的条件之间进行无缝连接,然后对混凝土的高度进行控制。通常来说,应该依照在施工现场之中的相关规范来进行,保证其吊斗下落的高度低于2m,如果高出的话,则需要使用串筒、导管以及溜槽等等工具,在其模板侧门之上打开门子洞。除此之外,为了可以建造出令人满意的建筑工程,对于同一地区应该使用插入式振捣器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出现了混凝土离析问题。并且如果需要浇筑混凝土的话,应该分段而进行,如果在施工现场利用振动施工的话,可以有效保证混凝土分层厚度在理想的范围之内,在300毫米左右浮动。选择振动点之时应该遵循,以竖向构件为先,水平
(上接第 214 页) 端的嵌固弯矩作用)。拉梁下部的柱还应验算截面受剪承载力。
3.3 一、二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的基础拉梁除承受柱弯矩作用外
边跨拉梁尚应考虑拉梁以上框架柱下端的剪力设计值产生的拉力或压力。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框架结构独立柱基间拉梁结构要算两次,柱基能否按轴心受压考虑也与拉梁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设计人员认为只要设了拉梁,基础就可以按轴心受压考虑,这种观点还是需要慎重对待的。拉梁的设置及
构件在后以及先远后近的顺序而进行,保证分层浇筑的质量可以满足振动过程的要求,而在振动之中应该做好谨慎认真, 不能出现半点马虎,而一些浇筑好的混凝土,在其终凝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浇筑,这样就可以不断提升混凝土粘合力度以及其抗拉强度等等。
5 结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如何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研究分析,使得笔者对此该结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这种控制模式已在当今建筑行业得到了使用,显著提升了建筑群体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谭卢阳.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 江西建材, 2014, 01:105.
[2]朱廷富. 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 门窗, 2014, 08:115.
[3]金星星.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J]. 科技风, 2015, 03:187.
[4]聂泉峰. 现代混凝土结构常用施工技术分析[J]. 门窗, 2015, 03:90-91.
计算正确与否将影响工程的经济、安全性能,只有正确的理解了拉梁的作用,才能做出合理正确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黄威.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造价控制的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4).:45-89
[2]李深厚.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综述[J]. 中国科技博览, 2012, (19):64.
[3]杨文东. 土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探讨[J]. 中国房地产业, 2012, (11):61.
216 2015年9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