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来源:智榕旅游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分数:

一、一填一填。(20分)

1.145÷5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 2. 6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积是( )位数。 3. 37的29倍是( ),985是5的( )倍。

4. □25÷5,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5.小朋友滑冰的运动是( )现象,爷爷抖空竹,空竹的运动是( )现象,拉抽屉的运动是( )现象,乘坐摩天轮,摩天轮的运动是( )现象。 6.在32×16636÷6

里填上“>”“<”或“=”。 32×15 25×40

25×39+25 1×2×3

747÷9 0÷236

1+2+3 0+236

636÷3÷2 747÷3

7.下面的这串彩球,第20个是( )色的,第41个是( )色的。

……

二、明辨是非。(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0分) 1.

左图是轴对称图形。 ( )

2.骑自行车前进,自行车车轮的运动是旋转,人也就是在旋转着前进的。 ( )

3. 515÷5的商中间没有0。 ( ) 4.两个数的乘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 )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 ( ) 三、火眼金睛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的现象是旋转的是( )。

A. B. C.

2.两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10,那么这两个数的乘积( )。

A.不变 B.除以10 C.也乘10 3.在除法算式里,0不能做( )。

A.除数 B.被除数 C.商 4.下面的算式中,与32×40的计算结果相同的是( )。

A. 302×4 B. 64×20 C. 64×40 5. 在a÷b=6……6中,b最小是( )。

A. 7 B. 6 C. 5 四、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9分)

1.口算。(8分) 30×70= 31×30= 0×900= 63÷3= 650÷5= 40×14= 540÷6= 60×50= 2.用竖式计算。(12分)

546÷6= 67×23= 25×53= 504÷8=

3.脱式计算。(9分)

308×2×5 630÷(27÷3) 234÷(2×3)

五、五画一画。(6分)

1.将三角形向左平移4个格。 2. 将长方形向下平移3个格。

六、学到知识我会用。(20分) 1.(5分)

2.哪个小组的平均分高?(5分)

3.(5分)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计划每时行驶40千米,7时到达,结果只用了5时,实际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5分)

七、个性空间。(5分)

王叔叔国庆节给家里买了一大筐苹果和一小筐梨。已知苹果的质量是梨的质量的3倍,如果从苹果筐里取出15千克放在梨筐里,这时两筐水果的质量相等,王叔叔买的苹果和梨各是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1.两 十 2. 两 四 3. 1073 197 4. 5 4

5.平移 旋转 平移 旋转 6. > = = = > < 7. 蓝 白 二、1. 􀳫 2.✕ 3. ✕ 4.✕ 5.√ 三、1. 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旋转、平移的有关知识。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掌握旋转、平移的性质。本题中打针和滑雪的运动都是平移现象,开车时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2. 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积的变化规律的有关知识。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掌握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随着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本题中两个不等于0的

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10,那么这两个数的乘积也乘10。 3. 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对表内乘法的掌握和计算能力。解题时,要牢记在除法算式里,0不能做除数。 4. 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考查了对表内乘法的掌握和计算能力。解题时,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本题中32×40=1280,302×4=1208, 64×20=1280, 64×40=2560。 5. 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考查了对表内乘法的掌握和计算能力。本题中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7。 四、 1.2100 930 0 21 130 560 90 3000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考查了对表内乘法的掌握和计算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0乘任何数都等于0。 2. 546÷6=91 67×23=1541

6 7 × 2 3 2 0 1 1 3 4

1 5 4 1

25×53=1325 504÷8=63

2 5 × 5 3 7 5 1 2 5 1 3 2 5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考查了对表内乘法的掌握和计算能力。解题时,可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如计算546÷6时要先看被除数百位上的数,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就看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54÷6,商9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6÷6,商1写在个位上;计算67×23时,先用第二个乘数23个位上的3去乘第一个乘数67,得数201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23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23十位上的2去乘第一个乘数67,得数134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23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仔细计算。 3.

308×2×5 630÷(27÷3) 234÷(2×3) =616×5 =630÷9 =234÷6 =3080 =70 =39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乘除混合运算以及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考查了对表内乘法的掌握和计算能力。解答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时,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解答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题目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308×2×5要先算308×2=616,再算616×5=3080;630÷(27÷3)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7÷3=9,再算630÷9=70。计算时要牢记运算顺序,仔细计算。

五、1.

2.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移的有关知识。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掌握平移的性质:平移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发生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本题中三角形向左平移4个格,长形向下平移3个格。 六、 1.10×5=50(人) 答:他们班有50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先清楚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找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本题要求他们班有多少人,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列式为10×5=50(人)。计算时要仔细。 2. 728÷8=91(分) 651÷7=93(分) 93>91

答:第二小组的平均分高。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先清楚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找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本题要求哪个小组的平均分高,就是把728分平均分成8份。根据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用除法计算),列式为728÷8=91(分),求出第一小组的平均分;把651分平均分成7份,根据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51÷7=93(分),求出第二小组的平均分。然后进行比较。 3. (24+56)×19 =80×19 =1520(元)

答:购买19套桌椅需要1520元。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先清楚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找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本题要求购买19套桌椅需要多少元,就要用一套桌椅一共用的钱数乘买的套数。先用一张桌子的钱数加上一把椅子的

钱数,列式为56+24=80(元),再乘套数,列式为80×19=1520(元)。列成综合算式是(24+56)×19。计算时要仔细。 4. 40×7÷5 =280÷5 =56(千米)

答:实际每时行驶了56千米。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先清楚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找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本题要求实际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就是要用甲、乙两地的距离除以实际用的时间。先用计划每时行驶的路程乘7时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列式为40×7=280(米),再除以实际用的时间,列式为280÷5=56(米)。列成综合算式是40×7÷5。计算时要仔细。 七、 (15+15)÷(3-1) =30÷2 =15(千克) 15×3=45(千克)

答:王叔叔买的梨是15千克,苹果是45千克。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差倍问题。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知道差÷(倍数-1)=小数。本题中从苹果筐里取出15千克放在梨筐里,这时两筐的质量相等,说明苹果比梨多15+15=30(千克),用30÷(3-1)=15(千克),求出的是梨的质量,列成综合算式是(15+15)÷

(3-1),再用梨的质量乘3求出的就是苹果的质量,列式为15×3=45(千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