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5备源
2016年增刊(二)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51 •
的供水水源主要为地跃水源、大石门水库、盘道水库和
青石坡水源地。地跃水源现向东园区供水250万m3,大 石门水库向园区供水750万m3,盘道水库经水权置换后 可给甘河工业园供水1417. 7万m3,青石坡水源地待供 水管网建设完善后可向园区供水730万m3,各水源地年 总供水量3147. 7万m3。2015年甘河工业园区总用水 量1496万m3,现有水源可满足目前园区近期生产生活 用水,同时还有余量可以兼顾南川工业园区用水需求。3. 4加快外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增强水资源调配能力 解决湟水南岸缺水问题的治本之策就是推进实施 “引大济湟西干渠”调水工程和湟水南岸水利扶贫工程, 加大南岸水源工程建设。
3.4.1实施引大济湟西干渠工程。根据黄委《关于青 海省引大济湟西干渠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批复》精 神,西干渠引水流量为1. 414亿m3,考虑输水及水库蓄 水损失后,实际黑泉水库坝址取水量为1. 37亿m3,其中 灌溉取水量0. 78亿m3,工业取水量0. 59亿m3,通过引 大济湟西干渠和支渠输水至沿线大通、湟中县30. 05万 亩灌溉和甘河工业园区。至规划水平年2030年,甘河 工业园区需水量1. 〇亿m3和供水区农林灌溉需水量基 本满足。
3.4.2湟水南岸水利扶贫工程。鉴于湟水南岸地区水 资源供需形势和缺水分布情况,应对湟水南岸水源工程 进行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仍需加大民生水利 建设投资力度,考虑从黄河调水或利用引大济湟水源, 拟建河湟地区水利综合南干渠工程,引水1.9亿m3。通 过项目实施可保障西宁市和海东市55. 75万亩农田灌 溉,南山绿化、生态以及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
3. 4. 3建设一批调蓄水库。针对南岸缺少水源工程, 水源调蓄能力差的问题,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在大通 县修建宝库河大型水库1座,大河滩小型水库1座;湟 中县修建西纳川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9座,建设七 水厂二期工程、西纳川水厂、南川水厂等3座水厂。通 过这一系列供水保障工程的实施,以及海绵城市、水生 态文明城市试点的倾力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全市供水矛 盾问题。
(责任编辑朱志龙)
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十三 五”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预测到2020年,湟水南岸地区 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量将达到2. 348亿m3,其中湟中县 总需水量将达到1. 55亿m3,甘河工业园区总需水量为 0. 73亿m3,南川工业园区总需水量为0. 068亿m3。
预测到2030年湟水南岸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水量 将达到2. 96亿m3,其中惶中县总需水量将达到1. 86亿 m3,甘河工业园区东西2个区总需水量为1. 0亿m3,南 川工业园区总需水量为0. 1亿m3。
湟水南岸河流水量靠降水补给,多为季节性河流, 天然径流量较少。随着湟水流域西宁市、海东市城市化 进程加快,以及流域内工业园区(东部城市群工业园区 等)的发展,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生态用水(西宁及海 东南北山绿化)需求逐年増加,若不考虑区域外调水以 及新増其他供水工程,南岸自产水资源量将远远不能满 足区域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南岸水资源严重不足,制 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经水资源供需平衡分 析,到2020年缺水0. 6亿m3,2030年缺水量将达到0. 9 亿m3。
3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
3.1节水优先,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灌区高效 节水、工业企业废水循环利用,城市生活节水工程,充分 利用减低农业用水比重,可节约出部分水量,农田灌溉 有效利用系数已由2010年的0. 45提高到0. 512。3. 2总量控制,形成水资源管理倒逼机制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将水资源管 理控制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目标体系。 根据青海省2020年各市(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 制指标,西宁市2020年经济社会用水总量控制在8. 08 亿m3。为了确保区域用水总量不突破,需严格建设项 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计划用水管理工作。3.3合理配置,保障经济社会用水需求
为了保障湟水南岸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需求, 市委、市政府积极筹划,全力保障湟水南部地区新型工 业园区用水需求。以甘河工业园区为例,甘河工业园区
•H-----1-----1-----1-----1-----1-----1-----1-----1-----1-----1-----1-----1-----1-----1-----1-----1-----1-----1-----1-----1-----1-----1-----玉门加快四个水利建设惠民生
2016年以来,甘肃省玉门市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 题作为发展水利的出发点的落脚点,全面加快民生水利、安全 水利、富民水利、生态水利建设进程,取得积极成效。一是改善 饮用水条件,建设民生水利。把优先解决移民乡饮水不安全问 题作为首要任务来抓,13152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根本性 解决。二是强化防灾减灾,建设安全水利。三是发展高效节 水,建设富民水利。把发展高效节水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完成高效节水面积3. 26万亩。
四是加强水保监督,建设生态水利。加大水生态修复和水土流
失治理力度,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先后2次对19 个项目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查处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开工建 设项目4起,全部责令补编水土保持方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300多公顷,构建起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新 防线,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破坏,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玉门市水务局张建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