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应用
科技管理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研究刘春胜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站,山西大同037000)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障铁路车站行车安全,文章基于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中现存的主要
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这些对策,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提升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助于进一步提高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铁路车站行车安全。
安全问题;措施关键词:铁路车站;行车;中图分类号院U298
文献标志码院A
文章编号院2095-2945渊2020冤03-0185-02
mentofrailwaystations,thispaperanalyzesthemainproblemsexistinginthemanagementoftrafficsafetyofrailwaystations,andinThepracticalapplicationresultsshowthatthroughthescientificandreasonableapplicationofthesecountermeasures,itishelpfultofurtherimprovetheleveloftrafficsafetymanagementofrailwaystations.Betterensurethesafetyofrailwaystations.
Keywords:railwaystation;driving;safetyproblems;measures
Abstract:Inordertobetterensurethetrafficsafetyofrailwaystations,basedonthepresentsituationoftrafficsafetymanage鄄
viewoftheseproblems,aseriesofmeasurestoimprovetheleveloftrafficsafetymanagementofrailwaystationsareputforward.
1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的现状在铁路部门的生产运输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是确保
将会对铁路其行车安全的主要工作,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针对铁路车站部门的运输生产活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行车安全管理的现有状况,通过与成功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
将经验相结合,积极纳入先进的市场运行体制及管理措施,
部门责任制、生产责任制及逐级负责制作为主要的责任制度,建立起完善的机制。其目的在于通过执行相应的安全责任制、管控风险问题、排查与治理隐患来促使安全关口向前
但是,在实际贯彻的过移动,从而奠定稳固的安全管理基础。
程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如浪费资源等,其详细程序如下:
(1)安全管理责任未得到有效贯彻。车站所采取的管理
车体系为: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集团一车务段一车站一班组。
站所采用的责任体系为:铁路总公司一集团董事长一段长一站长一班组长。这两种体系均存在五个级别。
行车所运用的管理体系为:铁路总公司一铁路局集团一铁路局集团处室一车务段一科室一车站一车间一班组一岗
行车岗位人员一班位,存在九个级别。安全职责执行体制为:
组长一车间主任一车站管理层一站长一段科室一段班子层
存在一段长一铁路局集团处室一公司管理层一铁路总公司,
通过运用“5、“11级十一个级别。5、9”的管理形式来真正贯彻
导致其中产生了别”的职责,因所开展工作的环节较为复杂,
较多的问题,如管理的流程过于复杂、职责难以落实等。
在安全管(2)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题。近些年来,
举办各种活动,提出相理方面,铁路部门积极强化基础建设,
即“强基达标、应的指导思想,提质增效”,极大促进了基础建
依旧存在一设的进度。但是在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等系列的问题,如重视现场、忽略基础;
(1968-)研究方向:行车安全。作者简介:刘春胜,男,大专,助理工程师,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等,在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之后,
来开展考核及监管工作,导致制度形成了空转的问题,并且
长期以该问题逐渐转换成影响安全管理工作的难题。例如,
“人员盯人员”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大多采用的人防模再由于工作细节及执行流式,缺少有效的物防及技防措施,
如此往复,对程越来越细化,书面形式逐渐取代了实际应用,
员工没有经过严格安全管理的落实逐渐成为了形式。此外,
的培训,导致一线员工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3)风险隐患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理。在实际管理的过程
因此必定会出现“习惯性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趋重就轻等,
违章”的行为。该行为指的是工作人员习惯性的做出一些与
“海因里希法则”规章制度不相符的行为。根据来开展研究,
在每次大型事故的背后,必定存在着29例小型事故、300例未遂先兆和1000例安全隐患伴随。
(4)安全预防工作无法从根源展开。通过分析安全事故的实际案例,不仅可以起到教育与惩治的效果,而且可以及
对于时找出事故原因,有效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目前,对于造成事故产生的原因,大多只进行了表面原因的分析,着急定根本原因及各个原因间存在的关系缺少深入的研究,
性追责,无法展现出事故的真正原因。而且在对事故进行分
铁路系统应当开展独析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人为影响因素,
在立的管理工作,对事故进行分析的人员也处于该体系中,
也不能实现警示效分析事故原因的时候难以做到自查自纠,
可以使隐患排查工作果。通过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从而可以彻底消除做到事先掌握、隐患治理做到提取控制,
各种安全隐患。
2提升铁路车站行车安全管理的对策
对人员、设备及环基于综合角度来分析行车安全管理,
-185-
科技管理TechnologyInnovationandApplication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3期境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有效地协调,促使三者形成最佳的组合。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基于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来建
优化链条,不断创新制设其长效机制,梳理思路,整合资源,
从度,以有效应对安全管理工作发展中的新任务及新形势,
而使行车安全管理能力得到极大增强。
2.1安全关口持续向前推进
对人员、设备及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整理,理人员能力的缺乏、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等。针对安全工作,
不能让中国铁路总公司明确提出:不能让风险转换为隐患,
隐患转变为事故。因此,应当从及时发现和认知各个隐患问
积极消除各种题入手,建立起风险控制与隐患治理的制度,
真正实现防患未然。风险因素,由源头进行治理,
2.3强化安全环境建设
行车铁路部门行车所处的安全环境具有相应的联动性,
其中最核心的一个因素就是人员,其对行车安全有着较大的影响。大同站2019年11月份行车工种发生各类问题449件16.5:其中车站值班员155件,占比34.5豫;信号员74件,占比
24员和件豫车站,;占比助理值5.3值班员班员豫。,最从问题196件少的是发生,占比机车
频次43.7豫;机车(联控)
值班员(联来控)看值,
最班员高的是,因此助,理助值理班值班员和车站值班员岗位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展,人们的思想理念也发生了较大转变,
其价值观不断改变、铁路部门的深入改革都对员工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铁路部门所运用的管理标准及工作要求也持续提升,导致各层管理人员及众多职工产生了较大的工作及心
理压力。在机制运行的过程中,
人员对思想及信息的传递将会逐层减弱。根据“九零法则”,以90为标准来判断各个人员
或级别的执行效果,在行车安全职责的实际落实中,
“11层级”的贯彻结果为31.381分,在实际过程中,若存在0.1%的
失误巧合就一定会造成事故问题。
从车站行车的现有状况来看,不管是执行者、决策者,还是基层人员都不能实现完全运用。因此,要转变以往所采取的事后处理和根据相关指标来评判工作的管理形式,通过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及加强管理能力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有
效的管理来贯彻职责制、巩固班组基础、
完善机制、提高自控水平,制约领导者的主观意识,
从而对章程制度的运行造成影响。促使每位人员都可以做到人尽其才,
确保安全预防关口不断2.2向前行车安全的完善风险推进。
整管体控机框架制
是基于章程管理、
设备管理等进行的,所采取的关键手段是对安全风险进行研究、判断和管控,
对隐患进行排查与治理,所运用的保障是干部的管理、
团队的素质及文化的建设,不断巩固基础工作,
紧紧围绕着核心手段、积极增强保障能力。行车事故的产生大多是因为环境、
人资、管理等各个因素所导致的,
即在事故发生之前,相应的安全隐患就已经存在,通过运用该机制来对风险加以管控是
最有效的措施。对风险及隐患的属性进行分析,
如下:一是危险性,如果不对这一问题加以整改,极有可能导
致事故的发生;二是隐秘性,通常隐藏在细节部分,
隐藏在人员的行为及思维中;三是因果性,与管理的意识、水平、覆盖
范围及精准度存在着密切关系;
四是反复性与时效性,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导致较严重的后果,
开展一次性的治理也很难彻底根治。对于风险存在的属性特征,
及时找出根源所在:一是人员发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及趋势,
主要包含管控失去效果的违章行为、安全知识的缺乏、
安全意识的不足等等;二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含作业章程的缺失、管-186-
组织中包含了较多的环节、设备及人员;并且该过程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社会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会对运输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制约。精准地找出对行车安全环境造成影响的
各个因素: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物质所具有的危险状态,其主要包含安全防护设备缺乏、
安全环境较差等。明确安全生产环境的思想认知:
处于危险和繁琐的环境中,当漏洞被忽略掉之后,当因作业程序的简化而得一时清
闲时,当因没有及时发现违章行为而偷偷庆幸时,
风险问题就不知不觉的增加了。因此,若要使安全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就应当以行车的实际过程及各个安全事故的产生规律为基础,并从影响行车安全的核心因素入手。通过对生产
所处环境的建设及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及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生产及管理工作具
有较强的实时性,工作人员及所处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在安全管理所处的环境中依旧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因素,对环境与矛盾进行有效的协调也必须贯穿于安全工作的整
个过程。基于此,行车安全必须树立起统一的思想,
并将作为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内容,在日常开展的各项工作中,
都要对其与生产实际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进行深入研究,
积极营造出有效的氛围,以促进生产环境与安全管理的融合。
车站的各个岗位都必须认真工作、
积极思考、重视细节、对准缺陷、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冲破现状与习惯,
而且必须时刻遵守标准3,即便面对环境与管理之间的问题也不能违背常理。
铁路车站行车安全是运输体结束语
系运行有序、旅客安全、
货品无损的整体表现,也是为了使运输生产活动完成位移而进行的一系列协调生产的结果。在行车安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工作思路,
即长期紧抓基础、现实紧抓控制、环境紧抓完善,坚持全体成员参与、
不断优化、风险为主的原则,整理好安全管理的思路,
汇总各项资源,健全相应的条例,以稳固安全基础、
加强管理,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预防机制,使安全关口不断向前推进。对车站行
车所开展的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该工作的发展。参考文献[1]技,王强.铁路中间站行车安全防范措施的研究与探讨院
[J].[2]2019(03):40-43.
太原铁道科
2018张英奇[3](02).:铁路车站行车安全重点问题与处置[J].减速顶与调速技术,2018梁飞(09.铁路车站行车安全66-68.
):90-93.
隐患与防范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