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材料试卷A

建筑材料试卷A

来源:智榕旅游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3 — 2014学年第 一 学期期 末 考试

《建筑材料》课程试卷 A 卷(供建D1301 ~25 班使用)

班级: 学号: 姓名: 考试时间: 分钟

题 号 分 值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合 计 [注意]:本试卷采取 闭 卷形式,共 四 大题, 4 页。满分为 100 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30 个空,每空1 分,共 30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有一块湿砖重为2625g,含水率为5%,烘干至恒重,该砖重为 g。 2.建筑石膏硬化后体积 ,其体积膨胀率约为 ,故可以直接使用。 3.普通水泥的细度要求为在__ __ __m方孔筛上的筛余不得超过__ _ ___%。 4.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 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 min。

5.造成水泥石腐蚀的常见介质有_ __ ___、__ _ ___、__ _ __及强碱。 6.在普通混凝土中,砂和石子起 ,水泥浆起 和 作用。 7.砂子的筛分曲线表示砂子的____ ____,细度模数表示砂子的____ __。中砂的细度 模数范围为 。

8.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单位用水量,主要根据________和粗骨料的________、________ 选用。

9.建筑钢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伸长率___ ,冲击韧性 ,冷弯性能 ,硬度__ _ __,可焊性减小。

-A·F表示 为235 MPa的 普通碳素钢。 11.炎热地区的屋面防水工程中,应优先使用 。

12.过火砖具有 ,敲击时 ,吸水率较____ __,强度较____ __等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种材料中,属于憎水性材料是 。( C ) A.混凝土 B.木材 C.沥青 D.砖

2.为保持室内保温的稳定,应选择 的材料。(B ) A.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小 B.导热系数小、热容量大 C.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小 D.导热系数大、热容量大

3.硅酸盐水泥水化时,放热量最大且放热速度最快的是 矿物。( C )

4.某批硅酸盐水泥,经检验其初凝时间不合格的,则该水泥 。( A ) A.不得使用 B.可用于次要工程

C.可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D.可用于工程中,但必须提高用量 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 。( A ) ·O ·P ·F ·C

6.配制混凝土用砂的要求是尽量采用 的砂。( D ) A.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小

C.总表面积大 D.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

7.砂浆的流动性可用______值来表示,砂浆的保水性可用____ __值表示。( B ) A.坍落度,分层度 B.沉入度,分层度 C.稠度,泌水率 D.稠度,分层度 8.梁、板钢筋焊接的方法是 。( D )

A.电弧焊、电渣压力焊 B.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 C.搭接焊、帮条焊 D.电弧焊、闪光对焊、

9.大、中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箍筋及构造筋,应选用 。( C ) 、HRB400

10.石油沥青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沥青的 。( B ) A.粘性增大,塑性增大

B.粘性增大,塑性减小

C.粘性减小,塑性增大 D.粘性减小,塑性减小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20 分。) 1.体积安定性。

水泥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2.混凝土的流动性。

混凝土的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力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

地填满模型的性能。

3.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照标准试验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4.泛霜。

泛霜是指粘土原料中的可溶性盐类,随着砖内水分蒸发而在砖表面产生的盐析现象,在砖表面会形成絮团状斑点的白色粉末。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某烘干砂(500克)样的筛分结果见表,试计算该砂的细度模数。

筛孔mm 筛余量g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2.某实验室试拌混凝土,经调整后各材料用量为:矿渣水泥,水,砂,碎石,又测得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为2380kg/m3,试求: (1)每m3混凝土各种材料的用量;

(2)当砂和碎石的含水率分别为%和1%时,求施工配合比。 已知:C0=4.5kg,W0=2.7 kg,S0=9.9kg,G0=18.9kg,c,t=2380kg/m3

5 100 150 145 80 20 Q0=+++=36kg C=

cQ00c,t4.52380298 kg/m3 369.92380655 kg/m3 3618.923801250 kg/m3 362.72380179 kg/m3 36 S=

sQ00c,tG=G0Qc,t00 W=

wQ0c,t (2)施工配比为:

C′=C=298 kg/m3

S′=S×(1+a%)=655×(1+%)=678kg/m3 G′=G×(1+b%)=1250×(1+1%)=1263kg/m3 W′=W-S×a%-G×b%=%×655-1%×1250=143kg/m3 C′:S′:G′:=1:: W/C=

3. 从某施工现场的一批钢筋中抽样,截取两根做拉伸试验,测得试件的屈服破坏荷载为 KN和,极限抗拉破坏荷载为 KN和 KN,钢筋的公称直径为12mm,试件标距为60mm,拉断后的长度分别为 、,计算该批钢筋试件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拉伸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