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和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F1F2 12 P1P2 C.F1F2 12 P1P2 【答案】B 【解析】 【详解】
CD.不计绳重及摩擦,因为拉力:
B.F1F2 1=2 P1P2 D.F1F2 12 P1P2
1F(GG动)
nn12,n23,所以绳子受到的拉力分别为:
1F1(G1G动)
21F2(G2G动)
3因为G1G2,故:
F1>F2
故CD项错误;
AB.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由同,即:
W有W总100%可知,机械效率相
12
又因为所用时间相同,由PW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 tP1P2
故A项错误,B项正确。
2.用一个动滑轮提起重100N的物体(绳重与摩擦不计),所用拉力60N。若用此动滑轮将重200N的物体以0.2m/s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功率为_____W。较前一次提升物体,该滑轮的机械效率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44 变大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物体以0.2m/s速度匀速上升,对于动滑轮,绳子移动的速度
v=20.2m/s=0.4m/s
绳重与摩擦不计,则拉力
F=
即
1(G物+G动) 21(100N+G动) 2解得G动=20N,用此动滑轮将重200N的物体时,拉力
60N=
F′=(200N+20N)=110N
拉力功率为
P=F′v=110N0.4m/s=44W
拉力功率为44W。
[2]较前一次提升物体,物体的质量增加,重力增大,有用功增大,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变,额外功不变,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12
3.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A、B均重为20牛。当用力F2匀速提升物体B时,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是______ 的 (选填“静上”或“运动”),此时力F2大小为_______牛。若F1和F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B移动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2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答案】静止 10 1:1 10
【解析】 【详解】
[1]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2]B物体使用的是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拉力:
F2=
11G=×20N=10N 22[3]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当F1和F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 B重力相同,移动的距离相同,故距离之比是1:1。
[4]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2所做的功为:
W=Fs=10N1m=10J。
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水平拉力F作用下将重为30N的物体A匀速拉动,已知绳子自由端速度为0.3m/s,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0.1G,水平拉力F为_____N,在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_____m。
【答案】1 0.2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3,由题意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f0.1G0.130N3N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水平拉力:
F[2]物体的速度:
11f3N1N n311v物v绳0.3m/s0.1m/s
n3由vs得,在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ts物v物t0.1m/s2s0.2m
故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0.2m。
5.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匀速将两个相同的钩码在相同时间内提升相同高度,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檫,__________装置更省力(选填“甲”或“乙”)。甲装置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乙装置的机械效率(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甲图中若钩码总重100N,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摩
擦及绳重,若工人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答案】甲 等于 2 83. 3% 【解析】 【详解】
[1]不计摩擦,拉力F=
1(G物+G轮),n甲=3,n乙=2,绳子受的拉力: nF甲=F乙=
1(G物+G轮), 31(G物+G轮), 2F甲F乙,
∴ 甲更省力;
[2]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故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据η==η乙;
[3]如甲图,泥桶由3股绳子承担,则n=3,s=3h,s=6m,泥桶上升的高度为:
W有用W总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即:η甲
11s=6m=2m; 33[4]不计摩擦及绳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h=
η=
W有用W总=
W有用W有用W额=
GhG100N100%≈83.3%。 ==
GhG动hGG动100N20N
6.如图所示,用力F1和F2分别匀速提起物体C时,滑轮_______可以看作等臂杠杆(选填“A\"或“B”).若物体C重为50牛,滑轮重力不计,则力F2的大小为___________牛.
【答案】A 25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A滑轮是定滑轮,所以滑轮A是等臂杠杆。 [2]滑轮B是动滑轮,省一半力,所以F2的大小为25N。
7.小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货物。已知货物重G物=720N,在t=5s内货物被匀速竖直提升了h=1m,小李始终静止在地面上,并且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400 N且竖直向下。求在此过程中:
(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 (2)拉力F所做的总功; (3)拉力F做功的功率;
(4)使用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η。
【答案】(1)720J;(2)800J;(3)160W;(4)90% 【解析】 【分析】 【详解】
(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就是货物上升克服重力势能做的功,为
W有G物h720N1m720J
(2)动滑轮与2股绳子接触,故n=2,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
W总FsnFh2400N1m800J
(3)由功率公式,可知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P(4)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为
W总800J160W t5sW有W总100%720J90% 800J答:(1)动滑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为720J; (2)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800J; (3)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60W;
(4)使用该装置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为90%。
8.体重为60kg的工人利用如图滑轮组将一质量为80kg的重物A匀速提升1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摩擦,g取10N/kg),小明对此工作过程及装置作出了以下论断:
①动滑轮重为200N
②此过程中,工人对绳的拉力做功1000J ③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增大
④若增大重物A的质量,该工人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90% 关于小明的以上论断( ) A.只有①③正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物体所受的重力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G物m物g80kg10N/kg=800N
物体上升的高度h1m,此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W有=G物h800N1m800J
根据机械效率公式=W有W总100%=80%有,总功为
W总=W有=800J=1000J 80%而W总=W有W额有
W额=W总W有=1000J800J=200J
又因为W额=G动h可得
G动=①②均正确。
W额h200J200N 1m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当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势能增加,它的机械能增大,③正确。
若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达到90%,由效率公式有
=W有W总100%=m物gh1(mgm动g)3h3物90%
化解可得当m物=9m动时,滑轮组的效率能到达90%,则若增大重物A的质量,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能达到90%,④错误。 故选C。
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为300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向上拉动,拉力为125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动滑轮重_____N,5s内人拉绳子做的功是_____J。
【答案】75 375 【解析】 【分析】 【详解】
[1]看图可知动滑轮上绕过的绳子股数n=3。根据滑轮组受力关系
F得
G物+G动 n300N+G动 3125N解得G动75N。 [2]绳子末端移动距离
Snhnv物t30.2m/s5s3m
5s内人拉绳子做的功
WFs125N3m375J
10.小明在实验室内尝试用四种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如图所示,其中所用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图中为斜面,由功的原理可得
F1×4m=G×2m
解得F1=0.5G;
B图中为滑轮组,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n=3,所以F2=
1G; 3C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则F3=2G; D图中是杠杆,设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则有
F4×4cosα=G×1×cosα
解得F4=
1G。 4由此可知动力最小的是D。 故选D。
1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3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60N,如图所示,若不
考虑绳的重力和绳的摩擦,使物体以0.1m/s匀速移动时,水平拉力F和其移动速度的大小为( )
A.300N 0.1m/s C.60N 0.2m/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B.150N 0.1m/s D.30N 0.2m/s
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所受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滑轮组是由两根绳子承担动滑轮,所以绳子末端拉力
F11f60N=30N 22有两段绳子与动滑轮接触,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故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是物体移动速度的2倍,即
v=0.1m/s×2=0.2m/s
故选D。
1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装100袋大米,每袋大米的质量是50kg,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0N,不计滑轮以及绳重,不计轮、轴间摩擦,g取10N/kg,则至少需要吊运的次数是( )
A.9次 【答案】D 【解析】 【详解】
B.10次 C.11次 D.12次
由题意及图知吊起重物的绳子股数为n=4,最大拉力F1200N,一次能吊起的大米重力为:
G14F41200N4800N,
一次能吊起的大米质量为:
m1G4800N480kg, g10N/kg480kg9.6袋,
50kg/袋n19,
因为每袋大米的质量是50kg,故一次能吊起的大米袋数为:
n1由题意知一次能吊起9袋大米,即
则至少需要吊运的次数是:
n至少需要吊运12次。故选D。
100袋11.1次,
9袋/次
13.用一动滑轮将重物匀速提升2 m,人对绳子的自由端所用力是40 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物重和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分别是
A.80N,80J B.80N,160J C.40N,160J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动滑轮省一半力,多费一倍的距离,所以物体的重为:G2F240N80N;由
D.40N,80J
h2m得s2h22m4m,提升重物所做的功:WFs40N4m160J. 故选B.
14.小明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使其在5s内匀速上升2m,动滑轮的重为10N,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拉力F为50N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 C.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9% D.拉力的功率为40W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2,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
F(G物G动)(100N10N)=55N ,
选项不符合题意; B.绳端移动的距离:
12s2h22m4m ,
选项不符合题意; C.所做的有用功:
W有G物h100N2m=200J ,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55N4m=22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项符合题意;
W有用200J100%=100%90.9% , W总220JD.由C可知,拉力做的功:W总=220J,拉力的功率:
P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W220J=44W , t5s
15.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所用滑轮的规格相同,用它们将相同的重物G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滑轮组所用拉力较大 B.甲滑轮组拉力做的功较多 C.两滑轮组拉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等 D.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不计绳重及摩擦,因为拉力F=(G物+G轮)/n,且n甲=3,n乙=2, 所以,绳子受的拉力:
F甲=(G物+G轮)/3, F乙=(G物+G轮)/2,
即F甲﹤F乙,故A错误;
B.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做的功:
W甲=F甲s甲=(G物+G轮)/3×3h=(G物+G轮)h W乙=F乙s乙=(G物+G轮)/2×2h=(G物+G轮)h∴,
W甲=W乙,
故B错误;
C.甲、乙两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时间不知道,故无法比较功率,故C错误;
D.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因为η=W有用/W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6.建筑工地上需要将6块相同的砖从地面运送到楼顶,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三次运送,第一次运1块,第二次运2块,第三次运3块。每次运送时,砖都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这三次拉力依次为F1、F2、F3,拉力做的功为W1、W2、W3,有用功率为P1、P2、P3,机械效率为η1、η2、η3,则( )
A.F1+F2=F3 【答案】D 【解析】 【分析】
B.W1+W2=W3 C.η1+η2=η3 D.P1+P2=P3
由图可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为2股;绳重,摩擦不计时,用F=F1,F2,F3之间关系;再依=【详解】 A.由题意得
1(G+G动) 分析nW有W总=GhG。通过计算特殊值,判断等式是否成立。 G总hG+G动F1=F2=
11(G+G动)=(G+G动); n211(2G+G动)=(2G+G动); n2111F1+F2=(G+G动)+(2G+G动)=(3G+2G动)
222F3=(3G+G动)=(3G+G动)
因为
1n1211(3G+2G动)>(3G+G动) 22所以
(F1+F2)>F3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物体升高均为h;
W1+W2=F1h+F2h=(F1+F2)h
W3=F3h;
因为(F1+F2)F3 所以
(W1+W2)>W3
故B不合符题意; C. 依=W有W总=GhG,说明滑轮组一定时,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大,即G总hG+G动Gh可知 t1<2<3 ,故C不合符题意;
D.由W有=Gh,P=
P1+P2Gh2Gh3Gh+ ; ttt3GhP3
t所以P1+P2=P3,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一个不加条件成立等式,可以用某种情况时不成立来判断它不成立。
17.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4m C.拉力F的功率为375W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sA求出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
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N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
(2)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根据FAf0.4G求出物体受到的拉力; (3)根据WFs求出拉力F做的功,根据P(4)任何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 【详解】
A.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
W总求出拉力F的功率; tsnsA22m4m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受到的拉力
FAf0.4G0.41500N600N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拉力F做的功
W总Fs375N4m1500J
则拉力F的功率
P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W总1500J375W t4sD.该滑轮组克服摩擦做额外功,故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0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如图,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重100N,物体B重40N,此时物体B恰能匀速下降;当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在2s内匀速向左移动1m的过程中,若不计动滑轮和绳的重力,不计绳与滑轮及滑轮轴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上升了2m
C.物体A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B.拉力F的功率为20W
D.吊着B物体的绳子所做的功为40J
A.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当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在2s内匀速向左移动1m的过程中,A移动的距离为B升高高度的2倍,B上升了
hB=
故A错误;
BC.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故
f=
1m=0.5m, 211GB=×40N=20N, 22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向右的摩擦力、B对A的拉力,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因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所以向右的摩擦力为:f=20N.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A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拉力为:
F=f+
拉力F的功率为:
P=
故B正确,C错误;
D.绳子拉力对物体B所做的功为:
W=GBhB=40N×0.5m=20J,
D错误.
1GB=20N+20N=40N, 2WFs40N1m=20W, tt2s
1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4个结论:①F1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②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③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④F1做功的功率等于F2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为( )
A.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①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做的功等于提升物体和动滑轮做的功,因为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两次拉力做的功都等于
W总Fs=GG动h
故F1做的功等于F2做的功,①正确;
②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都为
即机械效率相等,故②正确;
W有用GhG W总GG动hGG动③甲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重,拉力为
F1乙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承重,拉力为
1GG动 2F21GG动 3W知,F1做功的功率等于F2做功的功率,④t所以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③正确; ④两次拉力做的功,用时也相等,根据P正确; 故选D。
20.如图所示,用F1的力将物体B匀速提升h,若借助滑轮组用F2的力把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下列说法确的是( )
A.使用滑轮组过程中,绳子移动距离是物体的上升高度的两倍 B.F1一定大于F2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F1h3h F2D.F2做功的功率比F1做功的功率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动滑轮与3股绳接触,故n=3,使用滑轮组过程中,绳子移动距离是物体的上升高度的三倍,故A错误; B.由于
F2=GG动F1G动= 33故如果动滑轮很重,则F1不一定大于F2,故B错误;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C错误; D.F1做功的功率为
W有用W总100%FhGh1 nF2h3F2hP1=F1v
F2做功的功率为
P2nF2v(F1G动)v
可知,F2做功的功率比F1做功的功率大,故D正确。 故选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