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
作者:钟诗喆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5年第06期
摘要:本文对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包括词汇空缺、词汇内涵对比、词汇文化内涵的不等值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帮助大家了解和掌握语言,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英汉词汇;文化内涵;词汇空缺;内涵对比;不等值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34—02 近20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扩大,国内外语教学和翻译事业不断发展。同时,世界各地也掀起了学习汉语热潮,因此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差异进行对比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英语和汉语词汇之间的差异性,为语言词汇学习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家学习英语,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一、词汇空缺现象
每个民族的文化不同、社会规范不同,直接影响着语言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这就使得一种语言的某些词汇理性意义和联想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对应的词,出现了词义空缺。例如:“荔枝”“龙眼”是我国的特产,英语没有对应词语,只好音译为litchi 和longan。“牡丹”在中国有国花之称,“芍药”也是一种花卉,可在英语里两种花都是peony。如果要区别这两种peony,只能多用几个词语,“牡丹”是tree peony 或者peony,“芍药”是Chinese herbaceous peony。
又如:北美的copyote,既像狗,又像狼,因为中国没有这种动物,只好用解释法译成:郊狼(产于北美西部草原)。中国女子穿的“旗袍”,英美文化中没有这种服装。在Jeanne Kelly和Nathan的《围城》英文翻译本里,“旗袍”被译成 Chinese dress,Ch’ip’ao。像“中山装”“马褂”“肚兜”“饺子”“粽子”“四合院”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词汇,因此在翻译时常用拼音表示。 二、植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
相同植物在英汉语言上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例如:汉语常用松树和柏树比喻“青春常在”“坚强不屈”等意思。又如:“松柏长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陶铸写过《松树的风格》,赞美松树所象征的革命者。用“劲松”比喻“刚强不屈中”的性格。可是英语中的pine却没有“长青不老”等意思。下面的谚语中,柏树则象征大而无用的东西:(1)Unprofitable eloquence is like the cypress ,which is great and tall , but bears no fruit .(无益的雄辩犹如柏树,虽然高大但不结果。)(2)橡树(oak)在一些英语的谚语里比喻高大的事物:Great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oaks from little acorns Grow.(高大的橡树是从小橡果长起来的。)(3)Tall trees catch much wind.(树大招风。)
梅花,在汉语中象征纯洁、坚贞、美丽。如诗歌中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等。而在英语中,梅花没有特殊的比喻意义。但是果实plum则可以表示“最好的东西、佳品、令人垂涎的东西。荷花,又称芙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汉语中可用来比喻美人。如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觉人来。”而英语中的lotus flower没有这种意思。 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
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观察事物认识问题方式及态度也不同。对待动物所表现的爱憎情感也存在差异,使得同一动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出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例如,英语中lion是百兽之王,“勇敢、威严、凶猛”的象征。英国人以lion作为自已国家的象征。The British Lion 就是指英国。as bold as a lion 以及fight like a lion,都是勇猛如狮的意思。而中国文化中,常用“虎”来比喻王者风范,因此有“虎胆英雄”“虎虎生威”等。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一种最神奇的动物,可以兴云降雨,具有崇高的地位,反映在汉语中带有“龙”的词语一般表示积极的意义。例如:“龙马精神”“龙凤呈祥”“龙章凤姿”“龙袍”“龙冠”等。可是在英美文化中,dragon却代表着“龙”的神秘和邪恶,如Websters(2001)里的dragon。英语中的dragon 的形象更接近蜥蜴,是一种有翅膀、会吐火,邪恶的动物。 汉语中的“狗”带有奴性,令人生厌,多用于贬义。如“狗头生角”“狗窦大开”“狼心狗肺”,但在英语国家中,狗被看作人类的朋友,具有忠诚、勇敢、聪明等优点。所以用狗比喻人时,含褒义。如幸运儿是 lucky dog、夺取冠军者是top dog、经营者是old dog。 四、颜色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
颜色在英语和汉语内涵上有不同意义。相同或相近颜色的词语,表达不同的象征意义。汉语中的“红”象征喜庆,如“红白喜事”“红灯高挂”“开门红”“闹红火”表示热闹;“走红”“红极一时”“红得发紫”表示流行、受欢迎;英语中的red表示“激动”,如see red 来自斗牛,表示“发怒”;paint something red 是“渲染某事物”的意思;paint the town red 是“狂欢”的意思。英语中Red专指“革命的”“激进的”等,没有汉语中的正面意义。所以,“红”在汉语和英语中均可以表示“革命”,但褒贬不同。汉语的“红”具有很强的积极意义,而且用途很广。英语的 red 意义中性,甚至有贬义,用途有限。
汉语中的“白”表示“像霜或雪的着色”。如“白色”“白纸黑字”。“白”常与丧事有关,如对死去的人穿白衣、带白花,纸钱也是白色的。在西方,“白色”表示纯洁、幸运和吉利,如 “a white day”(吉日)“a white collar worker(白领工人、脑力劳动者)”。“白”在汉语和英语中均可以表示“纯洁”“正确”等意义。“白色”是英语国家新娘婚礼礼服独具特色的色调,是纯洁的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征。在中国,“白色”和“黑色”是不适合喜庆场合的,人们会把它们与一些庄严肃穆的场合相联系,甚至让人联想到死亡。
汉语中的“黄”表示成熟,又表示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如这件事是“黄”了。还有“黄土”“黄山”“黄河”。在我国,古代人把“黄色”看作中央正色,后成为皇帝专用颜色,如“黄袍加身”“皇榜”等。而英语中的yellow,只不过是一种颜色而已,并没有汉语中的这种象征意义。 五、词汇的文化内涵的不等值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中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因此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如英语中的busboy 我们会不经意间与“公共汽车的司乘人员”相联系,但它在美式英语中有特定含义,指在餐馆中洗盘子、摆桌子、给男招待或女招待做助手的雇工。
英语中的yellow dog 在常人理解上或许是“黄色的狗”,但在英语特定的上下文中,它主要指“卑鄙的人”,这是因为“黄色”在英美民族的文化中有“卑鄙”的含义,而在汉语中,却被赋予吉祥如意的内涵,甚至成为历史上皇权的象征。
“喜鹊”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喜庆、祥瑞”。而在英美文化中“喜鹊”却被大多数人视为不祥之鸟,预示着不祥之兆。a person who chatters,指“饶舌者、多嘴者”;又如“Playboy”在国外是近于色情的刊物,相关的商品也带有类似的色彩。可是在中国,“花花公子”却成了商标,并没有色情的含义。汉语中的“唯物主义”是马列主义哲学的重要部分,但是英语“materialism”除了“唯物主义”的意思外,还有“物质主义”“追求物质享受”的含义。汉语中的“宣传”是很中性的词语,可是英语“propaganda”却有蛊惑人心的含义,属于贬义词。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特色,反映本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作为语言基石的词汇,在文化内涵的差异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中西文化差异越大,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也会越大。因此,在学习词汇时一定要了解词汇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内涵,本文从词汇空缺现象、植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颜色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词汇的文化内涵的不等值四个方面对英汉词汇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研究,弄清词义在不同文化中的涵义,有助于大家对英语的正确理解,养成对语言文化内涵的敏感性,在语言的学习中避免发生文化障碍及文化冲突的现象,真正体会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了解和掌握语言,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俞秀红.汉英词汇联想意义差异和词汇空缺[J].高教论坛,2003(01). [2]连维.中美婚礼服饰的区别[J].英语沙龙,1999(08). [3]鲁宝元.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