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卷第2期 vo1.19 No.2 四J1l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009年5月 May.2009 论童话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价值 杜春海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童话是儿童文学中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主要文体.它在对少年儿童实施的素质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主要表 现在三方面:一是开启少儿丰富的幻想,活跃他们充满想象的创造力;二是充分享受童话的诗意美,培养少儿的审美能力; 三是拓宽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关键词:童话;紊质教育;创造力;审美能力;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I20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09)02—0051—03 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是儿童文 创造力,进而活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学中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主要文体。由于它特别贴近儿童崇尚 2充分享受童话的诗意美。培养少儿的审美能力 幻想、想象的本质要求,深受少年儿童读者的喜爱。它在我们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童话与美是分不开的,并有助于美 对少年儿童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感的培育。”Ill它是一种优美的文学样式,是“一种献给儿童的 1 开启少儿丰富的幻想.活跃他们充满想象的创造力 特殊诗体”。优秀的童话往往融睛节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 想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必不可少的因素,积极的幻想往往 美为一体,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是思想的先行。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和幻想力就不可能有巨大 童话的诗意美首先蕴藏在童话美妙的故事情节中。世界 的创造力。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的虚构 童话大师,文学童话的奠基人安徒生的童话就是如此。他常 性与拟人化的特征。因此,要进入这个虚幻的童话世界,就必 常通过自己精心构思的情节,描绘出生活中悠远的意境和人 须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与幻想能力。童话中的离奇古怪、玄 物美好的心灵。就艺术构思而言,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来表 妙莫测的形形色色的角色,部是想象的产物。如我国当代著 现情节美的。一是以拟人化形象的奇异活动为主线,借助想 名儿童文学作家冰波创作的《桃树下的小白兔》就是以小白 象的力量组接情节实现主题。安徒生在《海的女儿》的情节构 兔向众小动物分寄装有美丽的桃花瓣的信封为全文线索。作 思中就是根据主人公小人鱼固有的习性和幻化后的特殊身 者依据老山羊、小猫、小松鼠、小鸡、小金龟、小蚂蚁等小动物 份与生活安排小鱼活跃在海底、人间、天上三个各具特色的 的不同“物性”大胆而又合理地把美丽的桃花瓣想象成“书 幻想世界之间,整个作品溢满了由人物美与景物美相互辉映 签”、“发夹”、“小扇子”、“太阳帽”、“摇篮”、“小船”等,形象生 而形成的一种深邃而和谐的诗意美。二是借助梦境幻觉布局 动,文中充满奇特的幻想。而前苏联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卡 谋篇,展示主题。如《小意达的花儿》的梦境就既完整又飘逸 塔耶夫创作的《七色花》也极富幻想与想象。童话故事以神奇 有致。小意达把大学生所谈的内容和平时常见的花、玩偶等 的“七色花”为线索,小珍妮先后在扔出“七色花”,把“飞哟, 统统梦到一起,形成颇具规模的花的舞会,给人以美不胜收 飞哟,小花瓣儿哟,/飞到西来飞到东,/飞到北来又飞到南,i 的情节美感;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则是通过人物的幻觉展开 绕一个圈儿哟,打转来。/等你刚刚儿挨着地——/吩咐吩咐 想象构成情节美,整个童话作品是由前部分的写实叙述与后 如我意。/吩咐吧,随便什么都可以。”说完之后,神奇地走出 部分着重描绘小女孩即将死亡时的幻觉两部分组成,其幻觉 了迷路的困境而重新回到家,神奇地把打碎的小花瓶重新组 描绘是随着五次擦亮火柴而展开的,每次火柴的擦亮都为垂 合得完美无损,甚至她只身一人来到北极,最后让一个跛脚 危的小生命充满了动人的光彩,其诗意越来越浓重。三是用 的男孩神奇地跑起来。诸如此类的情节均充满着丰富的想象 超自然的精灵、魔力构成人物间的纠葛,推动情节的发展,如 与幻想,正是童话中的这些想象与幻想,诱发、开启了少儿的 《打火匣》中神通广大的打火匣及三只大狗等就是这种艺术 想象力,少儿在童话中的所见所闻正是少儿发展想象力的结 构思。它们莫不以奇异莫测激起人物广阔的奇思妙想,构成 果。 一种绝妙的诗意。 由此可见,欣赏童话需要想象,也发展想象。少儿置身于 童话的诗意美还来自童话的形象美。这种形象美主要来 童话世界中,可以暂时打破来自现实的种种束缚,在充满幻 自童话人物形象的人性美与人隋美。童话人物形象的人性美 想与想象的广阔天空中自由飞翔。少儿还可以借助激情和想 主要体现在对歌颂性人物形象的心灵美的描写上。如中国当 象想现实世界不敢想的事情,这有助于培养他们敢想敢干的 代儿童文学女作家葛翠琳创作的《野葡萄》中塑造的白鹅女 收稿日期:2009—02—24 作者简介:杜春海(1964一)男,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副主编,教授。 ・51・ 杜春海 形象就是属于歌颂性人物形象,作家通过白鹅女为了医治好 被婶娘弄瞎了的双眼,历尽千难万险寻找野葡萄,重见光明 论童话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价值 把人物的美与大自然的美统一起来,以自然的美衬托人物心 灵的美,又以人物心灵的美去同化自然,整个作品情景交融, 诗意盎然,意境优美。 又带着野葡萄治好沿途和村里的盲人,甚至治好了致她眼瞎 的婶娘的女儿的眼病,让他们重见光明的故事,热情地歌颂 她追求光明的美好理想,集中刻画了她善良、勇敢、坚韧和自 觉为大众造福的美好人性。作为光明的使者,她那种内在的、 为追求光明美好的事物而百折不挠的韧性与正直、善良的天 童话的诗意美也与语言美密切相关。如《野葡萄》的语言 就极富诗意,它既朴实无华、活泼生动、富有民间故事的风 韵,又清新、隽永、简洁轻盈。如“你喜欢葡萄吗?你听过野葡 萄的故事吗?秋天里的葡萄,水灵灵的特别甜。尤其是那些紫 葡萄,一颗颗亮晶晶的,又大又圆,薄薄的皮里包着蜜一样的 汁,远远望着,像成串的紫水晶珠儿。”全篇几乎都是这种优 性无不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而安徒生创作的《野天鹅》的主 人公艾丽莎公主为解救王子哥哥所表现出的忍辱负重的牺 牲精神和坚韧意志,也表现了她纯美而且高尚的心灵。人情 美则主要来自童话诗一般的浓郁的抒情色彩。这种人情美既 表现在童话人物身上,也表现在作家的主观情感上。如安徒 生的童话《祖母》就是一篇以老祖母的爱情生活为题材的作 .品,主要写老祖母对过去的美好时光和爱情生活永刻胸怀的 热爱。每当凝视那朵夹扁了的玫瑰时,祖母脸上便露出最温 柔的微笑,她的眼里甚至还会流出眼泪来,这是她年轻时情 人送给她的一朵玫瑰花,他不在人世了,玫瑰花却始终保存 在赞美诗集里。老祖母死后,遵照她的嘱托,玫瑰花与她一起 埋葬。在作品中玫瑰花就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其中浓缩着 的情谊随着老人的每次凝视和临终遗言而不断深化,童话的 诗意也正是来自这隐含在干玫瑰的外在形式下的永生不衰 的爱情美。这种爱情美正是一种依托人物描写而表现出来的 人情美。还有一种人情美是通过写景状物来表现作家的深情 厚谊的。其间,既有对大自然及祖国人民的依恋之情,也有对 主人公美好品质的赞扬、赞誉之情;既有对受苦人的爱怜与 关注,也有对残暴者的厌恶与憎恨。前者如安徒生在《海的女 儿》开头一段对海底世界的描写:“7tlUL还生长着最奇异的树 木和植物。它们的枝干和叶子是那么柔软,只要水轻微地流 动一下,它们就摇动起来,好象活的一样。所有的大鱼小鱼在 这些枝子中间游来游去,就像天空的飞鸟。海里最深的地方 是海王官殿所在的住所。它的墙是用珊瑚砌成的,尖顶的高 窗子是用最亮的琥珀造成的,不过屋顶上都铺着墨色的蚌 壳,它们随着水的流动可以自动开合。”这幅色彩绚丽的幻想 奇景蕴含着作者对大海的依恋之情,极富诗情画意。后者如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童话《四季的风》就是通过风对 苦孩子的爱与同情的故事的叙述,尤其是为了解除苦孩子的 寒冷,风多次向有钱人求助而屡遭呵斥,却得到了有钱人家 的小使女赠与的棉块,最后因苦孩子被冻死而将绵块刮成漫 无飞舞的大雪扑向有钱人家时,那漫天飞舞的大雪就融注着 作家爱憎分明的主观感情,读来令人感泣,这种来自作家主 观感隋的人情美对于少儿读者的熏陶是深刻的。 童话的诗意美与诗一样的立意而创造出的意境美紧密 相连。葛翠琳的《野葡萄》就具有诗一样的立意。作家把追求 光明、播撒光明这一含意深刻的思想通过新巧的构思一步步 展示出来,作家以可爱而又可贵的野葡萄贯穿全篇。一开篇 就用优美的语言描绘野葡萄,引出白鹅女寻找野葡萄而后又 播撒野葡萄的扣人心弦的故事,童话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浪 漫主义精神,其内容本身就带有诗情画意,再加上作者善于 ・ 52 ・ 美的文字。 少儿读者在阅读这些充满情节美、形象美、意境美、语言 美的诗意美的童话作品时,其审美能力与审美水平将会大大 提高。 3拓宽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 童话将幻想与现实融于一炉,不仅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 欢乐,也给予他们多方面的人文滋养。 首先,深刻的社会批判与文明批判有助于提高少儿的认 识能力。如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张天翼创作的《大林和小林》截 取的是现实社会的两个侧面:故事中的大林、小林原本是孪 生兄弟,十岁时在外出谋生的途中被怪物冲散,大林成了资 本家的儿子,最后饿死在只有财金没有劳动者生产粮食的富 翁岛上;小林被坏人卖到工厂,吃尽苦头,最后在铁路工人的 罢工运动中成长为少年英雄。大林和小林的不同经历和结 局,生动地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及其实质和意 义。这篇童话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对于提高少儿对20世 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认识能力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而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周锐创作的《森林手记》更是如此。 这篇童话集中叙述了兽语大学毕业的三名大学生前往森林 进行兽语实习,学习虎语的大学生首先遇到老虎,被老虎们 抓住关起来供森林王国中的动物们参观,最后老虎们为了让 他们的同类获得自由把学虎语的大学生与该市市长一起当 人质交换的离奇故事,其中充满了对人类的种种丑行的深刻 批判。让少儿读者在欣赏离奇曲折的故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 问、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平等与不和谐。而汤素兰创作的《住在 摩天大楼顶层的马》为我们讲述了一匹生活在城市,靠在游 乐场奔跑来养活自己的马对城市的冷漠感到失落,后来被骡 子领回到乡下,面对兴高采烈奔驰的野马又感到疑惑和茫然 的故事,童话对实利主义、冷漠与自私的现代文明进行了批 评,流露出作者对人性中最美的纯真被吞噬的忧虑。诸如此 类对少儿读者的道德修养有着潜移默化的熏染。 其次,人道主义精神的张扬。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 应当是自由民主的,只有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才能造就自由 的人格;教育不应当是贵族式的,而应当是平等的,平民化 的,必须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培养他们对世界 上那些地位低下的人们、对那些未受过一次宽容的人们的一 种同情心。 而这种人道主义的博爱、宽容、同情正是童话吸 引少儿的魅力所在。童话赋予一切以生命和灵魂,少儿读者 置身于神奇的童话世界中,它使少儿与森林对话,与形形色 第19卷第2期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5月 vo1.19 No.2 Journal 0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Mav.2009 色的小动物对话,它使少儿感觉到自己仿佛也是神话王国中 宝宝挣扎着逃命而去,年幼的凯凯因过度疲劳而死去的不幸 的一员,感觉到那里发生的一切自己都来亲耳听见,亲眼目 故事,让少儿真正认识到:“地球生病了?人类本来就是自然 睹。在鸟叫声中,他们分享着鸟儿的欢脱;在与白雪公主相遇 的一部分,绝不可做违反自然的事,地球只有一个,它生病 中,他们产生忧郁、担心和快乐的情感;爱丽丝曾给他们带来 了,我们到哪里再找一个?”“让地球健康,我们快乐——从自 神秘与喜悦,妖魔曾使他们恐惧和憎恨;他们忽然感受到山 己做起。”而解决环保问题的关键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的威严,领悟到水声的含义,还有花儿给予他们的激情与安 也就是我国传统文化意识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这方面的童 慰。这一切都是少儿泛灵化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这种泛灵 话代表作是台湾作家谢武彰的中篇童话《彩虹屋》,它是一曲 化倾向促使少儿以一种神奇的目光来看待世界上的万物,并 同为自然之子的人与鸟真挚相爱的颂歌。“彩虹屋”其实是麻 以其为同类和手足,从而建构他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雀先生为迎接小宝宝的问世而精心建造的一个新家,但却出 以此培养少儿的同情心与爱心。童话对少儿的同情心与爱心 于意料地被深受搬迁之苦的初为“人父”之重托所累的麻雀 的培养最初在拟人童话与神奇童活中最为明显。如冰波的 先生建在一艘大轮船的汽笛口里,而且还别出心裁地用七彩 《桃树下的小白兔》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小白兔用信封邮寄桃 线为家织了一道“彩虹”。从此,麻雀先生一家得到了船长与 花瓣给老山羊、小猫、小松鼠、小金龟、小蚂蚁等小动物的优 水手们的合力保护。当轮船出海时,长鸣的汽笛声将鸟窝从 美故事,童话中充满着一个又一个小动物珍爱花瓣的生动场 汽笛口吹了下来,水手立刻爬上船梯,把它轻轻放回原处…. .面。这些充满爱心的生动场面对于少儿读者有熏陶作用。而 而鸟儿也懂得知恩图报,在虫灾侵蚀果园时,鸟雀们自动地 叶圣陶的《稻草人》则塑造了一个正直、善良而又充满同情心 组成“小鸟救灾队”捕捉害虫,护卫人间果实。作家用散文诗 的稻草人形象,这有利于孩子们对劳苦人、弱势群体的同情 般的语言,把汽笛口里的鸟窝描绘成七色的彩虹屋,把人和 心、怜悯心的培养。这种同情心与爱心正是爱与善的全部内 万物的同情和理解抒写得恬淡、和谐、委婉动人,正如作家自 涵。这种爱与善在中国新时期出现的环保童话中表现得更加 己所说:“但愿这本小小的书,能提醒人类对待自然和环境的 充分。 态度,而让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131而谢武彰的创 由于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还有杀伤 作愿望正是“保护大自然,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拯救地球,拯 力极大的现代战争、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物种灭绝。面对现 救人类”这一台湾环保童话的中心话语的具体体现,寄寓着 代文明带来的一系列的地球灾难,我国的童话作家纷纷加入 深切的人文关怀,也是我国环保童话创作张扬人道主义精神 以文学拯救地球的行动中,如班马的《绿人》、《与“枪手老丹” 的极致。 同行》,谭小乔的《火药镇》,杨鹏的《鲸群离去》等童话就呼唤 纵观童话中洋溢着的深刻的社会与文明批判以及人道 着人类爱护绿色生命,与地球上其他生命伙伴和平共处。在 主义精神的张扬,无疑极有利于少年儿童人文素质的全面提 这方面成就突出的是我国台湾童话作家。他们怀着一种强烈 高,进而有效地促进人从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的人类生存危机感与环保意识,以儿童“泛灵论”的思维方式 赋予饱经环境污染之苦的动植物以人的思维与灵性,通过他 参考文献: 们不幸的遭遇来诠释深为现代人诟病的环境问题,字里行间 【1】李范.美育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51. 充满了无辜生命被摧残的痛苦呻吟,使小读者们对恶劣生态 【2】侯样祥.我的人文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31. 的危害有切肤之感。如李锦珠《麻雀搬家》就主要讲述了麻雀 [3]王泉根.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M】.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妈妈在一片青翠的树林即将被人类辟为平地时,只好带着小 2004.260. On Fairy Tales’Value in Quality Education DU Chun-hai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uining Sichuan 629000) Abstract:Fairy tales are the major style of child literature,and it pal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childm’S quality education.It is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firstly it stirs the children’S imagination,and wakes up their creativity;secondly it causes people to enjoy fully the fairy's poetic beauty,and accrues children’S aesthetic abiliyt;thirdly it widens the point of view,and improves humanity quali— t),. Key words:Fairy Tales;Qualiyt Education;Creativiyt;Aeathetic;Humaniyt Quality 责任编辑:周哲良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