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安全与环保 September2012IndustrialSafe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
·49·
化工行业典型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叶永峰 夏昕 李竹霞
(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 上海200233)
摘 要 化工行业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是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于事故的随机性,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主要从事故发展趋势、事故类型、事故原因、季节性、工作日和时段等方面,对收集到的114例1974—2010年间的重大伤亡或造成较大影响的化工企业典型安全风险事故案例的系统、全面地分析,揭示化工行业典型安全事故的部分特征和规律,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化工行业 安全事故 事故特征 发生规律 统计分析
StatisticalAnalysisofTypicalChemicalIndustryAccidents
YEYongfeng XIAXin LIZhuxia
(ShanghaiInstituteofWorkSafetyScience Shanghai200233)
Abstract Statisticalanalysisofchemicalindustryaccidentsisanimportantbasiswork.Mathematicalstatisticsmethodsareusedtoanalyze114typicalcasesfrom1974to2010,whichresultedinheavycasualtiesorsignificantimpact,intermsofaccidentsdevelopmenttrends,accidenttypes,causes,season,daysandtime.Anin-depthandsystematicanalysisismadetorevealsomecharacteristicsandpatternsoftypicalaccidentsinchemicalindustry,providingreferencesforfurtherstudyinchemicalindustrysafety.
KeyWords chemicalindustry safetyaccident accidentcharacteristics pattern statisticalanalysis
0 引言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基础产
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由于化工行业工艺复杂,物料本身危险性大,且存在高(低)温、高压、易燃、易爆和腐蚀等作业环境,使其成为潜在危险性较大的行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如:1979年9月7日,温州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爆炸事故,导致59人死亡,77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余元;1998年1月6日,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6人重伤、5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7000万元;2010年7月28日,江苏原南京塑料四厂发生爆炸事故,导致22人死亡,1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等等[1-8]。这些典型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制约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并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重大影响。1 化工行业事故统计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化工行业安全事故统计分析的主要形式或方法有以下7种:①以公报形式定期发布一定区域内的安全事故概况;②对单个事故案例进行详细剖析;③对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各类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④对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各类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⑤对某一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进行统计分析;⑥根据事故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⑦其他。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第①、第②种形式或方法,采用第③~第⑦种形式或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的相对较少。如:宗德福[9]主要从事故类别和原因等方面对山西省化工行业1952—1981年30年间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金如锋等对我国1983—1999年化工系统发生的106起重大工伤事故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化工系统工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张贝克等[11]在收集大量国内外发生的化工事故案例基础上,建立了化工事故案例库。关文玲等[12]以2001—2006年化工事故统计数据为依据,对事故原因、事故表征物进行了分析研究。马杰等[13]从各类事故比例及原因等
[10]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10231203000)。
·50·
方面对我国2001—2008年间发生的较大及以上级别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赵来军等[14]从事故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环节等方面对2005—2008年间我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致因、特点以及规律等进行研究。
可见,现有针对化工行业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大多是针对某一时期、某一区域或某一事故类型的总体概况性分析,或针对某一事故案例的详细剖析,缺乏系统性,分析深度不够,没有对事故的发生规律和内在联系进行详尽的研究。本文基于事故随机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主要从事故发展趋势、事故类型、事故原因、季节性、工作日和时段等方面对搜集到的事故案例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把握事故特征、发生规律和发生机理,为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研究提供依据。
2 化工行业典型事故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媒体、网络和各种公开出版物等渠道收集了从1974年6月1日到2010年7月28日36年间发生重大伤亡或造成较大影响的114例化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这114例事故共造成至少1366人死亡,3115人受伤。平均每次事故的受伤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1.98和27.32。2.1 事故发展趋势分析
图1给出了事故发生次数随年份变化的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化工企业不断增多,化工企业内典型安全事故发生次数呈明显增长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各类化工事故频发,呈现出激增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加大对化工行业的监督检查力度,有效地遏制了化工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局面。
图3 事故发生次数随事故原因分布图2 事故发生次数随事故类型变化分布
多,其次为中毒窒息事故,灼烫事故和其他类型事故(触电、机械伤害、坍塌、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起重伤害等)发生次数较少(见图2)。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火灾爆炸是造成化工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首要因素,其次为中毒窒息事故,应加强此两类事故的监控和预防,保证化工企业的安全运行。
2.3 事故原因统计分析
所统计事故中,由于违章操作引起的事故次数最多,由于管理过程中存在漏洞造成的事故次数次之,工艺或设计中存在缺陷和违法经营引起的事故次数大致相同,位列第3位,意外因素和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次数最少(见图3)。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违章操作、管理漏洞和违法生产经营是造成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企业员工的上岗培训教育,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活动的执法力度,从根源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2.4 事故发生季节统计分析
不同季节气候特点的存在,必将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图4给出了事故发生次数随季节变化的分布。
图1 事故发生次数随年份变化曲线
虽然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内事故频发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
距,所面临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2.2 事故类型统计分析
所统计事故案例中,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次数最图4 事故发生次数随季节变化分布
由图4可知,所统计的事故中发生在夏季的次数最多,春季次之,秋季最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51·
或许是因为夏天气候炎热,加上雷雨天气,对化工企业而言易产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春天干燥多风,为事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孕育环境;冬天寒冷的天气和湿滑的道路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而秋天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不易发生事故。针对事故的这一特点,应加强事故发生频率较高期间的监控和预防工作。
2.5 事故发生工作日统计分析
图5给出了事故发生次数随工作日变化分布的条形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周六、周日典型安全事故发生次数明显要比工作日发生的次数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部分企业在周末期间处于停产或非饱和运转状态有关。工作日期间除周三外,周一、周二、周四、周五的事故发生次数均高于平均数,其中周五的事故发生次数最多,周三的事故发生次数最少,甚至低于周六、周日的事故发生次数。针对这一现象,应加强事故发生频率较高期间的监控和预防工作。
图7 事故发生次数随时间区段变化分布
事故平均发生次数的2倍以上。
为进一步对时间段的变化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将一天划分为上午(8:00—12:00)、下午(13:00—18:00)、晚上(19:00—23:00)
和夜间(0:00—7:00)4个时间区段来进行分析。图7为不同时间区段内事故发生次数分布条形图。
由图7可知,这4个时间区段内,白天事故发生频率要比晚上和夜间高,其中尤以下午事故发生频率最高,约为晚上和夜间事故发生频率的3倍。应针对事故的这一特点加强相应时间段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3 结论
(1)从事故类型来看,火灾爆炸事故的次数最多,其次为中毒窒息事故,这两类事故约占总事故次数的96%以上,应加强此两类事故的监控和预防。
(2)从事故原因来看,违章操作、管理漏洞和违法生产经营是造成化工企业典型安全事故频发的主
图5 事故发生次数随工作日变化分布
2.6 事故发生时段统计分析
为对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图6给出了事故发生次数随时段变化的分布。
要原因。(3)从事故发生的时间来看,白天工作时间(8:00—18:00)内事故发生频率较晚上和夜间高,其中下午发生的频率最高,晚上最低;相对周末来讲,工作日期间更易发生典型安全事故,其中周五发生的频率最高,周三最低;一年四季中,夏季为事故易发季节,其次为春季、冬季、秋季。
参考文献
[1]FIKhan,SAAbbasi.Riskanalysisoftypicalchemicalindus-tryusingQRAprocedure[J].JournalofLossPreventionintheProcessIndustries,2001,14:43-59.
[2]CMPietersen.AnalysisoftheLPGdisasterinMexicoCity.
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1988,20:85-107.[3]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邓奇根.化工企业风险监控与安全管理预警技术[D].山
东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6.
[5]王凯全.化工生产事故分析与预防[M].北京:中国石化
出版社,2008.
[6]陈洪伟.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D].西安:西
图6 事故发生次数随时段变化分布
由图6可知,在一天的24个时段中,事故多发生在8:00—18:00点之间。此外,晚上的21:00和凌晨的0:00这两个时间段相对于其他时间段而言也属于事故的高发时期。其中,8:00、10:00、13:00和15:00这4个时段内事故发生的频率最高,均超过(下转第55页)·55·
根据式(2)得到每位专家的评价联系度:
μ0.0551+0.5157i1+0.3250i2+0.0944i31=+0.0097j
μ0.2868+0.2782i1+0.3213i2+0.1063i32=+0.0074j
μ0.2539+0.3240i1+0.3138i2+0.0812i33=+0.027j
μ4=0.0467+0.517i1+0.259i2+0.1544i3+0.0229j
μ0.2542+0.2537i1+0.3277i2+0.1381i35=+0.0263j
进而根据式(4)得到R:
0.05510.51570.28680.2782R=0.25390.3240
0.0467
0.517
0.25420.2537
0.325
0.09440.00970.027
0.32130.10630.00740.31380.08120.259
0.15440.0229
比例,说明该系统存在较多可以转化的部分,只要仔细查找原因,对症下药,该系统转为较安全和安全的状态是完全可能的。
3 结论
将多元联系数的集对分析法应用到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系统危险性评价中,并把评价结果与集对势相结合,综合确定系统危险性等级,使得评价结果更准确。使用该方法的优点在于:①扩大了集对分析法的应用领域,丰富了该领域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②对评价专家综合素质进行权重赋值,减轻由于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带来的误差。③对五元联系数集对分析法的不足进行改进,提出了它的使用条件,从而避免了评价结果失真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刘新宇.燃气管道安全性的模糊风险评价研究[D].天津:
天津大学,2006.
[2]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出
版社,2000:15-17.
[3]汪明武,陈光怡,金菊良,等.基于多元联系数—三角模糊
随机模拟围岩稳定性风险评价[J].岩土工程学报,2011,33(4):643-647.
[4]王万军.多元联系数集对模型及其评价应用[J].甘肃联
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4):76-78.[5]余国祥.综合评价的多元联系数模型及应用[J].绍兴文
理学院学报,2004,24(9):99-102.
[6]罗崴.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公路网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华东公路,2007,163(1):71-74.
[7]蒋云良.基于同异反态势排序的学生成绩分析[J].数理
统计与管理,2001,20(1):26-29.
[8]周家红.物流系统危险性评价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
2009.
作者简介 亢永,女,1980年生,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公共安全。
(收稿日期:2012-04-19)
0.32770.13810.0263根据式(5)求综合联系度得:μ=0.1809+0.3789i1+0.3090i2+0.1133i3+0.0177j因为a=(a,b1,b2,b3,c)=0.1809<0.5,不满
足使用条件,由式(3)得:
μ1+bi(i+1)+c(n+2)]max=∑[a×i=1
=0.1809×3+(0.3789×2+0.3090×3+ 0.1133×4+0.0177×12)=3
与前定义的系统危险级别比较知,该系统处于一般安全状态,结合集对势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得到:
1809=shi(H)=a=0.10.22>1c0.0177根据集对势态势表,该系统处于“微同势”态势,即系统的同一趋势很微弱,说明该企业在管理和其
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联系数可知b项占很大(上接第51页)
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7]邓云峰,姜传胜.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人员疏散
调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3):30-35.
[8]刘丽,徐亚博,刘振翼.化工事故多米诺效应定量风险评
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2):49-52.[9]宗德福.对我省化工行业卅年间重大事故规律的数理统
计与分析[J].山西化工,1983(3):34-36,58.
[10]金如锋,常虹,甘才兴,等.我国1983—1999年化工系统
重大工伤事故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2003,21(4):270-271.
3
[11]张贝克,卢秉南,马昕.化工事故案例库的建立与查询
[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25(10):1303-1306.[12]关文玲,蒋军成.我国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统计分析
及事故表征物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3):103-107.
[13]马杰,宋建池.近8年我国化工事故统计与分析[J].工
业安全与环保,2009,35(9):37-38.
[14]赵来军,吴萍,许科.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及对
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7):165-170.
(收稿日期:2011-08-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