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内科学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内科学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智榕旅游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内科学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吴彬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5年第9期

吴 彬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济南 250116)

[摘要]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符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内科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现状出发,探讨有利于推进内科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高专;内科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5-0116-02

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医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社会需求的实践性强的实用型人才,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基础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绝不是死板地了解疾病,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去完善积累,为学生临床实习及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良好的品格、医德及职业素质也是作为一名医生的基本要求。目前,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内科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深化内科学的教学改革对提高高职高专医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尤为重要。

一、高职高专内科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

(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学现状

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不同,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教育时间为三年,一般情况下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另外一年时间用于校外实习。两年在校学习要兼顾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很多存在着抢时间、抢教学的现象,学校为了在两年时间内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满堂灌”的模式,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往往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操作不到位的现象。学生走向实习岗位后经常会出现盲目死板、按部就班、缺乏思维创新各种问题,这与高职高专院校提出的培养实用型的医学技术人才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二)高职高专院校内科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内科学教学中,“填鸭式”的说教是教师主要的授课方式,板书和挂图是辅助性教学设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步运用到医学教学中。在现代信息技术这个教学平台上,教学内容更加快速、直观、形象,易于被学生接受,也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压力。但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快速直观往往会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成为过眼云烟,一方面缺乏动手的过程,另一方面忽视思考的过程,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过度地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过程,课堂上缺乏交流和讨论的环节,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指导与职业道德教育

当今社会,医患关系引发的医疗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同时,医务工作者也有诸多抱怨。和谐社会,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屡屡发生呢?有关专家分析原因,医患关系紧张主要来源于社会、媒体、医学、医患双方等几个方面。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因此,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补充力量,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工作能力和医德医风等综合素质。高职高专院校在教育体系中将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到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医德医风对和谐医患关系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高专内科学教学改革途径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单一,教师板书和挂图等教学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氛围的营造。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往往教学过程过于快速,师生互动性差。为了让内科学的课堂效果达到最大化,应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有效结合起来,课堂上充分协调好教师、学生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系。课堂上,在学生首先通过多媒体对所学内容有了直观性的了解后,教师要结合板书和问答讨论等形式对内容进行分步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加以运用,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效果单一和现代教学手段速度快等弊端。同时,如何为学生创造一堂丰富多彩的内科学课程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结合专业知识做好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如何将内容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发挥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模式

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声音和画面使单调乏味的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真实化,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了优化和实效性。但是,为了将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用于临床实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内科学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情境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情境教学法与多媒体结合是指结合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创造临床模拟场景,使之更加贴近临床实际情况,学生在模拟的临床情境下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参与性。在模拟教学情境的启发下,能够将教与学形象地结合起来,实践操练能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让枯燥难懂的医学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学生在营造出的生动的临床情境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活跃了课堂氛围,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2.案例分析与多媒体相结合

案例分析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教材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采集一些临床典型病例,结合多媒体做成教学课件。课堂上针对疾病的成因及临床表现,采取学生和教师互动的方式来进行,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推理、讨论疾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同时,教师在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中给予适时的指导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枯燥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课堂内容加以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思想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

医生被赋予“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医学院校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师在内科学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加强修养、医德、爱心等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是每个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前提条件。因此,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对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梦想的实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和抗挫折能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具备职业道德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内科学作为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临床医学基础学科,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很难满足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深化内科学教学改革要从教师做起,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同时,学校要将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学生培养体系中,为社会输入具备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言红建,陈骅.案例教学和情景式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1).

[2]白福.探索高职高专内科学教学方法,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8).

[3]费娜.高职高专内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