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 途径及保障措施研究 张氦铟 川北医学院 637007 【内容摘,tt-] (三)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是加速农村 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农村剩余劳 会主叉新农村的要求,建立多元农村实 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三 用人才培训机制和区域间农村实用人才 交流机制,拓展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对 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据农业部和教育部 象,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农 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 村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 训的仅占9.1%,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中也 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从根本上解 只占18.5%,有技术特长的占20.3%,多 决农村中、高级人才进不来、留不住、 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劳动专 长期青黄不接等实用人才短缺问题。 业技能。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 【关键词】 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也只占18.6%。 农村;实用人才;开发 2002年全国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85万人, 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l2.5%。因此, 一,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必要性 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实用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 转移的重要举措 新农村的人才保证。我国农村实用人才 (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是提高我国 极度缺乏,截至2006年,全国农村实用 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我国加入 人才总数不足600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 WTO以后,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更多的是 的0.6%。在文化素质方面,现有农村就 挑战。据统计,中国平均每万亩耕地仅有 业人口中初中以下学历占80%左右,高中 8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万名农业 程度的占9.7%,中专程度的占2%,大专 人口中只有15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在 以上的仅占0.5%,受过专门职业技术教 数量上就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因此, 育的仅占总数的13.6%。 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是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竞 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 指 争力的必然要求。 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1年, GDP就会增加9%。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 二、多途径开发农村实用人才 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 结合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可以 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1 1.62%,系统接受 采取以下途径开发农村实用人才: 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足5%。只 (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当 有培养和造就~支拥有农业科技知识和技 前,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农村经济 能的实用人才队伍,才能加速农村小康社 增长,必须把农业和衣村经济发展转移到 会的进程;才能加速少数落后地区尽快脱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来。 贫致富;才能加快广大农村走上持续、健 我国有1.7亿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 康的发展道路。 农民,每年约有500万初、高中毕业生回 (二)开发农村实用人才是建立农民 到农村,积极办好各种类型的农业技能学 增收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增加农民收 校,将农村部分不能继续深造的初、高中 入,尤其是增加传统农民的收入,迫切需 毕业生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的生力军。 要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和加强农村实用人 如,吉林双辽市利用卧虎职校、农广校等 才队伍建设,为农民收入保持持续、较快 培训基地,大规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每 速度增长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年培养8000人以上。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 硼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育就是要培养一批熟悉农村并能长期从事 农村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开发、农业经营 与管理等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二)采取灵活手段,建立多元实用人 才培训机制。在充分利用各高校、各类农 业培训学校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采取专 题培训、课堂教学、实地考察、外出培训、 挂职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拓宽农村实用人 才的培训渠道,做到学其所需,学以致用、 用有所成。一是大力推广远程教育和短期 培训。但要注重农业科技的实用性和可推 广性。二是要围绕区域特色经济,针对性 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天津市实施农村实用 人才培训工程,到2010年重点建设l2个 职教、成教中心和177所乡镇成人文化技 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通过红、 绿、蓝证书和村干部、农村经纪人等五大 培训,提高全市100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三)建立地区间实用人才的交流机 制。各地区在开展省、市、县、乡四级农 村乡土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的同时,还 应有组织地把本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送到农 业发达地区进行交流、学习,有条件的地 方可组织他们出国考察。近几年来,吉林 双辽市组织126名农村实用人才到山东滩 坊等地实地考察学习。设立农村实用人才 创业和奖励基金,鼓励人才回乡创业,提 高外地人才参与本地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四)拓展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对象。农 村实用人才开发对象主要为农村劳动力中 具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 度,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职业农民。重点培 养村组干部、专业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 织骨干、农村经纪人、远程教育接收站点 管理员、复转军人以及农付应届初高中毕 业生等。在开发对象上不能仅局限于农村 的乡土人才,还要围绕“科技兴农”大力 实施城乡人才一体化战略,打破人才的区 域壁垒、城乡壁垒、部门壁垒。如,陕西 省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培养选拔 农村实用人才10万人,使全省农村实用人 才由现在的50万人增加到l00万人。 (五)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农村人 》转275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参考文献】 1、接274页 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市场的建立应遵循有市场需求就建立人 市场的原则,但具体建设要因地制宜, (三)规范管理,及时使用。在建立实 用人才档案的基础上,建立人才调查、预 2、《史记,平准书》 一5、《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睡 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 }求实效,集配置、交流、培训、开发等 测、选拔、培养等人才制度,并根据农村 】能于一体,积极开展人事代理服务,坚 实用人才的类型建立实用人才库,实行动 社1 978年1 1月P208 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 虎地秦墓竹简・金布律》文物出版社 1 978年l 1月P56 5、栗劲著《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 版社1 g85年版P440 6、《史记・秦本纪》 7、《剑桥中国秦汉史》 8、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 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978年 1 1月 9、李零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1 0、李翠丽著《云梦秦简市场贸易和 货币管理法规试析》苏州大学社会 学院'【A]K22 {1、丁华著《从云梦秦简看泰国的商 业政篆》 1 2、朱奎泽著《云梦秦律:经济运作 的理性精神》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A]F0g2.2 、倪婉著《云梦睡虎地秦简的考古 学意义》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A】 K887 {4、吴长谦著《从云梦秦简看泰国经 济的精确化管理》郑州大学历史学 院【A】K255 l 5、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 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文物出版社 1 978年1 1月P252—255 以服务为本,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 态管理。对素质较高,经营管理能力突出 }各种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坚持双向 的实用人才,要充分加以开发利用,使其 择、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发挥农村人 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懂经营、懂管理的实 市场的辐射、示范和带头作用。同时,建 用人才,积极推荐他们到乡镇企业、私营 农村人才信息库,组建起面向市场、灵 企业工作,为其发挥特长积极创造条件。 }高效的智力信息网络,开展城乡一体化 同时,建立一个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脱颖 才服务。 而出的管理机制。 (六)引导大学生回乡就业并参与农 (四)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 f实用人才开发。国家通过政策指导,政 氛围。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不仅要加 激励等宏观措施建立各类大学生回乡就 大开发力度,更主要的是树立尊重知识、 和创业的长效机制。地方财政部门加大 尊重人才和靠科技致富、靠人才发展的观 !持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力度,给 念,加快农村实用人才从被动开发到主动 ;到县域就业的大学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开发的转变。重视和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 l励大学生参与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将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努力抓好 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而提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当地农村产业 i农村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 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提 供良好的人才服务与智力支持。圃 三、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开发力度。加强农村实用人 【参考文划 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开 1、我国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仅占全国农 发工程”,财政部门应把农村实用人才开 业人口的0.6%.新华网. 发作为优化财源结构、培植后续财源、推 2、叶堂林,王红林,张考考.速度层次 动农村财源建设的重要手段,从效益的角 交流理论及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的应用.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l2期 度出发,把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作为财政重 5、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第 点投资项目,层层对13投入,建立专项资 28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金。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级政 1 0月. 府的人才开发总体规划,切实加强领导, 4、左辉群,黄高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 统一安排部署,促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 移培训模式的构建[J]。江西农业大学学 设和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 (二)加强政策引导。一方面通过电 5、农业部、劳动保障部等六部委: 视、报刊,宣传栏等途径进行宣传,为农 {2oo3~201 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村实用人才开发创造良好的政策和舆论环 6、宋晓梦。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 培训工作IN】。《光明日报》,2004。2。25 境。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倾斜政策和激励机 7、李水山,孙志永,常英新 我国农业 制,在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使用、配置、 继续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农娃 管理、服务等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打破 资讯网:htta://www。nOV&。cn 人才的身份、户籍等限制,优化人才环境, 8、张宝敏.2010年天津市中高等职业 引导人才为企业、为“三农”服务,并鼓 院校在校生将分别达到1 8万人 .中 励农村实用人才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农业科 国教育报,2006.5 技推广、普及农业技术、转化科技成果。一 9、卓九成,齐小英等.“十一五”陕西 是打破职称序列的限制;二是打破常规干 投资7.5亿打造农村人才七大工程 . 陕西日报,2006.4.24 部聘用条例。 MODERN BUSINESS 坝代商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