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心理学的应用
长期以来,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人们更多的关注英语的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探究英语教学的外在因素,如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或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英语教师的学历水平等,人们忽视了对英语学习的过程和教学环节中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因素对英语语言学习的认知和重要作用。
标签:心理学;英语教学;应用
心理学可从人类的心理活动特征上,提炼出心理的共通点,通过一个心理的暗示与启发,带动其他的心理活动,使人们之间能够心意相通,互相了解对方并拉近距离,以英语的教学知识与周边的拓展元素,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使英语内容在心理上与学生产生共鸣,获得更深度的剖析领悟。
一、调整学生的心理态度,直观教学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教师可以设计很多有实际意义的教学课程,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紧跟教师的思路,优化学习课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达到教学课堂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先一点就是要调整学生的英语教学态度,英语成绩在班级内是一个很明显的极端分化,一部分学生成绩能达到80分以上,一部分学生却连及格都很困难。而那些高成绩的学生英语在他们的总分中会是一个不错的加分项,而且考试都大多会偏向于语言类学习。对于低分的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他们的噩梦,从心底里就很抵触英语学习。那是因为我们的英语学习根本就没有最基本的英语学习的氛围,就像一个从小就出生在外国的小孩来说,英语是他们唯一交流的语言,那么他们对应就会无师自通,相同道理中国学生有自己的语言,汉语,所以对于英语在他们心里来说就是一门考试课程不具备实用性。这就是一种由于教学环境所导致的学生英语学习的心里变化。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直观教学,所谓的直观教学就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和环境,让他们明白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从而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比如全英文教学,全英文交流,很多教师在上课时怕学生听不懂,所以看似在上英语课其实自己嘴里说的是中国话,可以理解,但不提倡。如果教师能够做到在上课时进行全英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教育会是一个本质上的提升,这就是给学生的一个情景,模拟外国的那种全英文的交流环境。先开始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困难,但教师可以一边全英文教学一边口语在进行翻译,以后逐渐取消中文翻译,给学生一个完全自主学习英语的环境。其次就是教师可以在上课时,可以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往往对人的记忆来说,如果能够结合图片、视频、声音音乐来记忆会更容易被记住。
二、开发学生竞赛式学习
学生有好胜心,有强烈的参与感,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利用这一心理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多样的教学形式,辅助课堂。竞争学习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们要参加考试,考试之后每个同学都会和身边的学生比一比成绩的高
低。所以教师要注意在平时就对学生有一定数量的测验考试,这样让学习氛围紧张起来,不仅能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随时检测学生的学习程度。其次就是抽出可用的课堂时间举行英语竞赛,竞赛的内容可以从很多方面。比如作文竞赛、朗诵竞赛、背单词竞赛......竞赛的目的不是要难住学生,而是要激发全班级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当中,有在作文方面不擅长的学生可以在下一次单次比赛的时候参赛,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找自己擅长的部分进行展示,教师在其中是公平公正的裁判也是鼓励士气的教师,一方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程度一方面加深了和学生的交流感情。这也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的体现,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上课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每个学生自己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擅长的地方,也有对上课内容吸收程度的不同差异。这样做的目的主旨是要学生明白自己在英语方面的擅长和弱项,并且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着重于弱项的学习。在竞赛之后,必要的奖励机制也要引入,这就是鼓励式的教学,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是渴望被鼓励认可的,鼓励对一个学生来说很多时候不仅仅是认可了他的一方面的努力是从根本上认可了这个学生的。尤其是在英语方面薄弱的学生,如果能得到英语教师的鼓励,在很多时候都会是一个开心的事情,也会激励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热情,从而提高自己。
三、注意分组教学
如果说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那么要求的是学生要有集体的荣誉感,可是班级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很多时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虽然个人有努力,但是容易被分解在集体中,并没有很大的价值体现。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学生心中的领导意识和价值体现的心理,进行分组教学。分组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班级这个大的整体分成小组,比如可以把学生分为五人一组,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小组里的英语水平是要参差不齐的但是组和组之间的实力是要平均相当的。这样一来小组和小组之间就能形成竞争,而组内成员又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比如在下一堂英语课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之后进行小组展示,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比如小a是做PPT的,小b是写板书的,小c是朗读课文的......这就要求既要小组之间成员默契配合,也要每个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样小组内每个人的能力都不会被埋没,而小组整体的荣誉是属于所有成员的。之后课堂展示之后,教师适当的评价,明白小组和小组之间的差距,还能更好地发现问题。
总的来说,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学习外语的动机是把外语看作工具来掌握,以达到生活交际的目的。现如今,心理学和教育的结合越来越成为了教育的一种趋势,教师只有顺应趋势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一代代人才,故步自封是对自己的禁锢也是对学生的毒害,看清教育实质,为中国社会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田现辉.基于心理学理论的英语教学体系之构建[J].教师,2014(32):45-47.
[2]李月.淺谈心理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4(06):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