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考()地理试题(word)
2015-2016学年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二下学期考(5.15)地理试题一、选择题
读“自然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B.草原水灾、早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2.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过度放牧,使奶牛数量增多,促进奶牛业的发展
②乱采、乱挖,导致鼠害猖獗,制约奶牛业的发展
③奶牛业的过度发展,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对草原的破坏
④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下表为2007年9月影响我国的第13号台风“韦帕”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3?5题。
3.“韦帕”的移动方向是
A.西北方向 | B.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 C.东北方向 | D.先向 |
东北,后向西北
4.“韦帕”势力最强的时刻出现在
A.17 日16 时前后 | B.18 日10 时前后 | C.18 日20 时前后 |
D.20日12时前后
5.台风“韦帕”于9月19日02时登陆,其登陆地最有可能位于
A.江苏省南部 | B.福建省南部 | C.浙江省南部 |
D.台湾省北部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6?7题。
6.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 月 | B.6?7 月 | C.6?8 月 | D.5?8 月 |
7.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下图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回答8?10题。
8.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东北风 |
9.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射增强D.大气逆辐射增强
10.下列关于火山爆发对人类有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山地貌独特,风景优美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 B.形成硫磺、煤炭等矿产资源 | |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 C.对太 |
阳辐射的反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下图中“4”、“5”所示区域分别表示某日我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所示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12.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天气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 | B.暴雨、低温 | C.干旱、台风 | D.暴雨、 |
高温
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读下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
A.粤、冀、晋、鲁
D.冀、晋、陕、藏
14.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极大,原因是该地区
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②受灾面积大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③人口与城市密集④正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5.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
同期高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同期低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
16.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B.豫、辽、
晋、陕 C.藏、川、甘、宁
中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
③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6年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下图为地震发生
地点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 题。
17.地震发生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
A.确定震中精确位置 B.测定地震震级和烈度 C.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D.监测人员的伤亡情况
18.图中
A.青海省受地震影响经济损失巨大高度由西向东逐渐升高
B.祁连山区,雪线
C.地处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年太阳辐射量较强 D.湟水谷地是青海
重要的农业区
图6 为“清代我国死亡千人以上灾害分布”,读图回答19 题。
19.判断图例中1?4 表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A.地震、风暴潮、洪涝、干旱
B.地震、干旱、风暴潮、洪涝
C.洪涝、地震、干旱、风暴潮 | D.地震、干旱、洪涝、风暴潮 |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据此回答20?21题。
20.形成诗中描述的景观的天气系统是
21.“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原因是
A.这里位于寒潮的源地距寒潮源地近
C.受夏季风影响强,水汽充足
B.纬度位置高,气候严寒,
D.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少
的地区 读“我国某自然灾害多发区示意图”,完成22?24 题。
22.该区域为
A.黄淮海平原灾害多发区C.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B.东南沿海灾害多发区
D.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
23.该区域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①凌汛 | ②“地上河”决口 | ③水土流失 | ④ |
干旱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4.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A.黄土具有直立性和吸湿性 | B.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 C.黄土土 |
质疏松
D.植被破坏严重
读“1950?2010 年世界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分类统计表”,回答
25?27题。
25.由表中数据可知,全球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增长最快的时间段
A.1960?1969 年 | B.1970?1979 年 | C.1980?1989 年 |
D.1990?1999年
26.气象类和非气象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主要表
现在
A.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逐步增长,而非气象类近40年变化相对较小
B.气象类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变化不大,而非气象类在逐渐减少 C.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变缓,而非气象类基本不变
D.气象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稳中有升,但增长幅度不大,而非气象类加速增长
27.下列关于自然灾害发生和损失的时间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的损失随时间的发展而逐渐减少
B.自然灾害的绝对损失在增加,相对损失在减少
C.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的次数在不断地减少
D.自然灾害造成的相对损失越来越大,人员伤亡越来越多
自然灾害都发生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灾害发生
率会有很大的不同。结合所学的区域地理知识,回答28?30题。 28.下列沿海或岛屿国家中最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是
A.印尼、中国 | B.中国、印度 | C.日本、美国 | D.孟加拉国、 |
蒙古
29.下列属于干旱灾害突出的地区有
A.非洲、西亚 B.非洲、中亚 C.中欧、西亚 D.南亚、北美
30.下列经常遭地震、火山威胁的国家有
A.中国、日本、韩国 B.日本、美国、巴西尼西亚
D.墨西哥、智利、印度
C.日本、菲律宾、印度
下图是47°N 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31?33 题。
3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 B.地形条件 | C.局地水域 | D.植被 |
分布
3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 B.冻害 | C.滑坡 | D.洪水 |
33.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 B.流程较短 | C.春夏汛明显 | D.冰川补给为 |
主
甲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乙图是达尔文市
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34?35 题。
34.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北部地区
B.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
C.30°S 大陆东西沿岸火灾易发季节相同分布在印度洋沿岸
D.夏秋季火灾主要
35.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B.降水较少,气温在20℃以上D.风力较大,气温在28℃左右
中新网2010 年8 月31 日电台风“圆规”大致以每小时25 千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其强度还将略有加强,并于当晚进入
东海东南部海面,之后逐渐向浙江北部到江苏中部一带沿海靠近,并于第
二天白天擦过这一带沿海北上。阅读材料,回答36?37 题。
36.三个热带天气系统中
A.“狮子山”可能给沿海地区带来更大灾害 B.“狮子山”中心气压最低
C.“圆规”带来的大风天气对我国近海的影响最大 D.“南川”可以明显地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伏旱现象
37.关于“圆规”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向西北方向移动过程中强度加强的主要原因是途经海域,水面温度逐渐升高
B.北上过程中,可能给山东省东部带来大雨或暴雨
C.向浙江北部靠近的过程中,杭州的风力加强,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 D.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大于“狮子山”和“南川”的原因是其形成海域纬度高
2010 年以来,渤海和黄海北部出现30 年来最严重的海冰冰情。下图
为“2010 年1 月22?26 日海冰警报示意图”,读图完成38?40 题。 |
38.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渤海海冰的分布特点是
A.从南向北海冰面积递增
C.海冰的厚度随海水的深度而递减于其他地区
39.下列海区,不易形成海冰的是
B.由东向西海冰厚度递增
D.海湾处海冰的分布面积大
A.淡水注入的河口 | B.风浪较大的岬角 | C.风平浪静的海湾 |
D.深度不大的浅海
40.下列活动不受海冰影响的是
A.海上运输 | B.海洋渔业 | C.沿海风能发电 | D.海 |
上石油开采
41.下列地区属于我国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区的是
A.云贵高原 | B.黄土高原 | C.东北平原 | D.华 |
北平原
2010 年5 月上旬,我国南方多省市遭连日暴雨袭击,读图,回答
42?43 题。
42.①、②、③、④是我国南方暴雨严重的省份,对应的简称是
A.渝、湘、赣、粤 B.川、湖、赣、广 C.川、湘、粤、黔桂、
赣、滇
43.暴由可能在这些地区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A.台风 | B.滑坡、泥石流 | C.地震 | D.伏旱 |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4道大题)
41.读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渝、 D.
(1)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看出,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试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
资料:20世纪90年代长江上游西南林区的森林面积比50年代减少了50%以上,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已有50多个县的森林覆盖率只剩3%~5%。
金沙江、雅砻江和岷江流域坡度大于25°的旱地占34%,坡度大于35°的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23%。洞庭湖的面积从1825年的6000平方公里减少到1985年的2690平方公里。
(4)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加剧长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
45.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全年旱”的地区是______区(写序号)。③区旱灾主要出现在
夏、秋季节,试简述其原因。
(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区(写序号),说明判断依据。
(3)图中“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
(A)”最低的地区是______区(写序号)。影响该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
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46.读“我国最大降温幅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观察图中降温幅度大于15℃的区域。说明该区域降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
(2)上图所反映的主要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__。下图反映该自然灾害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___________(选择填空)。
(3)下列选项中,与该自然灾害有关的有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C.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交通事故频发
D.病虫害增多,不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4)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进行防灾、减灾。下列防灾、减灾活动中采用遥感技术的有___________(选择填空),采用GIS 的有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成灾地区的社会经济资料
B.从历史资料中查询同时期的气象情况
C.根据卫星云图、气象数据模拟灾害发展过程,进行灾害预报 D.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气象数据
E.集合相关数据,对灾区各县、乡进行准确而快速的损失评估
47.北京时间2008 年5 月12 日14 时28 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 级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地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读下图和资
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资料:汶川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地震后,国土资源部迅速组织国家和10余省的地质调查力量实施紧急排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地面调查,初步掌握了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基本情况(见表2)。
表2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调查情况汇总表
(1)此次地震位于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带,是由于印度板块向
___________(方向)移动,与___________板块相撞,推动青藏高原隆升,在高原东缘地区沿龙门山构造向东挤压,导致此处岩石圈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引发四川西部断裂带震动。
(2)此次地震后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以___________为主。分析当地这种地质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震后,受灾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时内得救的,故有“黄金24小时”之称。为了争取抢救时间,震后互救时应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选择填空)。
A.先救远,后救近。从远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同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
B.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
C.先救“生”,后救“人”。先使被埋压者头部暴露,防止窒息,救出更多生命
D.如果自己被埋压,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保存体力,挑战生命极限E.注意仔细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不要盲目乱挖、
乱刨
4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伴随昆明与美国多条国际航线的开通,2016年2月29日,美国商务部和中国国家旅游局在北京正式启动“中美旅游年”。下图为云南著名旅游景点分布图。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云南省吸引美国人前来旅游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5 CCBBC | 6-10 BCBCB | 11-15 BDDBC |
16-20 BCDAA | 21-25 BCBDD | 36-40 CBDBC |
26-30 ABBAC | 31-35 BBCDB |
41-43AAB
44.(1)东南一侧自然灾害多,西北一侧自然灾害少
(2)洪涝、病虫害
(3)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大;地形以平
原为主(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4)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导致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导致洪水的通
过能力减弱;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 45(1)⑥(1分)夏、秋季节受高气压(副高)控制(1分),盛行下沉气流,干
燥少雨(1分)
(2)②(1分)判断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
失总量的百
分比(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C)均最高。(2分)
(3)④ 台风
(4)森林火灾(1分);遥感技术(1分)。
46.(1)距冬季风源地近(2分)
(2)寒潮 冬、春季(2分)
(3)BC(2分)
(4)D CE (2分)
47.(1)南北(1分)北(1分)亚欧(1分)
(2)滑坡(1分)构造活跃;地形崎岖、岩石破碎;降水丰富(3
分)
(3)BCE(3分,多选不得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