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
联调测试方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1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模板版本变更记录(EPG更新模板时填写):
模板版本号 | 拟制/修改日期 | 拟制/修改人 | 修改记录 | 批准人 |
1.0 | 2011-12-3 | 冯颖垚 | 新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件版本变更记录(工件作者或修改者更新工件时填写):
版本号 | 拟制/修改日期 | 拟制/修改人 | 修改记录 | 批准人 |
|
|
|
|
|
|
|
|
|
|
|
|
|
|
|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I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目 录
1ﻩ编写目的ﻩ3
2ﻩ术语、定义和缩略语ﻩ3
2.1术语、定义ﻩ3
2.2ﻩ缩略语..............................................................................................................................33 适用范围及预期读者ﻩ3
4ﻩ联调测试概述.............................................................................................................................3 4.1ﻩ联调测试定义.................................................................................................................3 4.2联调测试范围ﻩ4
4.2.1ﻩ连通性测试ﻩ4
4.2.2ﻩ功能性测试.......................................................................................................55ﻩ联调测试流程及操作ﻩ5
5.1ﻩ联调测试总体流程ﻩ5
5.1.1联调测试相关方及角色ﻩ5
5.1.2ﻩ联调测试阶段划分...........................................................................................6 5.1.3ﻩ联调测试总体流程图.......................................................................................6 5.2ﻩ联调测试各阶段详细介绍ﻩ7
5.2.1ﻩ联调测试申请阶段ﻩ7
5.2.2ﻩ联调测试环境准备阶段.....................................................................................8 5.2.3ﻩ联调测试测试设计阶段.................................................................................10 5.2.4联调测试应用设置阶段ﻩ12
5.2.5ﻩ联调测试测试执行阶段ﻩ13
5.2.6ﻩ联调测试测试评估阶段...............................................................................156ﻩ联调测试质量保证ﻩ15
6.1ﻩ联调测试风险管理.........................................................................................................15 6.1.1ﻩ风险管理流程示意图.............................................................................15 6.1.2ﻩ风险管理流程说明.....................................................................................16 6.1.3风险管理机制及操作指南..............................................................................19 6.2联调测试问题处理.....................................................................................................19 6.2.1.........................................................................................问题处理流程示意图 19
6.2.2.........................................................................................问题处理流程说明 19
6.3联调测试协调管理ﻩ20
6.3.1ﻩ协调管理流程示意图..................................................................................20 6.3.2ﻩ相关文档模板...................................................................................................21 6.4ﻩ联调测试沟通管理.......................................................................................................21 6.4.1信息知会规则ﻩ21
6.4.2专家会审规则..................................................................................................22 6.4.3....................................................................................................同行评审规则 22
6.4.4................................................................................................领导审核规则ﻩ227 附录........................................................................................................................................24 7.1ﻩ附件ﻩ24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II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 编写目的
本文档对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阶段的测试流程、操作步骤、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及质量保证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术语、定义 |
术语/定义 | 说明 |
连通性测试 | 指服务消费方在联调测试执行前,对所有需要调用服务的基本功能所进行的简单测试。连通性测试强调服务能否被正常调用,而不进行业务层面验证。 |
准入测试 | 指当服务提供方完成接口服务开发之后,在集成部署到接口平台之前,由接口平台组织进行的测试工作。 |
联调测试 | 指应用系统为通过接口平台,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业务交互,而需要在上线前进行的各系统间的协同测试。整体工作由接口平台主导和组织,由接口平台、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服务提供方项目组共同参与。 |
2.2 | 缩略语 |
缩略语 | 说明 |
接口平台 | 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 |
服务消费方 | 消费接口平台所提供服务的系统 |
服务提供方 | 通过接口平台对外提供服务的系统 |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 | 消费接口平台所提供服务的系统项目组,由服务消费方集成商人员和关键业务用户组成 |
服务提供方项目组 | 通过接口平台对外提供服务的系统项目组,由服务提供方集成商人员和关键业务用户组成 |
联调测试规范 | 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规范文档 |
3 | 适用范围及预期读者 |
本文档的适用范围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涉及到的各相关系统。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涉及到的各相关方,包括:接口平台、服务消费方项目组及服务提供方项目组等。
4 联调测试概述
4.1 联调测试定义
联调测试是指应用系统为通过接口平台,实现与其他系统的业务交互,而需要在上线前进行的各系统间的协同测试。测试工作由接口平台主导、组织和执行,由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服务提供方项目组共同参与。
联调测试等同于系统间接口的UAT测试,联调测试中的服务提供方项目组和服务消费方项目组需包含接口平台业务责任人员,业务责任人员需对整个联调测试的业务功能进行测试和确定。
联调测试在整个接口平台服务生命周期中的阶段和位置如下图所示: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3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联调测试的发起应在准入测试阶段结束后、系统部署上线开始前。
通过联调测试,可以最大限度的暴露并解决问题,以确保接口服务上线后能够正常使用,
满足业务系统的接口需求,保证各业务系统能够通过接口平台服务实现正常的互联互通。
4.2 联调测试范围
每次联调测试的服务列表应在接口平台规范所涵盖的服务列表内,且该批服务已经通过
接口平台准入测试。
联调测试由连通性测试和功能性测试两部分组成。
4.2.1 连通性测试
连通性测试是指服务消费方在联调测试执行前,对所有需要调用服务的基本功能所进行的简单测试。连通性测试强调服务能否被正常调用,而不进行业务层面验证。
连通性测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联调测试执行阶段,服务消费方能够顺利连接,能够正常调用所消费的服务,连通性测试包含网络连通性测试及服务连通性测试两部分工作。
连通性测试之前应完成以下工作:
1、确保联调测试环境搭建完毕
2、网络策略开通完毕
3、服务提供方完成应用程序部署
4、接口平台完成服务部署
5、服务消费方完成应用程序部署
连通性的示意图如下: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4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调用服务 调用提
4.2.2 | 服务 | 传递参数 | 接口 | 供程序 | 服务 |
消费方 | 返回服务 | 平台 | 返回程序 | 提供方 | |
功能性测试 | 执行信息 | 执行结果 |
功能性测试是指服务消费方按照已编写完成的测试用例对接口服务进行测试验证,尽可能的发现潜在问题。功能性测试重在全面覆盖业务场景。
功能性测试是联调测试的重点,是接口服务正常使用的保障。
功能性测试之前应完成以下工作:
1、完成连通性测试
2、完成测试设计,包括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的编写审核
5 联调测试流程及操作
5.1 联调测试总体流程
5.1.1 联调测试相关方及角色
联调测试参与方包括:接口平台、服务提供方项目组、服务消费方项目组。上述参与方在联调测试各个阶段分别作为责任方、执行方、配合方承担如下工作:
职责 | 重点工作内容 |
责任方 | ▪ﻩ制定相关工作的方法论和质量标准▪ﻩ制定工作分工计划 |
执行方 | ▪ﻩ工作计划中具体任务的操作者 设计和测试执行等) |
配合方 | ▪ﻩ辅助执行方,对某项任务提供建议和给予协助,确保该项任务可以更好和更快的完成 |
接口平台为联调测试的总体组织方,其主要责任如下:
1、负责整个联调测试方法论的整理和编写,为整个联调测试提供有效的方法论指导。
2、负责联调测试总体流程的制定,统一联调测试流程,形成有效的测试流程。
3、负责联调测试阶段所有相关文档的统一模板制定,形成联调测试的企业标准。4、负责制定联调测试的质量标准,严格控制联调测试的质量。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5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负责联调测试整体进度的把握。
6、负责联调测试整体进度的把控及各方协调工作。
7、依照测试流程和测试模板,组织完成联调测试工作。
8、负责审批联调测试申请的初审。
9、负责组织完成测试环境的准备工作,包括软硬件准备、网络策略开通、服务及应用 程序部署和连通性测试。
10、组织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消费方完成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的准备及评审。
11、负责组织完成具体联调测试的执行,协调各方解决测试问题。
12、负责组织完成联调测试工作的评估,完成评估报告的评审和会签工作。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为联调测试工作的具体执行方,其主要责任如下:1、负责提交联调测试申请。
2、负责完成服务消费方测试环境的准备工作。
3、负责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写及测试数据的准备工作。
4、负责完成联调测试的执行。
5、负责联调测试评估报告的编写,参与评估报告的评审和会签工作。
服务提供方项目组为联调测试工作的执行方和配合方,其主要责任如下:1、负责完成服务提供方测试环境的准备工作
2、配合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写及测试数据的准备。
3、配合分析、解决测试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4、参与评估报告的评审和会签工作。
5.1.2 联调测试阶段划分
本次联调测试过程主要分解为6个过程,如下表:
阶段 | 含义 |
测试申请 | 服务消费方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之后,通过管控平台提交联调测试申请,测试申请由接口平台审批 |
环境准备 | 确定测试环境的软硬件现状,搭建测试环境,部署应用程序和服务,进行连通性测试 |
测试设计 | 由接口平台组织服务消费方项目组及服务提供方项目组,按照下发的统一模 板共同完成测试用例的设计以及测试数据的准备 |
应用设置 | 服务提供方、服务消费方进行测试前的应用设置工作 |
测试执行 | 服务消费方执行测试、验证系统功能以及反馈测试结果,期间包含了联调测试问题跟踪、进度跟踪和风险跟踪等工作 |
测试评估 | 接口平台组织服务消费方项目组评估测试执行结果, |
5.1.3 | 联调测试总体流程图 |
联调测试的总体流程图如下: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6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联调测试流程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 | 服务提供方项目组 | 接口平台 |
开始
测试申请 | N | 审批申请 |
统一组织进行环境准备
环境准备阶段 | 搭建联调测试环境 | 搭建联调测试环境 | 提交各方测试环境 | Y | 搭建联调测试环境 |
N | |||||
执行连通性测试 | 执行连通性测试 | 信息 | 审批环境信息 | ||
统一组织进行连通性测试 | |||||
执行连通性测试 | |||||
汇总连通性测试结果 |
统一组织进行测试设计
(含测试用例和测试数
据准备)
测试设计阶段 | 执行测试用例和测试 | 执行测试用例和测试 | 组织进行测试设计评审 | Y | 执行测试用例和测试 | N |
数据准备的编写 | 数据准备的确认 | 数据准备的确认 | ||||
汇总测试设计(含测试 | 审批汇总结果 | |||||
用例和数据准备) |
统一组织进行应用设置
应用设置阶段 | 执行应用设置 | 执行应用设置 | 汇总应用设置结果 | 执行应用设置 | ||
执行 | 执行联调测试,报告 | 跟踪、解决问题 | 协调各方解决问题 | 定位问题,协调解决问题 | ||
联调测试执行结果 | ||||||
提交联调测 | 审批评估报告 | Y | 发起参与方确认 | |||
试评估报告 |
N
测试评估阶段 | 评审联调测试报告并签字 | 评审联调测试报告并签字 | 评审联调测试报告并签字 | 汇总签字结 | 结束 |
确认 | 确认 | 确认 | |||
果 | |||||
5.2 | 联调测试各阶段详细介绍 | ||||
5.2.1 | 联调测试申请阶段 |
联调测试申请阶段主要包含如下三项主要工作: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7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1、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提交联调测试申请
2、接口平台审核联调测试申请
测试申请流程如下:
开始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
提出联调测试需求
按照模板填写/修
改联调测试申请单
否 | 提交服务共享平台 |
项目组审批
接口平台审批
是
与服务共享平台项目
组确认联调测试计划
结束
5.2.1.1 提交联调测试申请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确定本次联调测试的服务清单和联调测试计划,并按要求填写联调测试申请文档《附件1-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申请表》及联调测试参加人员表《附件2-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人员信息》,提交至接口平台进行审批。
服务测试计划要按照业务场景的衔接关系,区分不同的服务和消费方,确定每一服务的
测试执行起始时间,尽量具体、细化。测试计划中要预留合理的问题解决时间。
联调测试人员表需包含参加联调测试的服务消费方和服务提供方人员。
5.2.1.2 接口平台审核申请
接口平台对申请表进行审批后,进入测试环境准备阶段,若审批过程中发现问题,则退回上一环节进行重新处理。
5.2.2 联调测试环境准备阶段
环境准备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硬件环境准备
2、软件环境准备
3、网络策略开通
4、服务及应用程序部署
5、连通性测试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8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该阶段的具体明细流程如下:
开始
接口平台组织环境准备
服务消费方联调测试环境 | 服务提供方联调测试环境 | 服务共享平台联调测试环 |
准备 | 准备 | 境准备 |
N
汇总结果并提交服务共
享平台项目组审批
审批
Y
接口平台汇总各方测试
环境信息
接口平台统一组织
连通性测试
服务消费方连通性测 | 服务提供方连通性测 | 服务共享平台连通性 |
试 | 试 | 测试 |
服务共享平台项目组
汇总连通性测试结果
结束
说明:
1、上图中描述的环境准备包含了硬件准备、软件准备、网络策略开通、服务和应
用程序部署以及连通性测试等操作。
2、由接口平台统一组织搜集服务提供方、服务消费方和接口平台的测试环境资料,
并统计现状,产出文档《附件3-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环境》。
5.2.2.1 硬件环境准备
硬件环境准备主要指服务提供方、服务消费方以及接口平台三方各自进行的测试环境硬
件准备工作,包括主机、存储等。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9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2.2.2 软件环境准备
软件环境准备主要指服务提供方、服务消费方以及接口平台三方各自进行的软件环境的
准备工作,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等。
5.2.2.3 网络开通
网络开通包括各系统访问接口平台,和接口平台访问各系统,需要开通双向开通。
5.2.2.4 服务及应用程序部署
服务及应用程序部署是指服务消费方、服务提供方、接口平台将各自的服务或应用程序
部署到各自联调测试环境中。
5.2.2.5 连通性测试
连通性测试是指服务消费方在联调测试执行前,对所有需要调用服务的基本功能所进行
的简单测试。连通性测试强调服务能否被正常调用,而不进行业务层面验证。
连通性测试包括网络连通性测试及服务连通性测试两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1、网络连通性测试:
1) 接口平台完成与服务提供方的网络连通测试。
2) 服务消费方完成与接口平台的网络连通测试。
2、服务连通性测试
1) 由接口平台完成连通性测试用例设计。
2) 由接口平台依测试用例完成接口平台到服务提供方的连通性测试。
3) 接口平台将自身到服务提供方的连通性测试报告提供给服务消费方。
4) 服务消费方参考测试报告,完成与接口平台的连通性测试。
连通性测试由接口平台组织协调,服务提供方、服务消费方和接口平台共同进行,测试
结果记录在《附件4-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连通性测试结果》中。
5.2.3 联调测试测试设计阶段
联调测试设计阶段主要工作为测试用例设计和测试数据准备。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根据本
规范中定义的测试设计策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由服务消费方项目组和服务提供方项目组
共同准备测试业务数据。
该阶段的具体明细流程如下: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10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开始
接口平台统一组织测试
设计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编写测 | 服务提供方项目组配合编 | 服务共享平台项目组配合 |
试用例和数据准备 | 写测试用例和数据准备 | 编写测试用例和数据准备 |
接口平台汇总测试用例
和数据准备
接口平台组织评审
N
接口平台审批
Y
结束
5.2.3.1 测试设计策略
5.2.3.1.1设计步骤描述
为实现接口平台的联调测试方法,联调测试设计分3个步骤进行,每1步骤的重点各不一样,如下表:
步骤 | 设计内容 | 执行方 | 表现形式 |
1 | 编写测试用例 |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 | 业务操作流程、业务数据 |
2 | 测试数据整理及确认 |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服务提供方项目组、接口平台 | 测试数据 |
3 | 组织评审测试设计内容 |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服务提供方项目组、接口平台 | 评审会议 |
5.2.3.1.2设计策略描述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根据需要联调的内容进行相关的业务测试用例设计,明确业务功能测试的操作步骤及其产生的业务数据,并提供预期的业务数据、信息或结果;
说明: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业务数据的制作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在进行业务测试设计时, 需要同时准备业务测试数据并在评审测试用例时进行评审。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11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2.3.2 测试设计
测试设计分为三个步骤:
1、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编写应按照以下三原则:
a) 用例的编写应该覆盖实际用到的所有业务场景
b) 用例的编写应该覆盖实际用到的所有接口服务
用例的编写应该针对查询类和导入类的特点编写用例,
在进行测试用例设计时c) 应注意业务流程前后环节的衔接,同时用例中应包含正例和反例。正例建议使 用实际业务数据,反例在用例设计时要标识出违反业务规则或者接口规范规则 设计点。
产出文档《附件5-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用例》。在测试用例
准备的时候,服务提供方项目组要给予协助。
2、测试数据设计: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根据测试用例里面的测试场景,结合自身系统的情况和服务提供方的情况,准备测试用例的测试数据,产出文档《附件6-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数据准备》。测试数据准备的时候,服务提供方项目组要给予测试数据确认,以保证测试数据正确,能够满足测试用例需要。
3、测试用例评审:
由接口平台组织,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服务提供方项目组参加,进行联调测试用例和联调测试数据所有内容的评审,评审通过之后提交接口平台审批。
5.2.4 联调测试应用设置阶段
联调测试的应用设置阶段主要是指参与联调测试的各系统在评审通过的测试用例和测
试数据基础之上,配合联调测试进行的应用设置工作,包括了系统设置、基础数据准备、设
置权限等一系列操作,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联调测试能够顺利进行。 该阶段的具体明细流程如下:
开始
接口平台统一组织进行应用
设置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进行应 | 服务提供方项目组进行应 | 服务共享平台项目组配合 |
用设置 | 用设置 |
接口平台统一汇总结果
结束
说明: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12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当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服务提供方项目组和接口平台完成各自应用设置之后,接口平台
需要汇总并产出文档《附件7-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应用设置结果收集》。
5.2.5 联调测试测试执行阶段
5.2.5.1 联调测试方法
所有的服务分为写入和查询两类,这两种服务分别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如下分别予以
举例说明。
5.2.5.1.1写入类服务测试方法
对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写入类的服务进行测试,测试方法详细说明如下:
假定写入服务名称为“数据写入服务”、如果有写入验证服务,则验证写入服务名称为“数
据写入验证服务”,如果没有则忽略此假定。以下内容将详细说明写入服务相关过程:
1) 确定“服务消费方”,并确定“数据写入服务”所需要提供的数据;
2) “服务消费方”操作人员进行业务操作,生成需要进行写入的“业务数据”;
3) “服务消费方”调用“数据写入服务”进行写入操作;
4) 接口平台接收到写入请求,并将请求转发到“服务提供方”,由“服务提供方”接受
来自接口平台的请求,启动“数据写入服务”;
5) “服务提供方”将对接收的数据进行业务逻辑处理,验证数据为合法数据后将数据
正确的写入目标数据库数据表中;
6) 返回写入后信息予接口平台;
7) 接口平台服务返回写入处理信息给“服务消费方”;
至此,写入服务的无异常调用已经完成(异常情况此处不详细描述,如出现业务逻辑校
验不通过或者其他异常,“服务提供方”都应将相应信息返回供“服务消费方”参阅)。
下面描述验证过程,验证的过程分为两类,一类为提供了数据写入验证服务,另一类为不
提供数据写入验证服务。第一类的验证方法为:
1)“服务消费方系统”调用“数据写入验证服务”,并传入“验证数据”。
2)“数据写入验证服务”依据“验证数据”来“验证结果信息”;
3)“数据写入验证服务”将“验证结果信息”返回给“服务消费方系统”,供服务消
费方判定数据写入操作是否正常完成。
第二类的验证方法为:
1)服务消费方测试人员登录服务提供方的数据库系统,进入目标数据库数据表或者能
够进行结果比对的界面。
2)进行写入数据的对比以及校验。
5.2.5.1.2写入类服务通过准则
1) 服务消费方系统产生的“业务数据”和接口平台中输入显示的“业务数据”一致;
2) 服务提供方数据表中保存的“业务数据”与测试用例的“数据表预期数据”一致;
3) 接口平台的“写入后返回信息”与服务消费方平台的“写入后返回信息”一致;
4) 服务消费方传递给接口平台“业务数据”与服务提供方接收业务数据的“数据表数
据”一致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13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2.5.1.3查询类服务测试方法
对查询类的服务进行测试,采用方法如下:
假定该服务名称为“数据查询服务”,如下说明查询服务相关的所有过程:
1) 确认连通性测试已经完成;
2) 确定联调系统(“服务消费方系统”和“服务提供方系统”);
3) 在“服务消费方系统”进行查询操作;
4) 接口平台收到查询请求,启动“数据查询服务”;
5) “服务提供方系统”收到“数据查询服务”请求,进行对应的查询操作,并将查询 结果返回给接口平台;
6) 接口平台查询结果返回给“服务消费方系统”。
5.2.5.1.4查询类服务通过准则
1) 服务消费方系统输入的“查询条件”和服务提供方系统中输入显示的“查询条件” 一致;
2) 服务提供方的“查询结果数据”与服务消费方平台的“写入后返回信息”一致; 3) 服务消费方通过测试用例中验证方法得到的“查询预期数据”与服务提供方通过服
务返回的“查询结果数据”一致。
5.2.5.2 联调测试执行策略
根据联调测试规范和联调测试设计策略,相应的,联调测试执行也需要分步执行,操作步骤详细描述如下:
1)服务消费方“数据输入”: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测试人员在相关系统中执行联调测试用例中业务测试用例的“功能操作”、“数据输入”部分;
如果不正确,则需要提交bug。
如果正确,进行后续执行和验证;
2)服务消费方“预期输出”验证: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测试人员在相关系统中执行完上述操作后,对返回的信息进行查验和记录(在服务消费方系统功能验证的实际输出中),并根据联调测试用例中业务测试用例的“预期输出”判断该输出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则需要提交bug;
如果正确,测试用例执行通过。
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务,如下分别说明其操作的顺序:
1) | 如果是写入类的测试,则按照如下顺序进行操作: |
操作顺序 | 步骤名称 |
1 | 服务消费方 “数据输入” |
2 | 导入服务的服务消费方“预期输出”验证 |
3 | 导入验证服务的服务消费方“数据输入” |
4 | 导入验证服务的服务消费方“预期输出”验证 |
2) | 如果是查询类的测试,则按照如下顺序进行操作: |
操作顺序 | 步骤名称 |
1 | 服务消费方“数据输入” |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14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 | 服务消费方“预期输出”验证。 |
5.2.5.3 | 联调测试进度跟踪及执行记录 |
联调测试执行阶段,接口平台需汇总当天的联调测试执行情况,填写《附件8-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进度跟踪表》。服务消费方项目组需提交《附件9-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执行记录》,接口平台将对全部服务消费方系统情况进行汇总形成《附件10-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测试进度汇总表》。
其中,
1) 工作表“联调测试执行记录”中的联调测试用例的内容是从联调测试用例继承而来, 根据服务消费方所需联调测试内容进行联调测试用例内容的选择和组合,每个服务 消费方系统提交1份各自的联调测试执行记录文档;
2) 测试结论
通过:所有操作步骤验证都正确,才能填写通过;a)
以下的状态,如果前者填写了,后续的验证失败或成功都不需要填写:
b) 服务消费方系统验证失败:服务提供方与服务消费方系统之间的接口错误。
说明:
只要测试结果不为“通过”的状态,就须填写“bugID”。
5.2.6 联调测试测试评估阶段
当联调测试进度和完成情况显示所有问题得到解决,接口平台组织进行评估会议; 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提供联调测试评估报告,接口平台负责组织各方(接口平台、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服务提供方项目)对该报告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接口平台组织三方签字确认。
联调测试的评估报告使用如下模板:
《附件11-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评估报告》
该工件由服务消费方项目组提供,并由接口平台负责维护,评估确认结果同时认作是UAT测试确认。
6 联调测试质量保证
6.1 联调测试风险管理
联调测试涉及很多的服务提供方系统、服务消费方、接口平台,风险可能大、带来的影响大,有必要进行联调测试风险的管理。
6.1.1 风险管理流程示意图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15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
导致事件向不利方
向发生的可能现象
或事件 | 风险定义 | 风险识别 | 对预期可能存在的、 |
带来不利影响的现象 | |||
或事件进行识别 |
根据风险的原因
本质不同进行风
险的分离
根据风险的特点和 | 风险分类 | 风险类别 | 否 | 风险入库 | 是 | 风 | 对没有解决经验和方案 |
风险记录 | |||||||
解决方法 | |||||||
当前任务的分工设 | |||||||
定各节点角色 | 设定 | 风险角色 | 否 | 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 | |||
风险预防和应对计划 | |||||||
风险管理角色 | |||||||
建立所有方都能够 | 建立 | 风险分析结论 | 风险分析 | 根据风险应对计划实 | |||
共同访问风险的物 | |||||||
理地址和访问机制 | |||||||
施风险预防措施 | |||||||
及时更新风险库的 | 风险库 | 风险预防 | 跟踪风险的变化情 | ||||
风险库 | |||||||
内容,以便于风险 | 更新 | 风险处理 | 发生 | ||||
况,并及时反馈风险 | |||||||
险 | |||||||
管理经验的共享 | 跟 | 预防和应对效果 | |||||
风险库 | |||||||
踪 | |||||||
结果和方法 |
是
风险不可避免发生,需要
风险应对 进行处理,实施风险应对
措施;如果此时转化为问
题,走问题处理流程
风险总结
风险转化问题或超出了
预定发生期限,风险管
理过程结束,及时总结
6.1.2 风险管理流程说明
风险管理主要分为2部分,如下:
6.1.2.1 风险库管理
6.1.2.1.1风险定义
风险:导致事件向不利的方向发生的可能现象或事件。
根据风险的基本定义,对联调测试过程中的风险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风险源):1) 联调测试过程本身的风险:过程定义和策略存在的风险;
2) 联调测试过程人员的风险:过程执行人员在技能、稳定性上存在的风险;3) 联调测试环境的风险:联调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兼容性风险;
4)
联调测试技术的风险:联调测试所需要的技术性风险;5) 联调测试管理的风险:联调测试管理的充分性、可控性风险;
6) 联调测试进度的风险:联调测试进度安排和执行的有效性风险。
6.1.2.1.2风险分类
根据联调测试的风险内涵,基本上可以将风险分为如下几类:
1) | 过程类 | 第 16 页共 24 页 |
2) | 技术类 | |
3) | 人力资源类 | |
4) | 环境类 | |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5) 管理类
6) 进度类
7) 其他类
风险的分类,可以更加有利于风险的管理,提高联调测试各方在风险预防和应对上的处理能力。
6.1.2.1.3设定风险管理角色
根据风险的管理过程,主要设定以下几种角色:
1) 风险提交人:风险识别、风险入库;
2) 风险责任人:实施和审核风险库和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 3) 风险处理人:风险预防、风险应对;
4) 风险专家:风险分析、风险跟踪;
5) 风险库管理员:建立风险库、更新风险库。
6.1.2.1.4建立风险库
需要确定内容1: 风险库存放物理地址和管理工具。
在设定了风险的各个要素后,确定一个物理地址和管理工具,对风险的内容进行管理和
维护。
风险具有如下基础属性:
风险源、项目名称、公司名称、风险类别、风险概率、风险级别、风险后果、
风险状态。
1) 风险概率:0.1~1.0
2) 风险级别:0.1~1.0
3) 风险后果:0.01~1.00
风险状态:风险提交、风险预防、风险应对、风险总结、风险预防关闭、风险应对4)
关闭、风险转问题、风险关闭。
6.1.2.1.5更新风险库
1) 在风险处理阶段,由各风险处理人在风险库中处理情况;
2) 在风险处理完成后,有风险管理员维护风险的最终处理结果,并关闭或转化风险。
风险管理6.1.2.2
6.1.2.2.1风险识别
活动说明:在联调测试各阶段,任何人(主要是风险专家)都可对预期可能存在的、 带来不利影响的现象或事件进行识别和提交,包括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会议、邮件、风 险关联影响分析、问题关联影响分析等各种风险识别方法。
其中,奉献提交人所在的项目负责人自动成为该风险的风险责任人。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无。
风险识别时的属性:风险内容(源)、风险提交人、风险识别日期、风险责任人。
6.1.2.2.2风险入库
活动说明:一旦风险被识别,则由风险管理员开通相关权限和帐号,将风险入库; 风险提交人和风险责任人都可以在风险库中查询,以查看是否存在类似的风险解决经验 或方案。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风险提交。
风险入库时的属性:风险编号、风险入库日期、风险管理员、风险关键字。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17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6.1.2.2.3风险分析
1) 活动说明:风险在入库后,风险责任人及时邀请风险专家对没有解决经验和方案的 风险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风险应对和预防措施。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风险预防。
2) 活动说明:经过分析,该风险需要进行协调处理,则走协调流程。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风险转协调。
风险分析时的属性:风险分析日期、参与风险专家、风险描述(详细内容)、风险概
率、风险级别、风险后果、风险预防措施、风险预防阀值、风险应对措施、风险应对阀值、风险责任人(可以在此时修改该角色)、风险处理人、风险协调人。
6.1.2.2.4风险预防
活动说明:风险在分析后处于风险预防阶段,由风险处理人对风险实施预防措施;同 时风险责任人则需要跟踪风险预防的情况。
1) 如果预防成功,风险没有继续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则在风险预防阀值后则提交风 险预防报告;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风险总结。
2) 如果预防超过阀值,风险不可避免发生,则需要实施风险应对措施。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风险应对。
风险预防时的属性:风险预防日期、风险预防效果、风险预防报告。
6.1.2.2.5风险应对
活动说明:风险在预防失败后处于风险应对阶段,由风险处理人对风险实施应对措施; 同时风险责任人也需要跟踪风险应对的情况。
1) 如果应对成功,风险没有继续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则在风险应对阀值后则提交风
险应对报告;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风险总结。
2) 如果应对超过阀值,则需要进行风险转化,即转化为问题,走问题处理流程。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风险转问题。
风险应对时的属性:风险应对日期、风险应对效果、风险应对报告。
6.1.2.2.6风险跟踪和总结
1) 活动说明:在风险分析后,风险责任人对风险的预防和应对过程进行风险跟踪,监 控风险的变化情况,在风险应对或预防结束后进行风险总结。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无。
2) 活动说明:风险预防成功,风险责任人及时对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提交 到风险库中。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风险预防关闭。
3) 风险应对成功,风险责任人及时对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提交到风险库中。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风险应对关闭。
4) 在超过风险应对阀值后,风险责任人及时对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提交到
风险库中。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风险转问题。
5) 当问题解决后,风险管理人将风险的最终状态置为风险关闭。 活动结束时风险状态:风险关闭。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18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风险总结时的属性:风险关闭日期。
6.1.3 风险管理机制及操作指南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联调测试的风险以及减少风险转化为问题的可能,需要建立联调测试阶段的风险管理机制。
接口平台联调阶段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在标准的CMMI管理基础之上演变而来,总的来说,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工作和机制:
1、接口平台要定期对联调测试阶段的风险进行收集、分析以及回顾。风险的收集是定 期的,一周一次会议讨论,在会上对风险进行收集、分析。新增的风险需要维护到《附 件12-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风险跟踪表》中以便后续跟进。
2、风险需要及时跟进以避免转化为问题而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影响联调测试,因此需要定期跟进风险处理进度,该工作由接口平台负责组织。接口平台每周会议对未关闭的风险进行跟进,并及时维护更新《附件12-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风险跟踪表》。
6.2 联调测试问题处理
联调测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的产生可能会来自多个方面(服务程序BUG、环境不一致导致的问题、系统设置不正确导致问题、数据准备错误导致的问题、服务使用不当导致的问题等等),需要对问题进行系统的管理。
6.2.1 问题处理流程示意图
问题处理流程
服务消费方项 | 开始 | 发现问题 | N | 分析问题 | Y | 提交问题 | 接受问题 | Y | 处理问题 | N | N | 提交验证问 | 验证问题 | Y | 结束 |
N | |||||||||||||||
服务提供方项 | |||||||||||||||
题 | |||||||||||||||
接口平台 | 指派问题 | 接受问题 | Y | 处理问题 | 提交验证问 | ||||||||||
题 |
N
6.2.2 问题处理流程说明
接口平台的问题管理可以处理各阶段发现的问题(准入测试阶段、联调测试阶段、上线阶段、运维阶段),各阶段的问题处理流程是一致的,本文档重点集中在联调测试阶段的问题处理上。
在联调测试各阶段,任何人(主要是服务消费方)都可进行问题识别和提交,包括通过接口平台管控平台,正式或非正式的会议、邮件、风险关联影响分析、问题关联影响分析等各种问题识别方法。
接口平台接收到问题单之后,负责根据问题单描述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必要的时候需要和相应的服务提供方一起进行分析,确认问题初步责任方之后,将问题单转交给对应的单位进行处理问题。
负责处理问题的单位可以选择处理问题,也可以拒绝,将问题单重新转交给接口平台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19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以便重新指派。
问题处理完毕之后,由处理问题的相关方将问题单提交给服务消费方进行问题验证,待验证通过之后,关闭该问题单。
问题单关闭之后,接口平台负责将问题纳入接口平台的问题库当中以便今后使用。
6.3 联调测试协调管理
6.3.1 协调管理流程示意图
联调测试协调管理流程
服务消费方 | 当事人识 | 所在接口 | 受方接口 | 是 | 受方处理 |
人审核转 | 人处理并 | ||||
别并提出 | 人接收协 | ||||
发协调请 | 完成协调 | ||||
协调请求 | 求 | 调请求 | |||
服务提供方 | 请求 | ||||
处理失败 | |||||
否 |
接口平台审批协调
请求
接口平台 | 协调请求 | 是 | 驳回 | 否 |
6.3.1.1 |
联调测试过程中,当事人在处理任务、风险、问题,需要获得服务提供方、服务消费方、接口平台等的技术、业务、环境等各方的支持和协助时,识别这些协调的内容,及时提交协调申请。
1) 协调单的属性
包括:协调序号、处理状态、协调内容描述、协调类型、紧急程度、重要级别、申请人、申请日期、所在接口人、接口平台接口人、受方接口人、处理人、预定解决日期、处理完成日期、处理结果描述、申请人确认、协调效率。
2) 协调类型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技术,人力,环境,进度,风险,质量,规章制度,生活习惯,语言行为。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20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3) 协调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状态:
协调申请,接口人审批,接口平台审批,接口平台驳回,受方接收,受方处理,协调完成,协调失败。
需要确定内容2: 协调请求存在物理地址和管理工具。
审核转发协调请求6.3.1.2
协调申请所在接口人经内部处理、或私下处理该协调无效后,转发该协调内容至对应接口平台接口人。
6.3.1.3 审批协调请求
接口平台接口人对协调请求的内容进行审核,确认是需要他方处理,则予以通过,提交总部接口人审核;否则予以驳回;
接口平台接口人对协调请求的内容进行审核,确认是需要他方处理,则予以通过并统一协调;否则予以驳回;
协调请求通过后,接口平台召集协调请求方和可能处理方,予以统一协调。
6.3.1.4 接受和处理协调请求
协调处理方接受协调请求,并限定协调时限进行协调内容的处理;
在协调时限达到后,如果没有完成,则申请协调失败,要求总部再次协调,重新定义协调时限。
相关文档模板6.3.2
联调测试的相关人员信息使用如下模板:
《附件2-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人员信息》该工件由接口平台维护。
6.4 联调测试沟通管理
6.4.1 信息知会规则
1) 信息内涵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在内的相关信息内容,包括其变更:人员、计划、进度、需求、过程、环境、问题,等。
2) 知会规则
启动
角色:各方接口人
规则1)当联调测试相关信息收集到位后,需第1时间向所有人员传递;反馈
角色:信息的制造者
规则2)当联调测试工作引起相关信息发生变化后,需在第1时间向所在接口 人员反馈;
传递
角色:各方接口人
需第1时间同时向所有接口人员和该信息相规则3)当固有信息发生变化时,
关的人员传递;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21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规则4)各方接口人需在第1时间对信息进行分析,并传递各方内部人员;确认
角色:信息的传递者
规则5)确认信息接收者能够收到到信息内容。
6.4.2 专家会审规则
1) 会审对象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包括其变更:
文档模板、进度(计划)、bug、风险。
2) 会审规则
角色:会审发起人
规则1)当需要进行会审时,需第1时间提交会审对象和时间安排给所在方接 口人;
角色:会审方接口人
规则2)会审方接口人需第1时间提交会审对象和时间安排给各方接口人;角色:各方接口人
规则3)当获知会审内容和时间安排后,需第1时间向参与会审人员转达; 规则4)协助会审人员提交会审意见。
角色:会审参与人
规则5)当获知会审内容和时间安排后,在完成对内容的会审后根据时间安排 及时提交会审意见。
6.4.3 同行评审规则
1) 评审对象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包括其变更:
文档模板、各类方案、进度(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
2) 评审规则
角色:评审发起人
规则1)当需要进行评审时,需第1时间提交评审对象和时间安排给所在方接 口人;
角色:评审方接口人
规则2)评审方接口人需第1时间提交评审对象和时间安排给各方接口人;角色:各方接口人
规则3)当获知评审内容和时间安排后,需第1时间向参与评审人员转达; 规则4)协助评审人员提交评审意见。
角色:评审参与人
规则5)当获知评审内容和时间安排后,在完成对内容的评审后根据时间安排
及时提交评审意见。
6.4.4 领导审核规则
1) 审核对象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包括其变更:
各类方案、进度(计划)、测试报告。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22页共24页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 审核规则
角色:审核发起人
规则1)当需要进行审核时,需第1时间提交审核对象和时间安排给所在方接 口人;
角色:审核方接口人
规则2)审核方接口人需第1时间提交审核对象和时间安排给领导;
角色:领导(接口平台项目负责人)
规则3)当获知审核内容和时间安排后,在完成对内容的审核后根据时间安排
及时提交审核意见。
ﻬ
7 附录
7.1附件
《附件1-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申请表》
《附件2-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人员信息》
《附件3-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环境》
《附件4-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连通性测试结果》
《附件5-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用例》
《附件6-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数据准备》
《附件7-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应用设置结果收集》《附件8-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进度跟踪表》
《附件9-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执行记录》
《附件10-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测试进度汇总表》
《附件11-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系统联调测试评估报告》
《附件12-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联调测试风险跟踪表》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委内卫生部接口平台内部资料,未经许可,不得向外传播。 第23页共2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