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1.本试卷单项选择题及综合题的答案一律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顺号上交 答题卡。
2.答案卡的填涂一律用2B铅笔,答案卡的书写一律用黑色中性签字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B.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D.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2、2010 年9 月15 日,美国向WTO 起诉称,“中国政府一方面禁止持国外卡的消费者在中国进
行人民币交易,另一方面对持外国卡的中国人在国外消费附加了比银联卡更多的限制”,“这些
银行卡市场准入限制和歧视性措施违反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第十六条和十七条的规定。”
上述材料说明
A.中国的这一做法是反对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B.中国加入WTO 使本国金融业面临重大挑战
C.美国利用WTO 规则长期控制国际金融市场
D.WTO 旨在取消贸易壁垒,对各成员国都有利
3、右图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蜀地织锦护臂。因锦面织有八个汉隶文字“五星出东方利
中国”而得名。这些文字系古代星占用辞,出自《史记·天宫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
中国利。”指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同时出现于东方天宇(即“五星连珠”),于中国的军
国大事有利。据此可知
A 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B 天文学有助于军国大事
C 天人感应学说影响后世 D 蜀汉的纺织业工艺高超
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当时史实的结论
是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
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 D.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 |||
6、“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庄子 |
7、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现代性’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而已,(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塑造东亚传
统起过决定性作用长达数世纪的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一认识表明:
A.儒学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东亚发展应建立在借鉴东西方文明的基础之上C.西方发展模式是当今东亚唯一的发展模式D.东亚社会现代化照搬了西欧和美国发展模式8、有人认为顾炎武的思想“不超出儒家政治的陈词滥调”,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顾炎武提出了以制度保障民主的宝贵近代思想。以下顾炎武的言论中能用于论证后一种观点的是A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B夫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然在万民之忧乐
C必使治天下之法具出于学校,天子不敢自以为是,然公其是非于学校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9、下列有关《诗经》的叙说,不正确的是
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B.保存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C.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余篇诗歌 D.内容丰富,句式自由灵活
10、宋代话本和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繁荣为他们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B.市民阶层兴起为他们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C.通俗文学的发展 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
11、下列各项对下表格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
A 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C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D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12、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完全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下列最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A 批判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C 批判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做法
B西方的科学必将削弱儒家文明D向西方学习应该全面而且彻底
1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国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
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里又把英美代议制度
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A 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 B 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C 脱离了中国现实 D 合乎世界政治潮流
14、“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
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
A.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C.说明应该客观公正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D.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
15、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述评,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
A.标志着中国人在“学习西方”方面已经进入到新的高度
B.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表明李大钊、胡适等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C.推动中国民主科学思想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其对传统文化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
16、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
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17、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18、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是
A.改革开放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C.“南方谈话”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19、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
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
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20、“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雅典唯一可以运用自己的威信来调节贵族和民众之间的伯里克利的去世,
国内的矛盾逐渐开始变得无法控制,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的冲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
爆发的”这样的社会境况指的是
A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空前繁荣C 片面追求功利导致道德沦丧
B人民的道德价值观重新建立
D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
21、1600 年布鲁诺因“异端思想”被烧死;1653 年伽利略在宗教法庭上被迫公开放弃自己关于
地动学说的科学信仰。而到了1662 年,伦敦成立皇家学会;1666 年巴黎成立了法兰西科学院。
此变化最能说明
A 基督教神学无法抵挡住科学的进步C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推动科学进步
D科学的进步促使宗教影响逐渐消失
22、马丁·路德的职业理论认为,“我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侍奉上帝,事关灵魂的救赎,必须全力
做好。信仰与工作结合,形成一种工作崇拜”。这一理论
A 加快德意志统一步伐B 有利于德国近代工业崛起
C 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 D 动摇了神学世界观的统治地位
23、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
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
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这表明孟德斯鸠对自由的看法是A.自由
是人的一种心境体验 B.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的约定
C.自由的条件是安全有保障 D.自由是法律许可范围的自由
24、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而17 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思
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C.当时中国的
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
2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
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重视法制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26、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大革命,它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的的学说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
的属性 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27、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
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 科学技术突破 | 社会发展 |
A |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 |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B | 电磁学理论突破 |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
C | 铁器、牛耕的运用推广 | 中国进入农耕文明的时期 |
D | 凯恩斯经济理论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
28、二十世纪20、30 年代,欧洲发生这样的文化变迁:“巴黎、柏林或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 |
传播到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
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列何者是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
A.铁路与轮船 B.电视和电影 C.报纸和广播 D.网络与漫画
29、一位学者对某种理论感叹:“谁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它岂不只是不
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在这战场上,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这种理论是
A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B 进化论 | C 相对论 | D 量子理论 |
30、1909年,意大利诗人马利内蒂说:“我们赞美进去性的运动、焦虑不安的失眠、奔跑的步
伐、翻跟头、打耳光和挥拳头。文学传统等同与精神枷锁,欣赏一幅古典绘画,无异于把我们
的情感灌注进一具棺材。”在此,他描述的艺术流派可能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7分,32题12分,33题11分,共40分。)
31、(17分)学者林贤治说:“真正的思想者,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异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
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路德早就指明了这种愚昧暴行的徒劳性质:“异端绝对不能用物质的力量镇压或
者压制下去,而只能用上帝的话进行争辩。”
——[奥]斯蒡芬•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材料三:鲁迅指出:“现在有一群好讲鬼话的人,最恨科学,因为科学能教道理明白,能教人
思路清楚,不许讲鬼话,所以自然而然的成了讲鬼话人的对头。”
——邱若宏《论五四时期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启蒙》
(1)李贽和路德这两位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都被称为“异端”。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
分别指出他们的“异端”思想和矛头指向。(10分)
(2)为什么李贽的“异端”思想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影响不大?(3分)
(3)材料三中“讲鬼话的人”指哪些人?(1分)“讲鬼话人的对头”指哪一派别?(1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异端思想的认识。(2分)
32、(12分)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大家对新文化运动有着
各种不同的诠释。其中“文艺复兴”说甚是流行,蔡元培认为“因而观察我国的文化运动,也
可以用欧洲的文艺复兴作为一种参证”;但对“文艺复兴”追根求源,并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 |
兴运动在产生、发展、价值取向、作用、影响等方面来进行比较,有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文化运动不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请根据上述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的看法。(要求:围 )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33、(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本人应许。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转》等
材料三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应星科学技术的成果的特点,并分析特点出现的背景。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4分)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7分,32题12分,33题11分,共40分)31、(17分)(1)思想:李贽:反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倡导个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提倡“童心说”);反对理学空谈,提倡功利主义(或强调入的正当私欲)。(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满分4分)
路德:指责教会贪婪腐败,主张“信仰基督即可得救”(或信仰得救、因信称义、因信得救);《圣经》高于一切,《圣经》面前人人平等;简化宗教仪式;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或教随国定);建立本民族教会。(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满分4分)
矛头指向:传统儒家思想;罗马天主教会。(2分)
(2)原因:政治上:专制日益强化,统治黑暗腐败;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文化上:八股取士,思想守旧,文化专制。(每点1分,共3分)
(3)反动统治者;资产阶级激进派。(2分)
(4)认识: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异端”思想是正常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异端”思想会受到守旧势力的压制和迫害;“异端”思想往往能起到思想解放作用。(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满分2分)
32、(12分)提示一:认同新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说。论述时可以从新文化运动的四个方面进行:(1)批判传统文化,构建新文化;(2)倡导文学革命;(3)抨击封建权威思想;(4)倡导个人解放。(每点3分,共12分)
提示二:反对新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说。论述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二者历史背景 (每点4分,共12分)33、(11不同;(2)二者价值取向不同;(3)二者作用和影响不同。
分)
(1)特点:宋:传统科技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2分)
背景:宋: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的发达;科举失利后发愤之作。(2分)
(2)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的
传播。(任答其中3点,每点1分,共3分)
(3)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1分)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来的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有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潮。(每点1分,共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