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初测试历史(必修)试题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据上述材料可知,该制度
A.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2.所谓“莫愁寒族无人荐,但愿春官把卷看。”下列对这一现象反映的文化制度评述不正确的是:
质
A.巩固了世家大族的地位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形成于隋朝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
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开宝五年,太祖下诏分割宰相、枢
密使的候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据此推断该朝代还
A.完善三省六部制
C.废丞相、权分六部 | B.设三司使执掌财权 | D.设 |
南书房、中枢分权
4.下列属于魏晋时期改进和推广使用的灌溉工具是:
A | B | C | D |
5.“重农抑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经济政策
C.战国时提升了秦国国力 B.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D.该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6.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它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的剧
种。关于这一剧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成为全国广为流传的剧种并享誉海内外③成熟于同治、光绪年间 ④歌
舞并重
②形成于乾隆年间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7.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
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页 1 第
A.儒家 | B.墨家 | C.道家 | D.法家 |
8.下表中的近代中国前期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9.近代中国国民党曾经发表宣言指出:“目前中国之唯一需要在建设
统一政府。统一政府成立,则外足以抵抗帝国主义之恫吓压迫,内足以断
绝军阀之祸国殃民”,该宣言发表的历史阶段应该是 |
A.中华民国建立之初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国民大革命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
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
用”。该行动的“战略作用”是
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
C.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 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D.基本
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11.从1914 年至1922 年8 年间,荣氏家族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
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
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在此期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动的推动
②群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运
③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④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2. 1909 年,有一个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在《京华百二竹枝词》里写道:“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
深醉琼林。”词中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C.攀比世风的结果 | D.生 | |
A.媚外心理的驱使 | B.工业文明的影响 |
活水平的提高
13.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是
A.《海国图志》 | B.《四洲志》 | C.《天演论》 | D.《孔 |
子改制考》
14.金耀基教授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中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
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中国“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的主要表现是
A.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页B.学习西方的器物 2第
C.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5.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
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16.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
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
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17.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 | 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下线 | 超英 |
赶美大炼钢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18.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
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
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19.毛泽东指出:“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
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
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据此判断这来自毛泽东的哪一页3第 著作?
A.《新民主主义论》
C.《论十大关系》
矛盾问题》
B.《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20.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
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进入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时期(1956-1966)需要而提出的是
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
有学上?问题”
21.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
民主阶段”。以下表述符合雅典“最高民主阶段”的是:
A.成立五百人会议
C.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 B.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D.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22.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
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权力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主的能力
B.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
C.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 D.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是曲折的
23.有人说,21 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
控制了一切。”17 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A. 荷兰 B. 西班牙 C. 英国 D. 法国
24.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们遵守同样的制约,享受同样的权利,以此反对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这一主张是
A.天赋人权说 | B.三权分立说 | C.人民主权说 | D.社会契约论 |
25.某科学家相信,在其黑体辐射定律中,必定包含某种简单的物理。于是他尝试用统计学力学来推出他的
公式。为了得到不同于能量均分定律的结果,必须采用一个新的假设。
电磁辐射(也就是光)的能量不能连续取值,只能取离散的值。这位科学家假设的理论是
A.量子论 | B.相对论 | C.经典力学 | D.进 |
化论
26.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
述的是:
实
性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
页4第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
27.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
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 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
C. 美苏两国在利益上避免冲突 B.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武装冲突D. 新的世界大战得以避免
28.美国国会参议院于2009 年2 月13 日表决批准了总额为7870 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计划保留了“购买
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该计划违背了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
A.联合国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B.世界贸易组织 | D.世界银行 |
29.在谈到当代某一制度时,一位前英国政要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
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所说的“安全网”是指
A.人民资本主义
C.福利制度B.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促进知识经济壮大
“在欧洲(最早在法国)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30.
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
上,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论适用于:
A.表达情感的浪漫主义绘画
C.穿透历史的“印象派”艺术B.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D.描写自然风光的现实主义美术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31.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建立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铁犁牛
耕的出现。
3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揭开了
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3.1992年的“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在上世纪90年代,两岸直接通邮、通航、
通商终于实现。
34.1787年宪法把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大权,总统掌握国家行政大
但也有权否定国会通过的法律,两者相互制衡。权,总统对国会负责,
35.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
空间的本质;它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共2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页5第
答问题。
36.近两年来,中日关系恶化与日本政坛的右倾化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愤图强。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
——《蹇蹇录》中译本,
材料二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评价中国抗日战争
材料三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的全民族抗战。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四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 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
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认识。(2分) (1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学者对中国抗日战争地位的看法有什么变化。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些变化的依据。(1分)
(2(3)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分)
页6第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2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美国1929—1937年失业率变化图
材料二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
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
——《列宁全集》33卷
材料三
材料四由于二战的破坏,(联邦德国)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保护自由竞争。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
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
和企业的作用。(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
⑴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失业率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变
化的原因。(4分)
⑵材料二中所指的“经济政策”政策?(1分)面对1921年“在经济战线上遭到了严重失败”,列宁探索了怎样的政策?(1分)
⑶材料三是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各自修建的民生工程,请指出这两大工程修建时期两国的经济模式分页7第
别是什么?(2分)
⑷据材料四中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内容,概括二战后资本主
义经济调整的基本特征。(2分)
四、问答题:本题10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8.进步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以下问题。
(1)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使传统儒学得到了怎样的新发展?(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表格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每空1分,4分) (3)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问时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
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请指出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上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的史实。(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分)页8第
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
参考答案
1-5CABAD 6-10 BCBBB
11-15CBAAD 16-20DCCCA
21-25BDADA 26-30DDBCC
31-35BBBBA
36.(1)认识:否定种族歧视理论(对黄种人的岐视);促进中华民族觉醒,促进了国民奋发图强;要求中日
联合,共抗欧洲列强。(任答两点,2分)
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1分)
(2)变化:由不重视到充分重视。(2分)
依据: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主力)有力地支持了欧洲战场;
(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
贡献;)(1分)
(3)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或
具体史实)(1分)
(4)原因:日本政府对侵华战争的反省;日木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复交三原则”。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等。(2分)
37.(1)变化:失业率由升到降(或1929—1933年失业率上升;1933—1937年逐渐降低)。(2分)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罗斯福实施新政,大力干预经济,使失业率下降。(2分)
(2)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
政策:新经济政策。(1分)
(3)经济模式:苏联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美国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分)
(4)特征: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国家干预、社会保障等。(2 分, |
任2点)
38.(1)新发展:主张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反对重农抑商,提倡工商皆本;
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唯心,提倡唯物等新思想。(3分,任3点)
(2)A三权分立;B卢梭;C三民主义;
D指导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分)
(3)实践: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
理论: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1分)
(4)认识:进步思想推动社会的发展(1分)页9第
页第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