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计算・研究・ 富氧进气改善高原汽车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研究★ 张永虎1 熊 云1 刘 晓1 翟小敏2 (1.后勤工程学院;2.重庆大学) 【摘要】建立了模拟高原汽车发动机富氧进气的试验台,在一台6缸四冲程直喷柴油机上供应氧气体积分数从 20.9%~24.5%的气体,研究了海拔分别为2 000、3 000、4 000 m时发动机全负荷下富氧进气对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 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气氧气体积分数的增加,高原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增加,燃油消耗率降低。且转速越低,海拔 越高,富氧进气改善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效果越好:富氧进气扩大了高原发动机的经济转速区域 主题词:发动机富氧进气高原环境动力性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U4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703(201 1)03—0024—04 Research on Dynamic Property and Fuel Economy Improve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 with oxygen—enriched Intake Air in Highland Zhang Yonghu ,Xiong Yun ,Liu Xiao ,Zhai Xiaomin (1.Logist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2.Chongqing University) 【Abstract]The test bed for simulating oxygen—enriched intake air of automotive engine at highland was built.The effect of oxygen—enriched intake air on dynamic property and fuel economy of automotive engine at full load were studied at altitudes of 2 000,3 000 and 4 O00m respectively with a six—cylinder,four-stroke,DI diesel engine supplied respectively with intake air containing oxygen from 20.9%foxygen level of ambient air)to 24.5%.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wer output increases and fuel consumptio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intake air, and the economical revolution speed range was widened.The lower the revolution and the higher the altitude are,the better the dynamic property and economy of oxygen—enriched intake air engine are. Key words:Engine,oxygen—enriched intake air,Highland,Dynamic property,Economy 1前言 2试验装置及方法 汽车在高原地区使用时.由于大气压力低. 2.1试验装置 燃烧不完全.导致高原汽车动力下降和油耗增 建立了模拟高原发动机富氧进气的试验台(图1). 加。富氧进气可提高进气氧气分压,减少燃烧过 并通过进气节流、稳压箱压力稳定.对发动机的进气 程中燃料的离解作用….提高发动机的最高燃 压力、曲轴箱压力进行模拟。按照国内试验台对发 烧温度和气缸峰值压力 .进而克服高原环境 动机进气稳压箱容积是发动机排量100~200倍的 下发动机气缸峰值压力下降 的不足 平原富氧 要求.本试验台稳压箱的容积是发动机排量的160 进气的试验结果表明[5-81:富氧进气可提高发动 倍 由于高原条件下温度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远小 机的燃烧效率,减少排放(NO 除外)。膜法富氧 于压力的影响I 3_.本试验台没有对高原环境下温度 技术的发展使高原发动机富氧进气应用充满期 对发动机的影响进行模拟 待『2ls.6_引。作为前期的理论研究.本文通过氧气 发动机为潍柴WD61550型直列6缸水冷增 瓶法富氧进气.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富氧进气 压直喷柴油机,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所列。测 对高原汽车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功机为CW系列电涡流测功机.控制系统为 后勤工程学院2009年度研究生创新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一高原车辆用膜法富氧组件的研 一24一 汽车技术 .设计.计算.研究. FST2E型发动机数控试验台。试验中,采用 FCMM一2油耗测量仪测量发动机的耗油量.采 用NHA一506型尾气分析仪测量排气中的HC、 CO、NO、CO2和0:的体积分数;采用NHT一6型 不透光度计测量排气中的烟度 1.氧气瓶2.减压阀3、4.调节阀5.稳压箱6.温度传感器 7、8.真空表9.过滤器 10.取样真空泵 l1.氧量分析仪 12.油耗测量仪 13.发动机 14.测功机 15.废气分析仪 16.不透光度计 图】试验装置示意 表1试验用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 型式 6缸四冲程直喷 排量,L 9.726 缸径×行程/mmXmm l26x130 标定功率/kW 206 最大扭矩(转速)IN・m(dmin) 1 160(1 100-1 600) 压缩比 17 2.2试验方法 试验中.通过调节加入的纯氧流量实现不同氧 气体积分数的发动机富氧进气.在过滤器的出口测 量进气氧气体积分数。不调整发动机的喷油量和 烟度限制.将发动机置于全负荷下。当转速分别为 1 300、1 500、1 700、1 900r/min和2 100 dmin时,初步 调节发动机进气压力.待发动机稳定后,通过阀3调 节进气氧气体积分数为20.90/o(不加氧)、21.5%、22.0%、 22.5%、23.0%、23.5%、24.O%、24.5%,通过阀4调节海 拔为2 000、3 000 m和4 000 m(大气压力分别为 79.5、70.1、61.6 kPa)时的进气压力,待发动机稳定后 测定数据 3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高原汽车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图2是在海拔分别为500(重庆海拔)、2 000、 3 000 m和4 000 m时发动机正常进气(氧气体积 分数为20.9%)的全负荷功率和燃油消耗率曲 线 由图2可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发动机 的功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与海拔500 m相 2011年第3期 比,海拔2 000、3 000 m和4 000 m的最低燃油消 耗率分别增加9.5%、20.2%和34%:海拔高度对低转 速区的燃油经济性影响较大.对高转速区影响较 小.海拔从500 m增加到4 000 m、1 300 dmin时 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增加了79%.而转速为2 100 r/ min时发动机燃油消耗率仅增加18.4% 试验台模拟 高海拔发动机正常进气的基础试验结果与其他研究 者[ 0】的结论一致 ● 褂 淫 曩 转速/r・min。。 图2不同海拔发动机全负荷的功率和燃油消耗率曲线 3.2高原富氧进气发动机的动力性 图3为发动机全负荷时功率随氧气体积分数的 变化 由图3可知.转速一定时.随着进气氧气体积 分数的增加.燃烧状态得到改善,发动机功率增加。 如图3a所示.海拔为2 000 m时.氧气体积分 数从20.9%增加到24.5%.不同转速发动机的功率逐 渐增大.最大增加10.9% 但随着氧气体积分数的增 加.发动机的缺氧状况逐渐得到改善.更高氧气体积 分数的富氧进气改善发动机动力性的效果变差 以 海拔为2 000 m、1 900 gmin功率随氧气体积分数的 变化为例.氧气体积分数从20.9%增加到22%.功率 增加3.0%:而氧气体积分数从22%t ̄加到24.5%.功 率仅增加2.5% 高转速下低氧气体积分数的富氧进 气即可使发动机燃烧完全.因此高转速下高氧气体积 分数段的富氧进气改善发动机动力性的效果比低转 速下更差 逞 缸 最 磐 褂 O 体积分数 (a)海拔为2000m 一25— .设计・计算・研究・ 氧进气理论上对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没有影响.但 由于试验操作控制的因素.燃油消耗率出现微小 0:体积分数 (b)海拔为3 000m 逞 l皿 嚣 磐 料 0:体积分数 (C)海拔为4000m 图3 不同海拔发动机不同转速条件下功率随 进气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 如图3b和图3c所示.发动机动力性能随进气 氧气体积分数和转速的变化表现出和海拔2 000 m 相似的趋势 而且海拔越高,同样氧气体积分数的 富氧进气增加发动机功率的百分比增加 对图3中 各曲线进行二重数值积分,由积分均值可得:海拔分 别为2 000、3 000 m和4 000 m富氧进气增加发动 机功率的均值分别为3.9%、5.4%和8.1% 当海拔高于3 000m时.发动机开始处于严重 缺氧状态.富氧进气改善发动机动力性的整体效果 更加明显。然而。海拔为4 000 rn、转速为1 300 r/min 时发动机进气量较少.仅是海拔为500 In转速为 1 300 r/min时进气量的52%.处于极度缺氧状态 富 氧进气虽然增加了进气氧体积分数.但进气绝对氧 量增加较少.发动机燃烧状况改善不明显.发动机功 率增加百分比整体较小.使海拔4 000 m发动机富 氧进气改善发动机动力性的效果最好点出现在 转速1 500 r/min时 3.3高原富氧进气发动机的经济性 富氧进气.提高了发动机进气的氧气体积分数. 但并没有增加发动机的进气空气流量 如图4所示. 一定海拔~定转速条件下,不同氧气体积分数的富 一26一 波动。 图4海拔为3 0O0 m燃油消耗量 随进气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 燃油消耗率与功率呈反比关系使富氧进气发动 机的燃油经济性与其动力性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 因此不同海拔、不同转速、不同进气氧气体积分数发 动机的燃油经济性这里就不再赘述 设定发动机最低燃油消耗率的105%以下的转 速范围为发动机的经济转速区域 在试验数据的基 础上,利用lagrange插值的方法所计算的不同海拔 正常进气和富氧进气时发动机经济转速区域见表2 所列.可见计算所得该发动机平原低海拔的经济转 速符合发动机的正常工作范围 表2正常进气和富氧进气时发动机的经济转速区域 海拔 正常进气 (O ):20.9% 富氧进气妒(02)=24.5% 高度/ 最低燃油消耗 经济转速区 最低燃油消耗 经济转速区 m 率培・O,w・h) 域/r.min 率儋・O,w・h) 域/r.min-1 500 211.0 1300-1900 2000 231.1 l400-1900 215.6 140O~1900 3OOO 253.7 1 700~2OO0 237.7 1500~2000 4000 282.8 1700-2100 255.3 150o一2000 如表2所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发动机的最 低燃油消耗率增加.经济转速区域向高转速区移动. 经济转速区域减小 而富氧进气大幅度地降低了高 原发动机低转速区的燃油消耗率.减缓了增加海拔 高度引起的最经济转速向高转速区移动.扩大了高 原汽车发动机的经济转速区域 4结束语 a. 富氧进气可提高高原汽车发动机的功率.降 低燃油消耗率。但发动机的功率增加百分比随氧气 汽车技术 .设计.计算.研究. 体积分数的变化呈非线性关系.且随着氧气体积分 2009,(8):1~l2. 数的增加,富氧进气改善发动机动力性的效果变差。 4沈颖刚.高原环境下内燃机T作过程应用基础研究:『学位 b. 同样的进气氧气体积分数时.转速越低。发动 论文].天津:天津大学 2003. 机的功率增加百分比越大.即富氧进气对于改善发 5 Hongsik B,Byungpyo H,Byoungsoo L.The effect of oxygen 动机低转速下的动力性效果更加明显。 enriched air obtained by gas separationmembranes from the C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特别是海拔3 000ITI emission gas of diesel engines.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以上.同样氧气体积分数的富氧进气改善发动机动 Membranes and Menlbrane Processes,Seoul,2005. 力性和经济性的效果提高。 6 肖广飞.氧化剂设计改善内燃机燃烧的研究:『学位论文1.上 d.富氧进气减缓了增加海拔高度引起的最经 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济转速向高转速区移动.扩大了发动机的经济转速 7左承基,李海海 徐天玉,路苏君.柴油机富氧燃烧排放特性 的试验研究.热科学与技术,2003 2(1):70~73. 区域 8 刘成材.金英爱.高淳.马纯强 方瑛.变组分富氧进气发动机 参 考 文 献 起动与怠速过程排放研究.汽车技术.2009(12):33~36. 1 蒋德明.内燃机原理.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8. 2 Assanis D N,Poola R B,Sekar R R,et a1.Study of using oxy— 9张永虎.熊云.刘晓.刘敏.基于高原发动机应用的富氧膜组 gen——enriched combustion for locomotive diesel engines. 件操作性能研究.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0 26(5):51~55. ASME,2001,123:157 ̄166. 10刘瑞林,刘宏威,秦德.涡轮增压柴油机高海拔(低气压)性 3 Peter L P,Andre L B.Performance of a single-cylinder 能试验研究.内燃机学报.2003.21(3):213~216. diesel engine using oxygen—enriched intake air at simulated (责任编辑学林) high—altitude conditions.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修改稿收到日期为2010年11月16日 (上接第23页) 4 结束语 通过燃油喷雾试验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高共轨 暑 g 压力下柴油喷雾贯穿距离随背压增大而减小.喷雾 键 锥角随背压增大而增大:高背压情况下.喷雾贯穿距 钛 由E: 离随轨压升高而增大.喷雾锥角随轨压增大而增大 瞥 由于试验较为仓促.试验室条件有限.一些设计还较 不完善.今后准备对定容系统进一步改进.更多的兼 顾对摄像和喷油的联动控制、定容器内气流场的加 入等因素 同时还将对不同定容器内温度.以及加 (a)喷雾贯穿距离 入内流场条件下的喷雾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原.李理光.吴志军.等.高背压大可视化场的喷雾试验 定容弹及其控制系统开发.内燃机学报.2009,30(4):57~62. 2 DanielCO.WahiduzzamanS.FergusonCRAdiesel combustion bomb:proof of concept.SAE 84 1 358. 3林学东.袁兆成.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控制及可视化的 督 试验研究.汽车技术,2001(4). 4刘字.隆武强.杜宝国.陈雷.基于喷雾可视化装置的碰撞 喷雾研究.内燃机T程.2008.29(1):20~23. 5钱耀义,李云清.于秀敏,铃木胜义.小型直喷式柴油机喷 (b)喷雾锥角 雾特性的试验研究.内燃机学报,2002,19(2):97~101. 图12不同轨压下油雾的贯穿距离与 (责任编辑学林) 锥角的变化情况(3.0 MPa背压) 修改稿收到日期为201 1年1月15日。 一2011年第3期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