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十七单元展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十七单元展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来源:智榕旅游
第十七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单元综合提升

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类题目答题规范

资源调配意义类题目设问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结合具体区域(输出地或输入地)说出“对输出地的意义”或“对输入地的意义”;二是“对两地协调发展的意义”;三是具体到某方面的意义,诸如“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影响”等。此类问题常见于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等内容,如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晋煤外运”等。也经常迁移运用于世界上其他区域的调水、调能、输电工程等。

典题示例

(经典高考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

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思维流程]

答案: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技法点拨

角度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其解题流程为:

角度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其解题流程为:

答题术语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思考方向 资源分布状况 ①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②资源在空间上不具有流动性 ①资源输出地区:资源丰富,经济较落后,资源生产大于消费;②资源输入区:资源缺乏,经济发达,资源生产小于消费 满分术语 资源消费状况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2

思考方向 对调入区的意义 环境意义 社会经济意义 对调出区的意义 环境意义 社会经济意义 对两区域的协调发展 满分术语 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源的短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环境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素养提升

(2017·辽宁阜宁模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区域发展必须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以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中线工程纵断示意图。

(1)根据材料,简述中线工程沿线地形特征及对该工程的有利影响。 (2)分析该工程可能对甲省产生的影响。

3

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中高程可知沿线地区为平原,从剖面图上可知南高北低,由此可知中线工程建设难度较小,可自流引水。第(2)题,从图中可知甲省为河北省,该省水资源比较短缺。应从中线工程对河北省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两方面回答。

答案:(1)特征: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影响:工程建设难度较小;可以自流引水。

(2)有利影响: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工程巨大的投资,可促进相关产业大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

不利影响:加剧沿线地区的次生盐碱化;占用耕地;搬迁移民等。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