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万科防渗漏施工方案

万科防渗漏施工方案

来源:智榕旅游
奉贤区南桥新城13单元26A-04A、27A-05

区域地块

地 下 防 渗 漏 专 项 方 案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6月

一、 工程概况 1、工程信息

工程名称:奉贤区南桥新城13单元26A-04A.27A-05区域地块 建设单位:上海南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中房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海龙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工程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情况

本工程位于奉贤区南桥新城,西临贤浦路,北临太保港,东临大寨河,北临秀韵路。基地占地面积5.85万平方米,±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90米,场地自然地坪标高3.4米。地下一层、1~6#、8~13#、15~17#房为地上14层高层住宅,其中1、2、8、9#房底部设置1至2层的商业服务网点;7#房塔楼为23层高层住宅,裙房为2层商业;14#房塔楼为 18层高层住宅,裙房为局部4层商业;18#房为局部4层商业街。总建筑面积191556m2(含地下)。 二、 编制依据

设计图纸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208-2008 三、一般要求及说明

1、混凝土抗渗等级要求为P6。严格检查商品砼的类别、数量、配合比,查验商品混凝土拌合时间,记录搅拌车的进场时间和卸料时间,控制商品预拌混凝土的塌落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用水量,减少混凝土收缩。现场浇筑时严禁在商品混凝土中加水。 2、混凝土浇筑时,为减少混凝土水化热升温,采取下列措施:①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出盘温度,通过用草袋或麻袋包裹混凝土输送管道并浇水降温来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②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应控制在500mm左右,振捣混凝土不能漏振、过振,振捣时间宜在20-30s左右,振捣间距400~500mm,避免产生混凝土不密实和离析现象的产生。③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前期可带模保温,保湿养护7天,拆模后保湿养护14天。考虑到夏季施工,适当缩短带模养护时间。 3、混凝土振捣,主要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平板振动器。在框架梁柱节点的钢筋密集处,可选用直径Φ35小振动棒,插入式振动器每间隔500一次,快插慢拔,分层浇筑时,

应插入下层砼5cm,避免冷缝,振捣密实。 4、本方案主要针对地下室防渗漏,防水部分从简。 四、地下室外墙抗渗。

1、工艺流程:

浇筑混凝土→对拉螺杆处理→缺陷修补→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室外回填土。 2、节点图:

3、构造做法: (1)浇筑混凝土

a.地下室外墙模板必须采用一次性止水螺杆紧固。

b.地下室外墙按要求留置施工缝、后浇带。施工缝或后浇带处须用钢板网临时封堵,并按规定设置止水带。

c.模板留出清扫口,合模前对墙体内垃圾及时清理。

d.严控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供应要及时,不得出现施工冷缝。

e.拆模后应注意覆盖、及时养护。外墙拆模时间不宜过早(应带模 7d),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

f.养护结束后,及时割除一次性止水螺杆,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将螺杆端头封闭。 (2)对拉螺杆处理

按后面“一次性止水螺杆节点处理”执行。 (3)质量控制点:

a.模板紧固使用一次性止水螺杆 b.施工缝、后浇带处设置止水钢板

五、地下车库顶板临时道路处防渗漏。

地下车库顶为框架墙结构,设计顶板结构标高为-1.350m,地下室净高3.00m,地下室顶板厚度250mm,顶板梁、板混凝土强度C35。由于现场狭小,在地下室顶板上需堆放建筑材料,行使重型机械设备(如砼水泥搅拌运输车、钢筋运输车、施工电梯等),地上部分商品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在顶板上停置满载40t商砼车,为了不造成地下室顶板因施工荷载或堆载大于顶板设计荷载时,顶板挠曲变形或裂缝,故本工程要对地下室顶板进行支撑加固,拟采用钢管支撑在底板范围撑顶,将受力传到基础底板,钢管间距为900mm,上下为槽钢,并在道路顶板上拟设计的8米宽行车道上增加100厚C25商品混凝土保护层,内配置一层Φ6@300双向防裂构造钢筋。临时道路局部区域有后浇带贯穿部分,在道路使用前封闭。临时通道尽量选择图纸上设计的消防通道路线。具体范围见附图。

六、沉降式填充处防渗漏

沉降处由于应力集中边角处容易产生裂缝,故在四个角增设钢筋,附加筋尺寸同板。如

下图:

七、地下混凝土防渗水细节

1、地下室混凝土后浇带 (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①做法说明:

a.底板后浇带下部须设基槽,做成后的基槽表面须比底板底面低120mm,两边放坡45度,上部宽度各大出后浇带500mm。

b.底板后浇带下部须设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宽度需在两边各大出后浇带500mm。 ②工艺流程:

后浇带基槽→浇筑底板混凝土→清理后浇带→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养护。 ③节点图:

④构造做法: a.后浇带基槽

底板下后浇带基槽做法除在混凝土垫层上部增加一层防水附加层外,其余顺序与底板下部做法相同,防水附加层宽度需在两边各大出后浇带500mm。 b.浇筑底板混凝土

浇筑底板混凝土前,须在后浇带处安装具有一定强度的密目钢板网以阻挡底板混凝土流失,浇筑底板混凝土时须保证钢板网处混凝土密实。 c.清理后浇带

清理干净底板与后浇带接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 24 小时以上; 清理干净后浇带内钢筋上的附着物。

清理干净后浇带基槽内的垃圾和积水。 d.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后浇带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等级不得低于底板混凝土;后浇带混凝土须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

后浇带混凝土须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设施工缝。 e.养护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28d。 ⑤质量控制点:

a.防水附加层、防水层施工范围、厚度 b.钢板网设置

c.后浇带两侧底板混凝土清理,后浇带内钢筋清理,后浇带基槽清理 d.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质量 e.后浇带混凝土养护 (2)、地下室外墙后浇带 ①做法说明

a.外墙后浇带两侧须按施工缝做法预埋钢板止水带,浇筑外墙混凝土前在后浇带两侧安装具有一定强度的阻挡混凝土流失的密目钢板网,钢板网与钢板止水带焊接并固定牢固。 b.外墙后浇带外部须设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宽度需在两边各大出后浇带500mm。 c.外墙后浇带模板应加固牢靠,防止涨模及漏浆。

d.外墙后浇带混凝土尽可能与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同时浇筑。

e.墙体表面缺陷处理及螺杆孔封闭处理后,施工防水附加层,附加层验收合格后,再施工防水层。

f.为及时进行地下室外墙侧回填土施工,可先完成大面外墙防水施工后,在后浇带两侧各 1 米位置先砌 240 厚实心砖墙分隔。待外墙后浇带混凝土完成后,后浇带位置外墙防水与大面先行施工的防水在分隔墙内做好搭接。 ②工艺流程:

埋设钢板止水带→浇筑外墙混凝土→后浇带清理→支模板→浇筑后浇带混凝 土→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③节点图:

④构造做法: 埋设钢板止水带

在后浇带两侧设置4mm 厚 300mm宽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连接处必须满焊。 钢板止水带与阻挡混凝土的密目钢板网焊接,并固定牢靠。 ⑤浇筑外墙混凝土

外墙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尤其钢板止水带和钢板网处的混凝土要保证密实。 ⑥后浇带清理

清理干净外墙与后浇带接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 24 小时以上; 清理干净后浇带内钢筋上的附着物。 清理干净后浇带底部的垃圾和积水。 ⑦支模板

模板须与先浇混凝土墙体紧密结合以避免漏浆。模板应从外部支撑,慎用对拉螺杆。 ⑧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后浇带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振捣密实。 拆模后应注意覆盖和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28 天。 质量控制点:

a.钢板止水带与钢板网安装、固定; b.后浇带周边清理; c.后浇带模板封闭严密; d.后浇带混凝土质量及养护;

e.墙体混凝土缺陷及止水螺杆端头封闭处理; ( 3)、地下室顶板及楼板后浇带 ① 做法说明:

a.顶板后浇带两侧按施工缝做法预留好钢板止水带,在顶板混凝土浇筑前在后浇带两侧安装好钢丝网。

b.要拆除后浇带位置模板时,要对后浇带两侧现浇梁板结构做好回顶。 c.后浇带支撑及模板加固应牢靠、模板与后浇带两侧混凝土结构拼缝应严密。 ②工艺流程:

顶板混凝土浇筑→顶板预留支撑→后浇带清理→后浇带模板支设→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养护→防水附加层/防水层。 ③节点图:

④构造做法: a.顶板混凝土浇筑

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有一定刚度的阻挡混凝土的密目钢板网,并固定牢固。 隐蔽验收后浇筑顶板混凝土,须保证钢板网处的混凝土密实。 b.顶板预留支撑

拆模板时须根据重量和施工要求在梁和板底留设支撑。 c.清理后浇带

清理干净外墙与后浇带接合处的浮浆和垃圾并湿润 24 小时以上; 清理干净后浇带内钢筋上的附着物。 d.后浇带模板支设

模板须与先浇混凝土梁板紧密结合以避免漏浆。 e.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湿润 24h以上。

后浇带混凝土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后浇带应一次浇筑,不宜设置施工缝。 f.养护

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28天。 ⑤质量控制点: a.设置钢板网并固定牢固 b.梁板底部支撑留置 c.后浇带清理

d.顶板后浇带模板支设平整、牢靠 e.后浇混凝土质量与养护 2.地下室外墙施工缝 (1)做法说明:

a.外墙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尽量少留施工缝。

b.当留设施工缝时,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 500mm的墙体上。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c.施工缝处须预埋钢板止水带。竖缝处设置钢板网阻挡混凝土,钢板网与钢板止水带焊接连接。

d.施工缝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理干净接缝处的表面浮浆和杂物,并清理干净钢筋表面的附着物。

e.水平缝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先铺30~50mm厚 1:1 水泥砂浆,然后及时浇筑墙体混凝土。 (2)工艺流程:

预埋钢板止水带/钢板网→施工缝清理→支模板→后浇混凝土→防水附加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

(3)节点:

(4)构造做法:

a.预埋钢板止水带/钢板网

当需要设置施工缝时,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施工缝墙体中间设4mm 厚、300mm宽钢板止水带。钢板接长时两块钢板搭接处必须满焊,同时钢板 U型口朝向迎水面一侧。

竖缝处设置具有一定强度的密目钢板网阻挡混凝土流失,钢板网与钢板止水带焊接连接,并固定牢固。 b.施工缝清理

后浇混凝土墙体模板合模前,应先将原有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杂物及钢筋表面的附着物清理干净。使施工缝在浇筑前保持湿润状态。 c.支模板

模板与先浇墙体混凝土间应用密封带封严,以防漏浆。 d.后浇混凝土

后浇混凝土时应注意施工缝处的振捣,保证接缝处混凝土密实。

外墙拆模时间不宜过早,可采用带模浇水养护。模板拆除之后,可在墙两侧覆挂麻袋或草帘

等覆盖物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 (5)质量控制点: a.钢板止水带预埋

b.施工缝周边混凝土及钢筋清理 c.墙体混凝土质量及养护 d.施工缝处混凝土振捣密实

e.墙体混凝土缺陷及止水螺杆端头封闭处理 f.防水附加层和防水层施工范围、厚度 g.防水保护层

3、穿地下室外墙管道/线缆防水构造做法 (1)固定式穿墙管道防水构造 ① 做法说明:

a.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埋管防水做法。主管须加焊止水环。

b.穿墙管应在浇筑墙体混凝土时预埋在墙体混凝土内,止水环须放在墙的中间。 c.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 250mm。 d.相邻穿墙管间的间距应大于 300 mm。 ②工艺流程:

穿墙管安装固定→浇筑混凝土→拆模及基层清理→打密封胶→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及保护→内饰面。 ③节点图:

④穿墙管安装固定

穿墙管两端出墙长度根据管道安装方式确定,在穿墙管中部双面焊 2mm 厚 100mm 宽止水环。

在模板上准确确定预留穿墙管位置并在模板上开洞,外墙合模前将穿墙管插入模板孔洞中并固定牢固,合模后密封穿墙管与模板间的缝隙。 ⑤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穿墙管道位置混凝土要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⑥拆模及基层清理

拆除墙体模板时应注意不要损坏穿墙管,拆模后将墙体表面清理干净。 ⑦打密封胶

在墙体混凝土养护结束后,在穿墙管周边与墙相交处打密封胶。 ⑧防水附加层

在迎水面一侧,沿穿墙管周边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材料及做法同防水层。

防水附加层沿穿墙管及外墙周边宽度均为250mm。 ⑨防水层及保护

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在迎水面施工不小于 2mm 厚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 4mm厚卷材防水。卷材防水层在穿墙管收口处打密封胶。

防水层外做防水保护层。 ⑩内饰面

墙外侧防水层等施工完成后施工内饰面。 安装管道

管道安装时间可在防水/饰面施工前也可在其后,应根据施工方便而定。但是,无论两者谁先谁后都不得给上道工序造成破坏或对下道工序造成妨碍。

质量控制点:

a.钢管与止水环双面满焊 b.穿墙管定位安装

c.防水附加层范围、厚度控制 d.防水层施工

e.设备安装与防水/饰面施工顺序 (2)套管式穿墙管道/线缆防水构造 ①做法说明:

当管道/线缆伸缩较大,管道/线缆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构造,套管应加焊止水环。

本做法为管道/线缆与结构的柔性连接,套管与管道/线缆之间不能承受水压力,所以必须在本节点的外部做积水井而使节点不承受水压。

靠室内套管一端可与外墙平齐,浇筑混凝土时该端口预留套管要用胶布等密封好,避免堵塞孔洞。

靠室外套管应突出外墙不少于 150mm,在外墙模板上准确确定预留穿墙管位置并在模板上开洞,外墙合模前将穿墙套管插入模板孔洞中并固定牢固,合模后密封穿墙管与模板间的缝隙。

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应用柔性材料密实填充,且端面应光滑,管道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当管道位置较低,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在套管周设置紧固装置,确保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填料持续密实且不产生位移。 ②工艺流程:

止水套管预埋→套管清理→安装管道/线缆→内侧堵塞→外侧堵塞→打密封胶→防水附加层→防水层。 ③节点图:

④构造做法: a.止水套管预埋

止水环与套管必须满焊。

浇筑混凝土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并将孔口临时封闭。按要求定位并安装牢固。

b.套管清理

在安装管道/线缆前须先清除套管内的杂物、铁锈,并在管壁刷防锈漆,等防锈漆干透之后安装管道/线缆。

c.安装管道/线缆

管道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调整管道坡度及支吊架,固定好管道/线缆后方可进行管道/线缆与套管间隙的封堵。 d.内侧堵塞

先从内侧用沥青油麻丝填充至套管的中间部位,并填充密实。 e.外侧堵塞

从外侧填堵沥青油麻丝。

f.打胶

打室内套管与管道密封胶,在室内采取措施顶实密封材料后打室外套管与管道间隙密封胶。 g.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

在迎水面一侧,沿套管周边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沿套管及套管外墙周边各不小于 150mm。

防水附加层经验收合格后与外墙一起施工防水层。 h.质量控制点 止水套管安装;

管道/线缆安装;

油麻、沥青油膏堵塞密实;

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范围、厚度控制。 (3)一次性止水螺杆节点处理 ①做法说明:

地下室外墙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杆必须采用一次性止水对拉螺杆。

一次性止水对拉螺杆可采用工具式螺杆或螺杆加锥形塑料垫块方式使螺杆端头留出凹槽。

螺杆中部需加焊 2 厚70×70mm止水片。

当一次性穿墙螺杆两端采用锥形塑料垫块时,养护结束后需在墙体内外逐个剔除塑料垫块,然后将螺杆从孔口的最深处割断。

在施工防水层前,应逐个将螺杆位置处的凹槽用 1:2 聚合物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②工艺流程:

剔除塑料垫块——割除螺杆——浇水湿润——内外侧封堵——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及保护——内饰面。

③节点图:

④构造做法: a.剔除塑料垫块

逐个剔除内外侧塑料垫块。 b.割除多余螺杆

将螺杆从凹槽的最深处割断。 c.浇水湿润

清理孔内杂物,周边浇水湿润。 d.内外侧封堵

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封堵内外侧螺杆孔凹槽并压实抹光。 e.防水附加层

待聚合物水泥砂浆干燥后(约24小时),在墙体迎水面一侧,施工螺杆位置防水附加层,附加层范围100×100mm。

防水材料及做法同防水层。

f.防水层及保护:防水附加层验收合格后,在迎水面施工2mm 厚聚氨酯防水涂膜。

g.内饰面:墙外侧防水层等施工完成后施工内饰面。

h.质量控制点:一次性止水对拉螺杆及止水片;对拉螺杆切割深度;凹槽湿润;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压光;防水附加层范围及厚度;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