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来源:智榕旅游


4.4 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及解题格式。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学课时】 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重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及书写方法。

[引入新课]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 要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种原子数目相等,这个过程 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板 书] 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最小公倍数法:找出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应较大的元素,找出其最小公倍数,进一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例: (1) (2)

1 / 3

(3) (4)

2.观察法: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系数和这一生成物的系数,再确定其他物质的系 数。

例: (1) (2) (3) (4) (5) (6)

3.奇数配偶法:找出方程式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从含该元素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进行配偶,再确定其他物质的系数。 例: (1)

(2) (3) (4) (5) (6)

注意:配平时只能改变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变化学式中 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原子团个数不变)。 一般先配化合物后配单质。 [布置作业]练习配平方程式: 1. C + O2 —— CO2 2. CH4 + O2 —— H2O + CO2 3. C2H2 + O2 —— H2O + CO2

2 / 3

4. FeS2 + O2 —— Fe2O3 + SO2 5. Fe3O4 + CO ——Fe + CO2 6. Fe2O3 + CO ——Fe + CO2 [布置作业] P.127/ 6. 7.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