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国外经验与我国对策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国外经验与我国对策

来源:智榕旅游
中小企业研究|SMEsResearch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国外经验与我国对策

□罗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但我国许多中小企业在需要跨上一个

新的发展平台时却遇到瓶颈。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指出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解决融资问题的先进碍。文章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基础上,

经验,提出了在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引导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积极发展风险投资行业及组建产权交易市场等方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国外经验;困难;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1[作者简介]罗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2)07-0116-04

“长记忆性测定方法的有效性评价”(批准号:10YJC79010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奕,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广东广州510665)

Abstract:Since1980s,ourcountry’s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SMEs)haveachievedhistoricadvancementfromsmall

scaletolargescaleandfromweakstatustostrongstatus.However,ourcountry’smanySMEshavebeenconfrontedwith

bottleneckwhentheyneedtosteponanewdevelopmentplatform.Thedifficultyinfinancinghasbecomeacommonprob-lemintheprocessofSMEsdevelopment,whichhasbecomeahugebarriertohinderthedevelopmentofSMEs.BasedontheanalysisonthedevelopmentstatusofSMes,thispaperpointsoutthatitisnecessarytolearnfromtheadvancedexperi-encesthatthewesterndevelopedcountryhavegotwhiletheydeveloptheirSMEs,andproposedth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thatitisimperativetosolvethefinancingdilemmaofSMEsattheaspectsofimprovingrelevantlaws,regula-tions,andpolicies,guidingtheestablishmentofSMEscreditsystem,activelydevelopriskinvestmentindustry,andsetuppropertyexchangemarketandsoon.

Keywords:SMEs;financing;foreignexperience;difficulties;countermeasure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新月异,中小企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其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60%,其税收占全国总税收的46.2%,

全国62.3%的出口来源于中小企业,解决了我国城镇其发明的专利占全国专利总数的65%。由75%的就业,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种种问题,导致中小企业规模难以进一步扩张,

116

许多前景看好的项目无法顺利实施,自身竞争力难以进一步提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直接融资难度大

1.中小企业上市门槛太高。直接融资中最显著的方式是股票上市募集资金。但是,沪深两市对发行股票的公司要求连续3年的运营历史和3年连续盈利记录、发行前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千万元。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运营时间相对较短和经营风险较大,

EnterpriseEconomy2012年第7期(总第383期)

这些上市标准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而言显然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想通过沪深股票市场进行权益融资难以实现。其次,无论是美国的纳斯达克还是中国内地、香港创业板,都是以通讯、计算机、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企业为导向的,但我国大量的中小企业具有技术含量较低、竞争力偏弱的特点,离创业板的要求相距甚远。即使是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股票发行所必须支付的上市资产评估、财务审计和法律审查、承销费等费用通常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这些费用形成沉没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也是难以承受的。

2.债券融资渠道不畅。

目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信用低的现象,因此,除国债以外,投资者对其他债券的信任度不高,再加上中小企业的知名度和风险评级难以和大企业相比,所以,即使同样作为企业债券,中小企业债券也是很难吸引投资者的。另外,我国国内债券市场规模本身就很小,企业债发行规模总量不大,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其在债券市场很难分得一杯羹。

3.民间融资渠道受限制。相对于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融资,民间融资有其特有的优势,即手续简便、方式灵活、

资金筹集迅速。但我国目前对民间融资管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所以民间融资中经常出现法律纠纷,而且国家多年来对民间的各种高息集资、融资及地下钱庄采取严厉的打击措施,这既增加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风险,也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这一融资渠道功能的发挥。

(二)间接融资困难重重

银行信贷是我国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但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极其有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于利益最大、风险最小的原则把信贷目标放在农业、进出口和大型建设项目上。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期限短、风险大、成本高等劣势,所以各大银行不但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计划和产品,还尽量规避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业务。即使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给自己定位“支持地方中小企业”,但是,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由于自身资金有限,也不能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定位是:为大型三资企业提供服务。而且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刚刚起步、对其限制性条件较多,因而对我国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近年来中小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加大,但放款力度有限,仍然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巨大而迫切的资金需求。

(三)资本供给结构不均衡

1.不同产业间的资本供给存在差异。

中小企业在竞EnterpriseEconomy2012年第7期(总第383期)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国外经验与我国对策

争中呈现弱肉强食的格局。

那些技术先进,符合市场潮流,管理水平领先的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不论是风险投资还是银行贷款都获取顺利,甚至还可能出现供给过剩。但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产品核心竞争力低下,经营风险较大,商业银行明显惜贷,风投和私人股权资本也不看好,因此,这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尤其突出。

2.不同地域间的资本供给存在差异。

中小企业在获取资本方面还表现出很大的地域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小企业活跃、

信用体制相对健全、民间资本充裕等因素,再加上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意识突出,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外部融资支持。

二、国外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经验(一)美国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经验

目前美国中小企业数占全美企业总数的99%,达到2100多万家。美国很注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在实践中摸索出“渠道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的解决模式。

其一,政府相继出台系列法律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和保障。如1953年的《国家中小企业法》,1958年的小企业投资法》、《小企业法案》,以及后来陆续出台的中小企业政策法》、《扩大中小企业输出法》、《中小企业投资奖励法》、《中小企业资本形成法》等等。美国政府还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小企业管理局等机构,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和融资支持。

其二,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惠于金融机构优质的商业运作。美国通过银行的商业运作基本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且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愿意进入中小企业融资这一领域。同时,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保证中小企业能获得发展所需资金,如特许各级财政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允许政府机构拨出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援中小企业搞新产品研发。另外,由联邦政府、州、地方自治体、教育机构和民间共同建立起以指导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开发中心”。这些措施既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使银行和企业获得双赢”的局面。

其三,风险资本的积极参与。美国证券交易市场实行注册制,企业只需在证券监督委员会(SEC)外完成注册登记即可。美国拥有一个从纽约证券交易所(主板)到纳斯达克证交所(二板)场外交易(OTC)、地方证券交易所的完整资本市场体系。此外,美国政府先后通过各项

117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国外经验与我国对策

法案,鼓励支持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这种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铸就了美国高度发达的风险投资制度。对中小企业而言,风险资本的引入既可以充实企业资本,满足资本需求,也可以借助风险资本的指导和培育规避经营风险,实现价值增长。

(二)德法等欧洲国家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做法

欧洲一些国家对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的促进方式主要是通过政府来适当引导。政府主要是通过相关制度、政策引导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通过自身补贴安排和积极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德国通过在政府预算中安排补贴的方式来发展中小企业:为了推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每年都要在预算中拿出数亿欧元对其补贴,比如创业贷款担保补贴、咨询、培训补贴等;在信贷方面,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这些银行一般是由政府出资或政府与各州政府合股创办。

德国政府通常是通过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帮其开拓融资渠道,从而促进该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德国类似,法国也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近些年,法国采取多种措施提供资金帮助,力争为新创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以法国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为例,该银行既为新创企业提供贷款,同时也为新创企业从其他银行贷款提供经济担保。

(三)日韩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的做法

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具有“渠道多元化,政府主导化”的特点。首先,日本在通产省下设置了中小企业厅,全国各地都有管理中小企业的专门机构。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立法、政策引导、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搭建完整的政策环境。其次,

日本政府设立了中小企业金融公库这类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向中小企业提供资本支持。

韩国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创造出的“官民合作”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值得借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韩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由扶持政策转换为官民携手共同推进的机制,特别是注意充分发挥民间机构的资源和能力优势,鼓励其积极参与中小企业融资。韩国政府通过与民间金融机构合作,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优秀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近10年来,韩国政府先后与三星、浦项制铁等大企业签订了官民合作计划,促进“以购买为前提的新技术开发事业”,即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取得成功时,大企业就要购买该企业所研制的产品,

118

同时,政府向中小企业支持部分研发费用。

三、我国突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途径

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的问题。长远来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和成熟,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将逐步过渡到多元化融资模式。在向多元融资模式过渡中,我们必须逐步优化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和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建设。

(一)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和部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建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金融支持手段。基于此,

我国可以建立新的专门金融机构,或在原有金融机构中建立新的专门部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门的融资服务。首先,建立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是当务之急,并使中小金融机构逐步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其次,

推动非国有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对现有非国有金融机构不能采取简单的取缔或关闭政策,而是应通过整顿,引导、规范、监控其经营业务,对经营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加以制止和管理。再次,要加快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造,通过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使其与城市商业银行一起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最后,制定政策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开设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门服务项目,对其提供一揽子授信额度,满足中小企业的多种融资要求。

(二)政府应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1.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各方面均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寻求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方法离不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政策环境。通过上面对美国、德法及日韩等国家的分析表明,对于发展初期的中小企业要保证其健康顺利发展,政府法律政策手段的调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出台无疑对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该法从保障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

税收优惠等很多方面的基本问题都做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2.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事实表明,企业的信用素质对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很大。由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信用体系,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大多数金融机构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都定得很低。这样势必影响一批本身融资信誉良好又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限制了他们的快速增长。为解决中

EnterpriseEconomy2012年第7期(总第383期)

小企业信誉与商誉问题,应该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我国工信部中小企业司负责运营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该网站负责发布我国“重合同守信用”中小企业名单、产品质量抽查不合格中小企业名单、关闭“五小”企业名单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名单,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建立也可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一个突破。

(三)积极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系

国外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据统计,

迄今为止美国风险投资资助过50%以上的中小企业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在风险投资的推动下,美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超过80%。与之相比,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足2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而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开辟另一个重要融资渠道,而且可以对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及财务制度进行有效规范,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企业自身经营水平,加强内部融资当前,我国正积极采取措施力争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中小企业尤其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应借此机会,积极深化改革,强化质量和服务意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经营和竞争行为,加强与大企业的合作,不断创新,严格自律,不断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使自己成为产权明晰、

管理规范的企业。我们应通过各种有利政策积极鼓励中小企业主动利用留存的年度利润进行资本积累,积极利用企业本身的积累和储蓄以及一些暂时闲置的可用周转的资金来为自身进行内部融资。美国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中,内部融资一般在50%-60%,高的时候达到80%。而外部融资在很多方面受中小企业本身条件的制约,如经营规模不大、资金实力不足、信誉体系不健全等都限制了外部融资渠道作用的发挥。相对而言,中小企业通过内部融资较容易些、成本较低。所以,我国中小企业目前可以把内部融资作为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

(五)组建多层次产权交易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想通过资本市场的主板市场获取急需的发展资金、解决融资难问题存在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为了弥补主板市场的不足,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开设的二板市场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以美国为例,全球运

EnterpriseEconomy2012年第7期(总第383期)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国外经验与我国对策

作最规范、成就最大的纳斯达克市场二板市场为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提供过发展资金,培育出大批像微软、英特尔、IBM、苹果这样的世界著名高科技企业,而且催生出像索罗斯量子基金这样的巨型风险投资基金。毫不夸张地说,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二板市场功不可没。

我们应在借鉴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一步发展优先扶持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另外,作为完整的、高效率的资本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三板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不能充分有效配置民间资本的不足,最大限度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热情,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因此,我国今后应积极推进多层次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的发展,加大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毅.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新型信贷关系研究[J].管理评论,2011,

(11).[2]李扬.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经验与借鉴[J].经济导刊,2011,

(3).[3]周中林,游凤.美日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做法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1,

(7).[4]王晓红,严春香.集合债券: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渠道[J].金融纵横,2008,

(10).[5]孔曙东.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及启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6]程剑鸣,孙晓玲.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景玉琴.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J].经济评论,2004,

(6).[8]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

(1)[9]张秀生.国外中小企业的发展概况[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10]Shen,Y.,Shen,M.G.,Xu,Z.,Bai,Y.,BankSizeand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

(SME)Lending:Evi-dencefromChina.WorldDevelopment,2009,

(4).[11]YBeck,T.,Demirguc-Kunt,A.,Smallandmedium-sizeenterprises:Accesstofinanceasagrowthconstraint.JournalofBanking&Finance,2006,

(11).[责任编辑:昱

文]

1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