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每题1.5分,20小题,共30分)
1、高等教育入学率为( )时,是大众化教育阶段。答案:D A、﹤15% B、﹥50% C、﹥15% D、15%-50%
2、终身教育概念是由教育专家( )提出的。答案:B
A、马丁·特罗 B、保罗·朗格朗 C、西奥多 D、舒尔茨
3、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 明确地把( )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能。答案:D A、国际交流 B、培养人才 C、发展科学 D、服务社会 4、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 )。答案:C
A、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B、扩大教育规模 C、因材施教 D、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为( )。答案:A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B、硕士、博士、博士后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 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 7、标志中国官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是( )答案:A
A、太学 B、书院 C、京师同文馆 D、天津的西学学堂 8、( )首先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独立与自由统一”的新型教育原则,使大学除培养人才之外还具有科学研究的新职能。 答案:D
A、威斯康星大学 B、康奈尔大学 C、圣保罗学校 D、柏林大学 9、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主要以中央集权型为主的国家有( )。答案:A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10、早期中世纪大学实行的是专业教育,主要围绕( )四科来组织教学活动。答案:D
A、神哲理法 B、文理法农 C、法商工农 D、文法医神 11、高等教育目的实现的动力支持是( )。答案:C
A、德育 B、体育 C、美育 D、智育 12、学年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答案:C
A、不利于管理 B、难以保持一致的学习进度 C、不利于因材施教 D、不能保证学生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13、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称为( )。答案:B
A、层次结构 B、科类结构 C、形式结构 D、地域结构 14、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 )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答案:B
A、基础教育 B、中等教育 C、义务教育 D、中小学教育
15、以下所列的其中一项不属于属于大学教师工作的特点( )。答案:C A、创造性 B、复杂性 C、保密性 D、独立性和协作性 16、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是( )。答案:B
A、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B、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 D、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17、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答案:A
A、教师 B、教材 C、学生 D、教学手段
18、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答案:A
A、专业教育 B、通才教育 C、通识教育 D、职业教育 19、(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来的,这种方法主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事物的起因和失去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答案:D
A、掌握学习法 B、问题教学法 C、学导式教学法 D、发现教学法
20、评价一堂课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主要涉及( )等三个方面。答案:C
A、认知、思想、技能与习惯 B、认知、情感、行为 C、认知、情感、技能与习惯 D、认知、情感、能力
二、多选题((每题2分,10小题,共20分)
1、高等教育萌芽阶段的特点( )答案:A、B、C、D A、教育机构性质不明确 B、教育职能不确定
C、专业教育性质模糊 D、学生年龄参差不齐 2、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采用学分制的优点( )。答案:A、B、C
A、有利于学生自由发展 B、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
C、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D、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教学秩序 3、高等学校校园的标识包括( )。答案:A、B、C、D、E
A、校徽 B、校旗 C、校歌 D、校服 E、校色
4、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答案:A、B、C、D
A、学会做事 B、学会共处 C、学会生存 D、学会做人 5、评价高校试卷质量的高低的指标有( )。答案:A、B、C、D A、难度 B、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6、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答案:B、C、D
A、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B、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 C、有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D、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7、大学的实习通常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案:C、D A、毕业设计 B、毕业论文 C、教育实习 D、生产实习 8、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主要类型有( )。答案:B、C、D
A、全程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成形性评价 D、结果评价
9、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包括( )。答案:A、B、C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倡导学生的主动发展 D、培养全能人才 10、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答案:A、B、C
A、工作关系 B、情感关系 C、道德伦理关系 D、法律关系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5分,20小题,共30分) 1、班级授课制最初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创立。( × )
2、开创世界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中国的通儒院。( × )
3、讲授法主要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方法,而谈话法则是启发式教学方法。( × )
4、专门人才是指具有某一方面人才的人,不包括通才。( × )
5、世界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主要有集权式和分权式。( × )
6、高等学校的教材是指正式出版的教科书。( × )
7、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教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 )
8、备课就是编写教案。( × ) 9、一个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其层次和地位的唯一标志。( × )
10、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掌握不成正比。( √ )
11、高校具有办学自主权和法人资格。( √ )
12、实施宽口径,适应性强的教育是通才教育。( √ )
13、学校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 ) 14、“威斯康星思想”的核心是明确地把教学与科研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 × )
15、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 )
16、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主要是指不同的办学方式及其比例关系,即一般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关系。( × )
17、高等教育能够决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 )
18、日本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是典型的集权制。( × )
19、隐性课程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 × )
20、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 )
四、情景分析题 (每题4问,每问2.5分,共20分)
1、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上,老师在讲台上认真的讲授课堂内容,并不时地在黑板上写板书。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多数在看英语书和报纸、杂志,也有的学生在玩手机。老师回过头,发现同学都在干其他事情,生气地说:“把别的书都收起来,上课要认真听讲!”并紧接着说:“不要让我下去没收你们的书!”这时,一个同学小声嘀咕道:“没劲,都是书上的,讲的又不精彩,有什么好听的,还不如早点勾重点。” 请结合高校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上述不良现象? 不定项选择:
(1)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受教学对象的 的制约。答案:B、C、D
A、学习态度 B、能力水平 C、身心发展特点 D、原有知识水平 (2)内容决定形式。高等学校课程多、门类复杂、教材多样,对于 ,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答案:A、B
A、不同的学科 B、不同的课程 C、教学环境 D、教学媒体 (3)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取决于教学目标的 。答案:A、D
A、需要 B、规定 C、设计 D、要求
(4)教学方法是由教师来选择的,教师自身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 等,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答案:A、B、C
A、业务素质水平 B、性格特征 C、职业道德水平 D、教学行为
2、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了“教师发展学校”这个概念,但它并不是建立一所新学校,而是赋予学校以教师教育的新功能。 “像蜡烛”、“是春蚕”,是人们称颂教师奉献精神的比喻说法。实际上,教师在燃烧自身、奉献自己的同时,还应该是发展的主体。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也要关注教师发展,学校应当成为“教师发展学校”。 请结合高等学校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对大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完成下列选项。
不定项选择:
(1)大学教师工作的特点( )。答案:A、B、C、D、E
A、创造性 B、复杂性 C、长效性 D、独立性和协作性 E、开放性 (2)高校教师工作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原因是( )。答案:A、B、C、D
A、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多样性 B、教师劳动职责的多面性
C、教师劳动能力需要的复杂性,既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具备较强
的科研能力 D、劳动时空的无限制
(3)对大学教师基本素养的要求有哪些( )? 答案:A、B、C、D、E A、高尚的道德情操 B、广博的知识 C、高超的教学艺术 D、超前的创新意识 E、强烈的敬业精神
(4)要做好高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必须抓好( )。答案:A、B、C、D A、教师职业道德 B、教师的学历水平
C、改革教师用人机制 D、教师队伍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