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事点击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06年,各级水土保持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十一五”确定的目 水土保持 标、任务,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 念。全面做好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评价、面源污染控制和秀美家园 建设等六项工作。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和示范宣传,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生态 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促进了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15周年 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水利 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颁布实施15周年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 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铁道部 副部长彭开宇、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水利部副部长鄂竞平 出席并讲话,水利部副部长周英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 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 资源部等单位的人员70多人。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 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自2005年7 月正式启动以来,在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专家指导委员会 的悉心指导下,在众多专家和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总体进 展顺利。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科考成果。一 是明确了我国水土流失的基本现状及其原因,并进行了客观 评价。二是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各地防治水土流失的成 2006年4月21—27日.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 科学考察团在福建长汀县考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状况。 功经验,科学评价了现有的技术路线和工程实施效果。三是系 统提出了不同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的目标、标准和主要技术路 线、方法。以及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重大 问题。四是系统提出了今后我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维护 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战略对策和建议。 水文 2006年,防汛抗旱测报工作成绩突出,水文人风采得到 充分展现。 口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国水文发展“十一五”规划》 经编制完善已上报水利部 《全国地下水资源管理监测工程项 目建议书》《全国水文 程和水资源能力建设“十一五”一期项 目建议书》已编制完成并报上级部门。《全国水文基础设施“十 一口2006年汛期,全国各级水文部门共收发各种水情信 息超过3]50万份,水情信息30分钟到报率达到81.69%。面 对特大干旱,四川、重庆水文部门全力以赴,充分利用站网优 势,加强监测分析评价工作,为各级政府提前决策打下基础。 在旱情发展过程中增加水量、水质的测报频次。为旱情的定 五”建设规划》《全国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水文监测一期建 设项目建议书》《全国跨界河流水文站网第二期建设工程项目 建议书》的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国家水文数据中心建设T程等 项目前期工作项目任务书正在编制。《水文设施工程慨预算定 额>>2o06年正式颁布试行。 性、政府采取应对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汛期,在洪水肆虐等 危难时刻,湖南、青海等地水文职工在工作中不怕牺牲,忠于 职守,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 口2006年,水文法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文条例》原则通过国务院法制办办务会议审议,修改后 将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湖南省水文条例》12月1日正 式颁布实施,这是继河北、河南、陕西三省出台水文条例之后 第四部地方水文法规。 丑 圊 望 8 o)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