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上课积极发言的习惯【范本模板】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上课积极发言的习惯【范本模板】

来源:智榕旅游
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几点看法

教师精心设计了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几个优秀学生进行了精彩发言,就说明这是一节有效课堂了吗?我觉得学生参与面太低,主动发言的学生不外乎就是平时班里那几个优等生,其他学生呢?名副其实的听众。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课堂上积极发言对孩子的学习是大有帮助的。它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课效果提高,加深内容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发言表面是一个说,实际上是听、思维、表达等方面的反映。但是,在教学中,我感到学生在发言时害羞、胆怯,课下却唧唧喳喳。课堂上却闭口不言.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更是不敢发言,这是为什么呢?我与老师们探讨,还有上网查资料、看书籍,去找适合学生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实践,有了一定的体会,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消除害怕感

“怕错了老师会责怪”不敢发言的学生大有人在,特别对后进生来说,更是愿意做一个听众,他们害怕老师提问到自己,整节课人心惶惶;也有一些学生想说但又怕别人取笑自己,从而害怕发言。对此,影响发言能力。这样如此循环,学生的发言水平得不到发展。课堂上让学生回答出错是正常现象,老师不应粗暴的对待,而是应该采取恰当的评价。我的做法是: 1、创设和谐的氛围

在发言中,不让学生感到忐忑不安,而是发言感到快乐,应从以下入手: (1)允许学生们出错,把他们的出错当成一种资源. (2)少批评,多鼓励。

(3)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见解不同要包容,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 (4)对话交流、敞开心扉,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感到老师和他们一样是在学习.

2、关注学生内心情感

当学生发言有误时,老师从倾听方面来捕捉学生身上的信息以及内心变化。如是学习方法和能力的欠缺,从而恰当评价。不过,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一般一听到不对的地方就打断学生,这样既不礼貌,也会伤害学生,同样纠正不了错误.记得有一次,我在讲《窃读记》这篇课文时,让学生先试说这篇文章讲了什么内容?我环视四周,把眼睛集中到平时不善言语的一个学生身上,我让他来回答,这位学生面露难色,极不情愿的站了起来.嘴里小声说:“我不知道。\"我说:“你在家没有预习这篇课文吗?”他低下了头。我想发火,但压住了火,我引导他,给他提供一定的方式去说.我说:“按照老师刚才说的方式你来叙述一下,老师相信你。”他看着我,鼓起勇气,说了起来。从这件事中,我发现对学生课堂表现要有一定的方法,它会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尊重,自信心也会提高。 二、课堂上调动学生发言兴趣

引导学生上课积极发言、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实现知识内化。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因素.因此,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敢于发言的一种手段。这样学生思维被调动.课堂氛围也活跃,课堂效果会提高。如在教学一个口语课《平凡事发现美》这个训练时,我设计了说话训练。让每位学生参与,畅所欲言。在教学时,后进生我更是不离不弃。给他们要求稍低一些,可以说几句话或一小段内容,只要把中心说出来。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把内容说完整,有条有理。然后学生之间交流。特别是对后进生只要能大大方方,站起来敢于发言,我就表扬。以此提高他的自

信心。随即,小组之间再进行小比试.要求:“大大方方,声音响亮,叙述得体”。这样学生之间发言精彩的就会脱颖而出。特别是小组内好的学生帮助后进生互助说。好的学生会有成就感,后进生也感到同伴对他的信任,发言积极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因为每个学生的发言差异不一样。说的不的学生教师多鼓励、引导,练习反复去说。也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相信你,你能行。”“你提高我为你高兴,\"“你回答不上来,不要气馁,再来一次。\"总之,学生们听到这些语言,上课的情绪会被调动,发言也会踊跃。 三、发言权公平,不垄断,以此带动不爱发言的学生.

课堂上,有的学生思维敏捷,发言胆大。老师一提问题总是抢先一步。教师如果不稍加控制,就会无形之中造成这些学生对于发言的垄断,其他同学没法施展发言机会.久而久之发言积极性也消失了,有位教师说,平时,老师一提问题,发言快的抢先.其他学生没有机会.课堂上中出现极少数人发言.大多数冷场看到这种情况,为了挽回这个局面,我与班级学生来了个约定:为了让每位学生都照顾到,都有发言机会。以后你们举三次手才可以获得一次发言机会,有创意,再奖励一次。这样做,既照顾发言快的学生的情绪,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更多的是让其余同学也参与其中,享受发言的乐趣。如:有一次,我提出问题后,发现积极的学生首当其冲,不善言语的学生或后进生闭口不答,只当听众。面对这种情景,我让发言积极的学生去帮助不善发言的。讲课前,我总要和他们谈天,并采取相应奖励的措施。发言积极和不发言的配合.如果谁回答不上来。你的同伴就会帮你。你们就有奖励,获得 “一个拥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特别是不爱发言的更有信心。因为让他们感到了发言权的公平。老师是一碗水端平的.

总之,学生课堂发言积极了,那么学习效率和质量也会提高。所以,积极

发言使学生上课认真,使学生处于一种活跃的思维状态,并动脑筋.不仅如此,积极发言还可以锻炼口才和胆量。为学生的成长做一个铺垫.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不但是新课程倡导的,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负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