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天人相应 答:“天”“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天人相应”: 指生理情况下,人对自然环境变化有调节适应能力,病理情况下,自然环境变化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2.辨证论治 答:指通过收集四诊所获得的资料以辨别患者的所属何“证(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以决定相应的治疗,其本质乃在于注重疾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动态变化。
3.证 答:指通过收集四诊所获得的资料有关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等,其本质乃在于注重疾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动态变化。
4.经络: 答: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一部分;是人体运行气血, 联络脏腑形体官窍, 沟通内外上下的通路。
5.奇恒之腑 答:形态多属中空脏器,似腑;功能多贮藏精气,似脏;除胆外,均无表里及五行配合;生理功能隶属五脏。
6. (中药)四气 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物的性能,又称“四性”。寒凉药大多有清热或养阴的作用。温热药大多有散寒或补阳的作用。
7.辛能散 答:指具有辛味的药物多具有发散表邪,行气活血的作用。 8.甘能缓 答:指甘味药具有缓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二、填空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 整体观 和 辨证论治 两方面。
2 中医的整体观念包含 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 及 人全身是一个整体 两层含义。
3 标志中医辨证理论形成的书是 《伤寒杂病论》 ,该书分为 伤寒论 和 金匮要略 两部分。 4 标志中医基本理论形成的书是《黄帝内经》,该书成书于 战国后期,此书可分为 素问和 灵枢 5 气具有 推动、温煦、固涩、气化、防御 五大生理作用。
6 气的固涩作用体现在其具有 固涩津液和 血液 及 固护 脏器位置 等功能。 7 气的生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来自于父母藏于肾的 先天之精气;二是脾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 ;
三是肺吸入的清气。
8 分布于胸中的宗气的主要功能是 助心行血 和 助肺司呼吸 。
9 血的正常运行与五脏正常生理功能的合作结果,其中包括心的 行血 ;脾的 统血 ;肝的 藏血 和肺的 朝百脉和治节 。
10 津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主要由 肺、脾、肾 三脏完成。
11 气为血帅体现在 气能行血、气能生血、气能摄血 三方面;而血为气母体现在血能载气 和血
能生气 二方面。
12 阴阳失调常可见寒热变化,通常阴虚则 内热,阳虚则 外寒 ;阳盛则 热,阴盛则 寒。 三、选择
1按五行生克规律,以下哪一项不对:
A.木克土 B.土生木 C.金生水 D.金克木 E火生土 答案:B. 2 阴盛则阳病,体现了阴阳的
A.互根 B对立制约 C 消长 D 阴阳的转化 答案:B 3 阴中求阳,体现了阴阳的
A.互根 B 对立制约 C 消长 D 阴阳的转化 答案:A. 4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治则是利用了阴阳的
A.互根 B 对立制约 C 消长 D 阴阳的转化 答案:B 5.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
A阴阳的消长平衡 B阴阳的不确定性 C阴阳的互根依存 D阴阳的对立制约 E阴阳的无限可分 答案:E 6.方剂配伍中,下列除哪项外,均是佐药的作用
A 加强主药的作用 B 治疗次要症状 C 减少方剂的副反应D 缓和药物的烈性 E 中和毒性 答案:E
1
四、问答题
1.简述阴阳的属性是如何规定的。
答:阳—— 温热、明亮、兴奋、功能、向上向外、躁动;
阴—— 寒凉、晦暗、抑制、物质、向下向内、静止。 2.请运用阴阳学说简要说明人体的基本病理变化。
答: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阴阳俱盛:寒热夹杂的实证;阴阳俱衰:阴阳两虚;阴损伤阳或阳损及阴; 3.简述阴阳学说如何体现在治则上?
答: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盛则泻之:寒则热之--阴盛;热则寒之――阳盛; 虚则补之:阳虚:补阳;阴虚:补阴;根据阴阳的互根: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4.简述五行的特性
答:木的特性“木曰曲直”。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温热、向上、升腾。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se )”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水的特性“水曰润下” 5.五行相生、相克的次序
答:五行相生的次序 木→火→土→金→水→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 木→土→水→火→金→木
6.何谓五行相乘相侮
答: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原因:五行之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都可引起相乘、相侮的变化。相乘: 乘;凌,欺负。过度的相克, 相侮:反克为病。逆原先相克顺序的病理传变。 7.简述气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 1.推动 2.温煦 3.固摄 4.防御 5.气化 8.简述中药复方中君药、臣药、佐药、使的概念
答:中药的方剂中,主要包括君药、臣药、佐药、使药4个部分。
君药:针对病因和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辅助或加强主药功效的药物; 佐药:一是制约主药的毒烈性和副作用;二是治疗次要的症状; 使药:调和诸药或起引药入经的作用。
9.何谓四性
答: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也称为四性。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等作用;治疗热证。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源、回阳救逆等作用,治疗寒证。 10.简述五味的功用
答:辛:能散、行:具有解表、理气、活血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益、缓急中和毒性 酸:能收敛:具有固涩作用 苦:能泻火、燥湿、能坚阴 咸:能软坚、泻下 11.中医认为哪些脏器参与水液输布,分别起什么作用
答: 肺: 主宣发肃降 脾: 运化水湿 肾: 蒸腾气化 12.血的生成有哪些脏参与,各起着什么作用?
答: 肝: 藏血 调节 防止出血 脾: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统血 肾:藏精、化血 13.简述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答案见学习指导)
13.1心的生理功能特点: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主神志(心藏神)心开窍于舌。
13.2肝的生理功能特点:肝藏血,肝主疏泄,调节情志,协助消化吸收,肝主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13.3脾的生理功能特点:脾主运化(运化水谷、水湿)脾主肌肉,脾统血脾的生理特点:脾气主升。13.4肺的生理功能特点: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肺主皮毛 ,肺开窍于鼻。13.5肾的生理功能特点: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骨、其华在发 ,肾开窍于耳。 14..简述肾精的的生理功能特点
答:促进和维持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成熟,调节机体的代谢与生理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