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最美的眼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词语,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掌握词语,结合具体情景恰当运用重点词语“传家宝、精英、氛围、名流、沮丧、偏袒、漫溢、感召、桃李满天下、五花八门、反馈、循循善诱、兢兢业业、重点、公平、欺侮、腐败、歧视、偏见、直截了当”等。
2、结合具体语境,学习掌握本课句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检测、创设语境、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课词语含义,尤其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最美的眼神”的内涵。 3、通过复述课文、真实交际及写作训练,训练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文学习,感受罗老师有着充满大爱的灵魂和对学生无私纯净的关爱,正是由于此,才使他有着桃李满天下成就。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词语、句型。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3、利用课文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难点:罗老师“最美的眼神”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学方法:读书法、讨论法、交流法 五、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课时 检查、学习词语 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新词语,学会重点词语。 2、初步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与老师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生齐读。对于课题,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预设:老师的眼神美在何处?老师的眼神有什么作用?最美的眼神说明了什么?)
二、新授
(一)检查词语学习情况,学习重点词语。
1、小组内交流学习、理解的词语,并交流学习方法。对疑难词语进行讨论,争取在小组内解决,师巡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2、大屏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认读,随机抽读。 3、根据语境选择下列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沮丧、偏袒、感召、公平、兢兢业业 桃李满天下、五花八门、循循善诱、氛围
情景对话1:
生1:你知道吗?我听说现在教我们的周老师可有名气了。 生2:是吗?为什么呀?
生1:别看她这么年轻,可已是( )。她善于创设和谐的、民主的课堂( ),采取( )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
生2:太好了,能有幸遇到这么好的老师!
生1:嗯,周老师不光教学教得好,而且她不( ),对每个学生都很( )。她让学生办汉语学习报,同学们办得( ),
她一一给予指导,使办的不好的学生也不至于( )而停止不前。她( )的工作精神( )着每一位学生。 情景对话2:
传家宝、精英、名流、漫溢、反馈、重点
生1:罗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好老师,他所教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IT( )。
生2:我也知道罗老师的事迹。一个人能培养出这么多社会( ),秘诀是什么呢?
生1:据说学校也想知道呀!并且想把它当做( )流传下去。因此,学校选出了罗老师教过的最有成就的100名人士作为( )点调查对象,答案很快以传真、电话的形式( )过来。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罗老师给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生2:那一定是最美的眼神。能够传递最美眼神的人一定是具有浸满人间大爱的灵魂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 )出爱的芳香。无私的爱是教育的基石。
(1)请将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2)多种方式朗读情境对话,感悟词语的用法。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同位合作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4、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给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1)生凭借文本独立思考、梳理。 (2)小组内交流、探讨。 (3)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1、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对于第一题,提示如下:
(1)王老师教了二十年汉语,如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了。 (2)他总是兢兢业业地学习、工作,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3)班主任在做学生工作时,总是循循善诱,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4)这次考试老师让学生出题,大家开动脑筋,出的题是五花八门。
三、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罗老师的眼神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仿照教师出示的情景对话,利用本课词语自己试着创设1-2个情境对话。
2、在练习本上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熟读课文 阅读理解课文一(1)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感悟、讨论交流,理解罗老师眼神的魅力。 2、随文学习新句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听写词语。
2、学生汇报交流运用所学词语所创设的语言情境。 二、新授
(一)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位合作朗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难读的语段全班齐读。(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1、默读思考以下问题:
(1)学校想揭开罗老师桃李满天下下的原因进行了几次调查问卷?人们对他有什么样的评价?共同的评价是哪一种?
(2)那位知名教授在中学沮丧和自卑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改变了他,把他从困难中拯救出来?
(3)讨厌老师偏袒学生的那位学者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4)在学生们看来罗老师的眼神有什么特点? 2、组内进行交流,解决问题。 3、全班交流,师及时点拨。
(1)对于问题1,指名回答。(进行了两次,第一次最重要的问题是罗老师的哪些方面最他们满意。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他有着渊博的学识、风趣的谈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翩翩风度。第二次选出100位最有成就的人作为重点调查对象,问题是:罗老师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学生共同的评价是他的眼神。)
①对于学校来说,对这个答案满意吗?
②由学生回答引出句型:„„然而“眼神”这个答案不但没能起..到揭秘的效果,反而使事情更加复杂不可知了。 ..
“不但„„,反而„„”是否定的递进关系复句。 例: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加重了事态的严重性。 生仿照例句说话并写话。
③正确、流利朗读这部分内容。
(2)对于问题2,师点拨:那位知名教授在中学使他沮丧和自卑的原因是成绩非常差,同学都看不起,自己已经丧失了信心和勇气,就连他的父母对他也失去了信心。而罗老师没有对他失去信心,罗老师的眼神中流动的是鼓励和肯定,像一股股暖流,温暖着他自卑和沮丧的心,他从罗老师的眼神中得到了信心和力量,激励着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①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第四题的第2小题。(写后交流)
②引出句型:正是罗老师,把我从困难中拯救了出来。 ..
“正是”表示强调,准确说明原因。
例:正是在你的帮助下,我的维语水平才提高得这么快。 生仿照例句说话并写话。
(3)对于问题3,师点拨:上中学的时候,他最讨厌老师的偏袒,因为讨厌老师,导致厌学。后来遇到罗老师,他是公正无私的,从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来的是种公正的力量,使他的心变得晴朗起来,由此改变了他的学习态度。
在回答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第四题的第3小题。(写后交流) (4)对于问题4,师点拨:主要参见第7自然段。 4、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第6、7自然段。 三、课堂小结
你觉得罗老师的眼神美吗?为什么? 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练笔:文中一位知名教授和一学者致辞的时候,都没有把话说完,请自选其一,试着补充完整。
第三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一(2)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旨,明白罗老师最美眼神的内涵。 2、感受罗老师的博大胸怀和无私爱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检测词语。 2、练习用所学句型说话。 3、学生汇报所写课文补白内容。 二、新授
(一)揭示最美眼神内涵。
1、齐读课文第7自然段,感受学生们对罗老师眼神的评价。 思考:到底是什么让罗老师的眼神有这么大的魅力? 2、默读第8自然段,解决上面的问题:
其实是一位五十多岁的没有邀请的教师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倒出了罗老师眼神的之所以最美的原因:能够传递这样美的眼神的人,需要的并不多,那就是你必须有一个浸满人间大爱的灵魂。这样的一个人,才会生长出最人性的枝蔓,才会漫溢出爱的芳香。换句话说:罗老师正是拥有浸满人间大爱灵魂的人,他的心底像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洁净、透明,他对学生传递的是信任,是鼓励,是肯定,是积极进取的力量,说到底是他那无私的、高尚的大爱成就了他的学生们富有成就的人生。
3、思考探讨:
校庆那天,学校得到了他们最想要的答案。
1、你觉得他们得到的是什么答案?(以大爱为教育的基石,点燃学生的理想之花,从而使学生成才。)
2、在学校得到传家宝之后,会怎么做?学校的前景会怎样? (二)拓展延伸,深刻感受老师形象。
1、探讨: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把一个令人十分敬佩的老师形象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2、回顾全篇课文,你该如何评价罗老师?(请用一段或几段话话来描述)
3、从小学到初中,你认为哪些老师的哪些方面影响了你?请回顾、思考,然后陈述出来。
三、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顺势小结。 作业布置:
1、小练笔:以“罗老师,您真好!”或“xxx老师,我感谢您”为题写一篇短文。
2、预习课文二。
第四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二(1)
教学目标:
1、掌握和积累课文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恩师的感激和怀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苏步青先生了解多少?(生交流)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19年6月,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毕业后,赴日
本留学。1931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同一年3月载誉回国,受聘于国立浙江大学,后任复旦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和校长。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等专著10部。
师:了解了苏步青先生的简单事迹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或印象?(生交流)苏步青先生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他求学时代的“恩师”是分不开的。板书课题。
师:什么叫“恩师”?----称对自己有恩情的师傅或老师为恩师。那么苏步青先生遇到了哪些恩师呢?下面来学习课文。
二、新授
(一)检查词语学习情况。 1、大屏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2、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重点掌握“欺侮、腐败、歧视、偏见、直截了当”等词语。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2、生合作朗读课文,师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3、小组内交流所圈画的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4、指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思考:苏步青先生在国内求学时代遇到了几位恩师?分别是谁?他们是怎样教育苏步青的?
(三)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1、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我”是怎样开始学习的?
(2)第一学年考试,“我”为什么得了倒数第一? (3)陈玉峰老师是怎样帮助“我”的? (4)“我”为什么喜欢上数学?
(5)洪彦远校长又是如何帮助“我”、鼓励“我”的? 2、小组内讨论解决,全班汇报。 三、课堂小结
初步学了课文,你对苏步青先生的求学时代遇到的恩师有何看法?
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练笔:如果苏步青先生没有遇到陈玉峰(杨老师、洪彦远校长,三人中自选其一)老师,结果可能会是——。
第五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二(2)
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恩师的感激和怀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用重点词语说话。 2、交流学生所写的小练笔内容。 二、新授
(一)解决问题,探讨“恩师”教诲。
1、文章写了作者怀念的几位恩师,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这几位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特点。
陈玉峰:对于“我”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刻苦这一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导,使我端正了学习态度,走上为学的长途。
杨老师: 洪彦远校长: 2、探讨:
(1)假如上小学时遇到的不是陈玉峰老师,“我”的人生会是什
么样的?
(2)假如上初中时遇到的不是教数学的杨老师,“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
(3)假如中学毕业时遇到的洪彦远校长,“我”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
3、感悟:
所以作者会深情地对陈玉峰老师说: 对杨老师说: 洪彦远校长说: (二)理清思路,感知课文写作特点。 1、文章写几位老师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写? 2、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教师的职业有什么样的认识? 作业布置:
小练笔:苏步青先生回想起恩师对他的教诲时,他会对陈玉峰(杨老师、洪彦远校长)老师说----
第六课时 真实交际与写作
教学目标:
1、运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真实交际。
2、在交际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真实交际
情景1:回顾过去,哪些老师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你?
1、小组思考讨论。
2、全班进行交流,师生评议。
情景2:你注意过老师的眼神没有?老师通过眼神表达了什么? 1、小组思考讨论。
2、全班进行交流,师生评议。 二、进行书面表达,写一写自己的老师。
1、要求: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老师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请把老师影响你的一件事写下来。
(1)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2、学生自主写作,师巡视指导。 作业布置: 1、修改誊写习作。 2、预习下一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