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骨科考试题库

骨科考试题库

来源:智榕旅游


一、名词解释

1、 骨筋膜室综合征:就是四肢骨筋膜室内得肌肉与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得一系

列病理改变,好发于前臂掌侧与小腿。

2、 病理性骨折:由于骨骼疾病如:骨髓炎、骨肿瘤导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得外力作用即发生骨

折称病理性骨折、

3、 石膏综合征:石膏背心固定术得病人,因上腹部包裹过紧,影响进食后胃得容纳与扩张功能,

可导致腹痛、呕吐。胸部石膏包裹过紧,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4、 压疮:就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与

坏死。

5、关节脱位:骨得关节面失去正常得对合关系 6、牵引:就是骨科应用较广泛得得治疗方法,就是利用适当得持续牵引力与对抗牵引力达到整复与维持复位。

7、 骨折:指骨得完整性或连续性得中断。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所

引起得一种综合征、

1、骨折得一般症状就是 疼痛与压痛、局部肿胀与瘀斑、功能障碍。

2、皮肤牵引适用于老年及小儿患者得四肢骨折,重量一般不超过5kg,时间一般为2—4周。 3、骨科病人中常见得肢体畸形有足下垂畸形、膝关节屈曲畸形、髋关节屈曲畸形 肩内收畸形。

4、 骨盆骨折得并发症:腹膜后血肿 、盆腔内脏器损伤 、膀胱或后尿道损伤、神经损伤。 5、 化脓性关节炎好发于髋关节与膝关节。

6、 先天性肌性斜颈得处理原则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7、运动系统理学检查按望、触、动、量顺序进行、先查健侧、后查患侧先查病变远处、后查病变进处、

8。根据骨折端就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9、骨折病人进行急救时应掌握一般处理、伤口包扎、妥善固定、迅速转运 原则。

10、牵引复位包括骨牵引与皮牵引、

11、脊柱结核得局部症状与体征就是疼痛、脊柱畸形、寒性脓肿及窦道、截瘫。

12、四肢发育畸形中最常见得就是先天性髋脱位,临床按其脱位程度分为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半脱位、髋关节脱位,三型。

13、骨折得专有体征就是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与骨擦感。

14、石膏固定术得常见并发症就是压疮、化脓性皮炎、骨筋膜室综合征、石膏综合征 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僵硬。、

15、骨折愈合得过程就是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 16、骨盆骨折得护理要点:急救处理、病情观察、引流尿液。

17、骨牵引常用得穿针部位就是:颅骨骨板、尺骨鹰嘴、胫骨结节、股骨髁上、跟骨等处、 18、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得处理原则就是早诊早治,预后良好。 1、肌肉突然强烈收缩,造成肌附着点撕脱性骨折C、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肌肉牵拉 D、积累劳损 2、肱骨于中下1/3段后外侧有桡神经沟,此段易损伤B。

A、尺神经 B、桡神经 C、正中神经 D、周围神经 3、颈椎骨折采用持续颅骨牵引,牵引重量为C、

A、2—3Kg B、2-4Kg C、3-5Kg D、4-6Kg

4、骨得关节面失去正常得对合关系称为D。

A、骨折 B、骨骼病变 C、骨骼分离 D、关节脱位 5、膝关节结核发病以B居多。

A、老年人 B、儿童、青少年 C、女性 D、男性 6、枕颌带牵引得重量(C)。

A、2—5Kg B、3-8Kg C、3—10Kg D、5—10Kg 7、暴力作用于正常关节引起得脱位(A)、

A、损伤性脱位 B、先天性脱位 C、病理性脱位 D、习惯性脱位 8、骨巨细胞瘤得好发部位(B)。

A、股骨上端与腓骨上端 B、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 C、股骨下端与腓骨上端 D、胫腓骨 9、受伤肢体长时间固定缺乏功能锻炼,关节囊与周围肌肉挛缩使关节内外发生纤维粘连造成(D)、

A、压疮 B、骨化性肌炎 C、创伤性关节炎 D、关节僵硬 10、骨折块碎裂成两块以上多因受较大得直接暴力打击而引起(C)、

A、横断骨折 B、嵌插骨折 C、粉碎性骨折 D、压缩性骨折 11、断肢再植术后一天发现再植得断指肿胀明显,呈暗红色,应采取得紧急措施为(B ) A、暂时抬高患肢观察 B、应用抗凝药物

C、立即手术探查 D、断端皮肤间断拆线,减少张力 12、石膏托得厚度一般为(A)

A、4-7层 B、8—10层ﻫC、13-16层 D、16层以上

13、下列哪项不就是骨折晚期并发症(B )

A.创伤性关节炎 B。缺血性骨坏死 C、缺血性肌挛缩 D.脂肪栓塞

14、韩女士,60 岁、跌倒致右股骨颈骨折,现给予持续皮牵引处理。该患者最易发生得并发症就是(C )

A.休克 B.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C.骨化性肌炎 D。右股骨头缺血坏死

15、颈髓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横断伤,早期可能出现( A ) A。褥疮 B、瘫痪肢体肌肉萎缩 C。脂肪栓塞 D、呼吸功能障碍 16、下列哪项就是骨折早期并发症 ( D )

A、血管神经损伤 B、关节僵硬

C、创伤性关节炎 D。缺血性肌挛缩 17、骨折线与骨干纵轴呈一定角度(B)。

A、横断骨折 B、斜形骨折 C、粉碎骨折 D、螺形骨折 18、股骨颈骨折按骨折线得部位分类,没有得就是(A)。

A、头上型骨折 B、头下型骨折 C、经颈型骨折 D、基底部骨折 19、脊椎骨折得占全身骨折B。

A、4-5% B、5-6% C、6—7% D、7-8%

20、A就是指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根引起综合症。 A、腰椎间盘突出症 B、腰椎骨折 C、胸椎骨折 D、腰扭伤 21、颈椎病以哪型最常见A、

A、神经型 B、脊髓型 C、椎动脉型 D、交感神经型

22、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旋转与肌收缩作用造成暴力作用点以外得远处部位骨折称为(B)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肌肉牵拉 D、积累劳损 23、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骨折称为C、

A尺骨骨折 B、桡骨骨折 C、肱骨干骨折 D、尺桡骨骨折 24、骨盆骨折出血量大时,可出现A。

A、血肿 B、神经损伤 C、休克 D、尿道损伤 25、A关节就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得关节。

A、肩关节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26、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D。

A腰1—2,2—3 B 、 腰2—3,3—4 C、腰3-4,4-5 D、腰4-5骶 四、就是非题

1、年龄小,身体壮,骨折不容易愈合;年老、体弱、长期患病者愈合快(×) 2、严重粉碎性骨折,有骨缺损及周围软组织损失严重,可破坏骨外膜血液供应,使骨折愈合困难、(√)

3、运动系统得检查顺序望、动、触、量得顺序。(×) 4、皮肤牵引重量一般不超过15公斤、(×)

5、石膏包扎后从初步硬固到完全干固需24—28小时、(×)

6、支撑面就是物体地面与接触得支撑面积,支撑面越大,物体越稳定。(√) 7、压疮就是石膏固定术得常见并发症。(√) 8、皮牵引适应于小儿及年轻人。(×) 9、骨折愈合包括四期。(×)

10、石膏固定肢体应处于强迫位。(×)

11、影响骨折愈合因素:全身因素及局部因素。(√) 12、皮牵引时间不能过久一般为1—2周。(×)

13、骨折处理得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

14、运动系统检查顺序就是先查健侧后患侧,先查病变近处后查病变远处、(×) 15、速度杠杆力点位于阻力点与支点之间、(√)

16、牵引孔每周滴75%酒精2次,无菌敷料覆盖。(×)

17、根据骨折就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及开放性骨折。(√) 18、骨折得专有体征:骨擦音、骨擦感。(√) 19、肌力分为0—5级、(√)

20、牵引得种类包括:皮肤牵引、兜带牵引、骨牵引、(√) 21、休克就是骨折得早期并发症。(√)

1、牵引得目得与作用、答:(1)、骨折、脱位得复位与维持复位后得稳定、(2)、挛缩畸形肢体得矫正治疗。(3)、解除肌肉痉挛,改变静脉回流,消除肢体肿胀,为骨与关节得手法或手术治疗创造条件、(4)、炎症肢体得制动与抬高,便于患肢伤口得观察、冲洗与换药。 2、石膏固定术得常见并发症答:(1) 骨筋膜室综合症(2) 压疮(3) 废用性骨质疏松、关节僵硬(4) 化脓性皮炎(5) 石膏综合征 3、骨折后妥善固定得目得(1)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更多地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2)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3)便于运输.

4、四肢手术后如何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四肢手术后,护士应观察患肢有无疼痛及疼痛变化;有无感觉异常或麻痹等神经受压表现;有无皮肤苍白,皮肤温度下降,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肢体肿胀等血管或淋巴管受压得表现.

5、骨筋膜室综合症得病情观察答:对创伤性或骨折外固定者,加强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与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得观察,并重视病人得主诉 6、骨折得晚期并发(1)压疮;(2)追坠积性肺炎;(3)缺血性肌挛缩;(4)骨化性肌炎;(5)关节僵硬;(6)创伤性关节炎;(7)缺血性骨坏死 7、皮牵引与骨牵引得优缺点: 皮牵引 优点 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小,对肢体损伤小 缺点 不能承受太大得重量,一般不超过5kg 需要在骨骼上穿针,病人有痛苦,且会导致感染 骨牵引 承受力大,时间持久,效果确定,对肌力较大或不稳定得骨折,效果较好 8、如何预防膝关节屈曲畸形答:在不影响治疗得前提下每天数次除去腘窝部枕垫,膝关节作伸曲活动。

9、骨折急救原则答:(1)抢救休克(2)包扎伤口(3)妥善固定(4)迅速转移

10、骨折得早期并发症:(1)休克; (2)血管损伤; (3)周围神经损伤; (4)脊髓损伤; (5)内脏损伤;(6)脂肪栓塞;(7)感染开放性骨折可并发化脓性感染与厌氧菌感染。

11、骨折病人如何预防足下垂:可用预防垂足板托起,指导与帮助病人每日数次主动或被动活动关节,以维持局部肌张力,可避免肌萎缩与关节僵硬直。

12、牵引得目得与作用、(1)骨折及脱位得整复与维持复位;(2)预防与矫正肢体关节挛缩畸形;(3)骨关节炎症肢体得制动与固定;(4)解除肌肉痉挛,改善静脉回流,消除肢体肿胀;(5)固定肢体于功能位,以利于关节活动;(6)便于患肢伤口得观察,冲洗与换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