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我市静态车辆管理工作,自20__年11月底,市市容局开始对市区道牙以上静态车辆实施管理。为了了解和掌握静态车辆管理情况,市人大城建委于20__年11月5日组织城建委委员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静态车辆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静态车辆管理工作与交警部门交接后,市市容局按照平稳过度、消化矛盾、科学管理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静态车辆管理工作。
(一)认真制定管理办法和部门规章,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市政府起草出台了《呼和浩特市停车场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已于20__年4月3日经市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于20__年6月5日正式施行。为进一步规范停车场(点)的管理,市市容局制订了《呼市静态车管理岗位责任制及考核评分标准(试行)》、《呼和浩特市停车场管理制度(暂行)》、《被盗电动车、自行车理赔制度(试行)》等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各停车场管理公司管理的停车场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二)强化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停车场形象
市容局静态车辆管理办公室已经启动,静态车辆管理工作已经由支队兼管变为静态车管理办公室专管。
在市市容局静态车管理办公室的领导和协调下,为给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车服务,在原有接收门管理的机动车停车场16处、非机动车108处的基础上,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等多种渠道,新建机动车停车场22处、非机动车10处。截止目前,纳入市容局统一管理范围的停车场共计156处,其中机动车停车场38处,非机动车停车场118处,并在新华大街、乌兰察布东西街、北垣街、呼伦南北路、兴安南北路等9条主次干道两侧便道以上新增施划临时停车泊位2300个。年初制定的新建10个智能化停车场的工作计划也在稳步推进中。目前,已建成新城西街颐高数码广场、锡林北路国际商贸城、新华大街维多利商厦等5个智能化停车场,其余5个智能化停车场也在施工建设中,预计年内完成并投入使用。
为提升停车场整体形象、档次,对新华大街、中山东西路、昭乌达路等11条主次干道两侧的4处机动车停车场和22处非机动车停车场(点)中陈旧、破损的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共制作安装造型美观的高档次围栏2800延长米,各类新型停车指示标牌70块,其中P牌30块,简易停车指示牌20块,公示牌20块。停车场新型设施设备安装后,在提升停车规范管理水平的同时,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好评。
(三)妥善解决接收人员的工作安置和管理
为实现全市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点)经营管理的市场化,解决从门接管的四百余名看车人员的劳动身份等问题,市市容局将市区一环路以内划分为8个管理责任区,并于20__年5月中旬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将部分停车场承包给7个停车场专业经营管理公司,实施市场化经营管理。按照管理要求,7个停车场专业管理公司在做好承包停车场(点)经营管理的同时,共聘用协管人员92名,分别做好各自责任区域内机动车停放引导和非机动车的摆放工作,92名协管人员的全部费用均由各经营公司承担。目前,7个管理公司共管理33个机动车停车场和89个非机动车停车场,看管人员243名;由市市容局直接管理的机动车场有4个、非机动车停车场29个,看管人员26人。通过承包经营管理这种停车场过度管理形式,做到了市场化转型的平稳过度。另外,由市市容局管理的83名城市管理协管员,合理分派于新华东街、北垣东西街、大南大北街、通道南路协助城管执法人员做好车辆乱停放的监督管理和摆放工作。
为了强化对停车场(点)看管人员及城市管理协管员的统一管理,做到树立形象、易于识别,形成自我约束的`效果。市市容局为统一管理的停车场600余名看管人员、协管员制作配发了新式制式服装,实现了停车场看管人员的着装统一,既便于管理又易于停车人识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市市容局静态车辆工作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看,做到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以及市场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首府停车难的压力,但是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致使收费许可证难以办理。价格因素是导致我市现有停车场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收费标准低不科学、不合理,且标准较低,大量车辆长时间占用停车位,车辆流动不起来。这个问题制约着静态停车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首府交通拥堵压力起到的作用不大。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市物价部门于1993年出台过一个静态停车收费标准,但是只针对自行车,价格为元/次。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物价部门结合自治区有关文件(已作废),内部制定了一个机动车停车收费标准,价格为2元/次。
目前,从停车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看,比较乱,并且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符,乱收费、少收费(不开票只收一元钱)等情况普遍存在,影响了停车场的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运作。从停车场移交后,市市容局就与市发改委进行了对接,就静态车辆停车收费标准问题双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赴外地进行了调研、学习。市市容局提出要结合目前我市静态停车场的现状,针对不同地段、时段尽快出台新的静态停车场收费标准,同时为专业管理公司办理收费许可证,使停车场的管理工作做到有据可循。发改委方面提出设定收费标准必须进行成本核算,全方位的制定标准,不能只针对市容局的职能,收费标准要包括小区、地下等停车场。由于双方意见不统一,制定收费标准的工作进展缓慢。
三、几点建议
当前,如何通过进一步加强对静态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工作,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政府及社会各界目前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课题。
1.规划先行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问题中具有极为重要作用。规划主管部门要结合本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以及《呼和浩特市城乡规划条例》的立法工作,认真考虑目前我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的实际状况,对未来公共停车场的需求量和设置作进一步研究,同时要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停车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以满足未来我市车辆停车的需要,缓解交通压力。
2.目前,我市交通压力最为繁重的是中山路商业街。道路狭窄,车流、人流集中、密度大,堵车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现有地上停车位不足(中山东路路口至富邦商厦路口停车位不足350个),地下停车位大多没有启动(大部分商厦将地下停车场改为了超市)。由于市市容局没有地下停车场的管理权限,建议市政府协调交警、规划等部门加强对地下停车场的管理,尽快启动地下停车场,缓解中山路商业街停车难的压力。
3.建议市政府协调市市容局、市发改委尽快制订出台区别不同区域、不同停车时间的停车收费新标准,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对城市中心区的黄金地段要提高停车泊位的收费标准,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来以限制城市中心区交通流量与堵塞;其次路外的停车场要相对便宜些。总之要充分应用价格信号指引人们的出车与停车行为与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停车产业。
4.为进一步强化市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点)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推进停车场管理市场化运作工作,继续加大静态车辆乱停放的管理力度,扭转静态车辆管理相对滞后的现状,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停车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其次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良好的停车秩序。增强车辆拥有者“车有其位”、“停车入位”和“有偿停车”的意识,改变随意停车的陋习,提高现代化交通意识和遵守法制的观念。三是促进部门间协调,建立高效有序的停车场管理机制。加强市容、规划、物价、交警、工商、市政等部门的协调,形成分工负责、高效联动的管理机制。四是加大停车场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对不具备提供停车服务的违章停车场(点)坚决予以清理取缔。同时,对占用公共资源的停车场(点)进行清理整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