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准备工作:
1、预习的要求:能通过课外读物、对教学内容的浏览及讨论等方式,对心理课讨论的主题与内容有一个先行了解。
2、预备铃:两分钟预备铃,做好上课的物质与精神准备,不要有随便进出班级的现象;班长要了解未能及时到堂同学的去向,并向老师说明。
3、学具准备:
1)准备好心理健康学本或中学生心理自助手册。
2)准备好练习册《心理成长记录》,认真做好笔记,留下心理成长的记录。
二、课堂学习的要求
1、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体现出一名中学生的素质与修养,全身投入,不做与活动有关的事情,如看杂志,闲聊,做作业等。
2、每个人都是小组快乐与优异成绩的创造者,要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让心理课堂成为师生对话交流和心灵碰撞的温馨场所。
3、发表自己的观点要紧扣主题,发言内容不游离于主要的议题之外。
4、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及个别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议论和插话;一定范围内只有一人发言,注意倾听,保持良好的“礼仪”
5、尊重他人的观点,课堂上对他人的观点要求同存异,不要急于否定和批判,允许别人有说出来交流的权力,不要讽刺与挖苦。
三、作业的要求:
心理辅导课的跟进作业没有统一的答案,各抒己见,但要认真完成;能主动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青春心灵的自助。
四、心理测试与心理卫生常识知晓的的要求:
掌握基本得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了解和掌握熟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并认真身体力行。客观地对待心理测试。
五、心理辅助活动与读物的要求:
1、结合心理课内容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相关的网站。
2、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料与资源,阅览相关的书籍与杂志。
3、积极参加市区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心理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