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起源于约5000年前的中国。最早的汉字形式是甲骨文,主要出现在商朝晚期的卜辞和铭文中。甲骨文的形状主要是象形和指事的,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事物的形状或属性。甲骨文后来发展为金文,主要刻写在青铜器上,形状更加规则和抽象。到了秦朝,为了统一全国的文字,秦始皇进行了...
现代汉字的字体是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演变而来的。 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既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又积累了无比丰富的文化知识,它们依靠文字得以保存至今。 作为记录、保存、传播知识的工具——文字,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了不可埋没的贡献。 汉字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
有这么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命令他的臣子仓颉创造文字,仓颉是一个长有八只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只眼睛观察八方,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的形状简化后刻在龟壳、兽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这个神话当然是荒谬的,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在几...
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汉字更不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了,当希腊人建造帕台侬神庙的精美雕塑,罗马人建立万神庙的巨大穹顶时,中国还只有秦汉时期夯土的长城,和陶制的殉葬兵马俑,但是秦朝的小篆已经是一种全国统一的规范文字了,汉朝的隶书与今天的汉字已很接近。无论是跳跃着前进的文字文化,还是中国汉字这一庞大的复杂语言...
关于汉字的数量,古代的字书和词书提供了一些线索。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收录了3300字,汉代扬雄的《训纂篇》有5340字,许慎的《说文解字》增至9353字。晋宋以后,汉字数量逐渐增加。唐代封演的《闻见记·文字篇》记载晋代吕忱的《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的《字统》有13734字...
有关汉字的资料(20字左右)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仍未完全定型。 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汉代以前的文字。更具有形象性。 战国文字:“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
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丁文字。苍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上天下起鱼点一样的粟米,怕人们光顾写字。将来人们饿肚子。鬼在黑夜里偷偷的哭泣,龙也藏躲起来,是因为怕文字把他们的丑恶行为记录起来,昭告天下,使他们遗臭万年。这就是汉字的来历。汉字...
汉字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陆续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各种字体。甲骨文通行于殷商时期,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特点是笔形为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是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金文是指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特点是笔画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
汉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商代)-金文(西周)-篆书{大篆-小篆}(西周-秦代)-楷书(东汉)草书(汉代)-行书(东汉末年),我们今天所通用的汉字手写正体字便是东汉时期楷书。1、甲骨文指的是在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的内容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