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接受词性

接受词性

来源:智榕旅游

接受的词性是:动词。

接受的拼音是:jiē shòu。注音是:ㄐ一ㄝㄕㄡˋ。结构是:接(左右结构)受(上中下结构)。

接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接受详细内容】

(动)对事物能容纳而收下、不排斥:~任务|~礼物。[近]接收。[反]拒绝|推辞。

二、引证解释

⒈收受。引《元典章·刑部十·回钱》:“若拟全科,终是未曾接受文状,即与兰溪州知州贾也先所犯无异。”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十三》:“后数日,涇泉来举奠……凡酒与汤饭之类,皆涇泉执奠,其子于善接受,捧置灵几前,不用从人。”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正以其钱粮款项繁多,头绪极难清理,故思蒙混新官,以希接受。”⒉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引张天翼《华威先生》:“我想你们诸位青年同志一定会接受我的意见。”魏巍《挤垮它》一:“那个洪亮的声音着重地说,一定要接受经验。”

三、汉语大词典

(1).收受。《元典章·刑部十·回钱》:“若拟全科,终是未曾接受文状,即与兰溪州知州贾也先所犯无异。”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十三》:“后数日,泾泉来举奠……凡酒与汤饭之类,皆泾泉执奠,其子于善接受,捧置灵几前,不用从人。”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正以其钱粮款项繁多,头绪极难清理,故思蒙混新官,以希接受。”(2).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张天翼《华威先生》:“我想你们诸位青年同志一定会接受我的意见。”魏巍《挤垮它》一:“那个洪亮的声音着重地说,一定要接受经验。”

四、辞典简编版

收受、接纳。 【造句】他接受记者采访,说明事件的始末。

五、关于接受的词语

短兵接战  短兵相接  接二连三  待人接物  架肩接踵  接踵而来  

六、关于接受的造句

1、年轻人思想开明,勇于接受新事物。

2、她接受别人给她的贿赂时,总是先半推半就,假意推辞一番。

3、虽然他满腹疑团,但还是接受了她的解释。

4、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别人说对了,还固执己见,不思改进,这就不好了。

5、学校接受同学们的意见,及时解决了饮水问题。

6、战士们排成方阵,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首长的检阅。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接受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