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恺悌拼音

恺悌拼音

来源:智榕旅游

恺悌的拼音是:kǎi tì。

恺悌的注音是:ㄎㄞˇㄊ一ˋ。结构是:恺(左右结构)悌(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书)(形)态度和蔼,容易接近:~之德|慈祥~流风远。恺悌[kǎitì]⒈亦作“恺弟”。⒉和乐平易。引证解释是:⒈亦作“愷弟”。和乐平易。引《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愷悌君子,神所劳矣。’”杜预注:“愷,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愷弟多智,二人异行。”宋苏辙《颍滨遗老传下》:“愷弟之政,后世称焉。”明无名氏《白兔记·见儿》:“感夫人愷悌仁慈。”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恺悌的面貌是愈见发福了。”。综合释义是:亦作“愷弟”。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愷悌君子,神所劳矣。’”杜预注:“愷,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愷弟多智,二人异行。”宋苏辙《颍滨遗老传下》:“愷弟之政,后世称焉。”明无名氏《白兔记·见儿》:“感夫人愷悌仁慈。”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恺悌的面貌是愈见发福了。”。7、汉语大词典是:亦作“恺弟”。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杜预注:“恺,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弟多智,二人异行。”宋苏辙《颍滨遗老传下》:“恺弟之政,后世称焉。”明无名氏《白兔记·见儿》:“感夫人恺悌仁慈。”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恺悌的面貌是愈见发福了。”。8、国语辞典是:和乐平易。恺悌[kǎitì]⒈和乐平易。引《左传·僖公十二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唐·李峤〈上雍州高长史书〉:「恺悌之慈允洽,敷腴之好不忘。」。9、辞典修订版是: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唐.李峤〈上雍州高长史书〉:「恺悌之慈允洽,敷腴之好不忘。」。10、其他释义是:1.亦作'恺弟'。2.和乐平易。

恺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恺悌详细内容】

(书)(形)态度和蔼,容易接近:~之德|慈祥~流风远。恺悌[kǎitì]⒈亦作“恺弟”。⒉和乐平易。

二、网络解释

恺悌恺悌,汉语词汇。亦作“岂弟”,或作“恺弟”。

三、汉语大词典

亦作“恺弟”。和乐平易。《左传·僖公十二年》:“《诗》曰:‘恺悌君子,神所劳矣。’”杜预注:“恺,乐也;悌,易也。”《汉书·张禹传》:“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弟多智,二人异行。”宋苏辙《颍滨遗老传下》:“恺弟之政,后世称焉。”明无名氏《白兔记·见儿》:“感夫人恺悌仁慈。”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他那慈祥恺悌的面貌是愈见发福了。”

四、其他释义

1.亦作'恺弟'。2.和乐平易。

五、关于恺悌的词语

孝悌力田  入孝出悌  慈祥恺恻  孝悌忠信  伯道无儿  不齿于人  

六、关于恺悌的诗词

<<《送曾谹父·识公政事在恺悌》>>  <<《平政堂·恺悌周君子》>>  <<《汉文帝·恺悌而爱人》>>  <<《安民堂·恺悌颁条坐啸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恺悌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