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谏议结构是什么

谏议结构是什么

来源:智榕旅游

谏议的结构是:谏(左右结构)议(左右结构)。

谏议的拼音是:jiàn yì。注音是:ㄐ一ㄢˋ一ˋ。词语解释是:官名。谏议大夫。谏诤。指谏诤论议的文字。谏议[jiànyì]⒈官名。谏议大夫。⒉谏诤。⒊指谏诤论议的文字。引证解释是:⒈官名。谏议大夫。引《汉书·王莽传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諫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唐韩愈《感春》诗之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諫议联翩来。”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諫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⒉谏诤。引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子胥力於战伐,死於諫议。”⒊指谏诤论议的文字。引刘师培《<文章学史>序》:“如房玄龄深识机宜,马周长於机变,魏徵少学纵横,然房长於书檄,马长於敷奏,魏长於諫议。”。网络解释是:谏议谏议指谏诤论议的文字。7、综合释义是:官名。谏议大夫。《汉书·王莽传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諫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唐韩愈《感春》诗之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諫议联翩来。”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諫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谏诤。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子胥力於战伐,死於諫议。”指谏诤论议的文字。刘师培《<文章学史>序》:“如房玄龄深识机宜,马周长於机变,魏徵少学纵横,然房长於书檄,马长於敷奏,魏长於諫议。”谏议[jiànyì]直言规谏论议。如:「若君上有过,忠直之臣必犯颜谏议。」。8、汉语大词典是:(1).官名。谏议大夫。《汉书·王莽传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唐韩愈《感春》诗之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2).谏诤。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子胥力于战伐,死于谏议。”(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刘师培《〈文章学史〉序》:“如房玄龄深识机宜,马周长于机变,魏徵少学纵横,然房长于书檄,马长于敷奏,魏长于谏议。”。9、国语辞典是:直言规谏论议,如:「若君上有过,忠直之臣必犯颜谏议。」谏议[jiànyì]⒈直言规谏论议。例如:「若君上有过,忠直之臣必犯颜谏议。」。

谏议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谏议详细内容】

官名。谏议大夫。谏诤。指谏诤论议的文字。谏议[jiànyì]⒈官名。谏议大夫。⒉谏诤。⒊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二、网络解释

谏议谏议指谏诤论议的文字。

三、综合释义

官名。谏议大夫。《汉书·王莽传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諫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唐韩愈《感春》诗之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諫议联翩来。”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諫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谏诤。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子胥力於战伐,死於諫议。”指谏诤论议的文字。刘师培《<文章学史>序》:“如房玄龄深识机宜,马周长於机变,魏徵少学纵横,然房长於书檄,马长於敷奏,魏长於諫议。”谏议[jiànyì]直言规谏论议。如:「若君上有过,忠直之臣必犯颜谏议。」

四、汉语大词典

(1).官名。谏议大夫。《汉书·王莽传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唐韩愈《感春》诗之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或更立一无情面之谏议在侧,以辅圣聪不逮。”(2).谏诤。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子胥力于战伐,死于谏议。”(3).指谏诤论议的文字。刘师培《〈文章学史〉序》:“如房玄龄深识机宜,马周长于机变,魏徵少学纵横,然房长于书檄,马长于敷奏,魏长于谏议。”

五、关于谏议的近义词

劝谏  

六、关于谏议的造句

1、春,正月,辛巳,睿宗祀南郊,初用谏议大夫贾曾议合祭天地。

2、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

3、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诸葛亮亲为之拜。

4、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是东汉著名高士,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做了皇帝后,曾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臣,都被严子陵婉拒,并隐居富春江一带。

5、原来二将先曾使人入长安,结连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三人为内应,共谋贼党。

6、在董卓当朝之时,更是不畏残暴,上疏谏议,几被董卓加害,最后辞官归隐。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谏议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