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同的汉语大词典是:随意附和。《韩诗外传》卷四:“偷合苟同以之持禄养交者,是谓国贼也。”宋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清顾炎武《日知录·不醉反耻》:“圣王重特立之人,而远苟同之士,保邦于未危,必自此始。”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舍此而求统一,无论出何花样,弄何玄虚,均为南辕北辙,实属未敢苟同。”。
苟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苟同详细内容】
(书)(动)随便地附会赞同:不敢~。
二、网络解释
苟同苟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ǒutóng,指轻率地表示同意。语出《韩诗外传》卷四:“偷合苟同以之持禄养交者,是谓国贼也。”
三、综合释义
随意附和。《韩诗外传》卷四:“偷合苟同以之持禄养交者,是谓国贼也。”宋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论諫寧中止,谋謨不苟同。”清顾炎武《日知录·不醉反耻》:“圣王重特立之人,而远苟同之士,保邦於未危,必自此始。”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舍此而求统一,无论出何花样,弄何玄虚,均为南辕北辙,实属未敢苟同。”
四、国语辞典
随声附和,如:「你这种罔顾全民利益的作法,我可不敢苟同。」
五、关于苟同的造句
1、作为支书的他并没有完全苟同于当时的风气,而是带领村民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竭尽力量改善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
2、尽管对您推崇备至,但我还是对您的结论不敢苟同。
3、然而,时下有些新官上任的一些做法确实令人难以苟同,笔者认为,新官上任应注意以下“八忌”。
4、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不苟同俗。
5、慕容若虽是不全苟同,却也皱眉微笑,算是默认了春桃这一番代表慕容家的大话。
6、对于失心疯患者,老秀才确实不敢苟同。
六、关于苟同的法语
approuver sans y avoir réfléchi sérieu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