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典的注音是:ㄌ一ˋㄉ一ㄢˇ。
吏典的拼音是:lì diǎn。结构是:吏(上下结构)典(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元﹑明﹑清府县的吏员。吏典[lìdiǎn]⒈元、明、清府县的吏员。引证解释是:⒈元、明、清府县的吏员。引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小的做个吏典,是衙门里人,岂不知法度!”《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众皂隶们一齐上,把这老人拿下,打了十板。众吏典都来讨饶。”《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听选官、监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顺天府署,朝夕哭临三日。”。网络解释是:吏典【词目】吏典。7、网友释义是:【词目】吏典【读音】lìdiǎn【释义】元、明、清府县的吏员。【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小的做个吏典,是衙门里人,岂不知法度!”《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众皂隶们一齐上,把这老人拿下,打了十板。众吏典都来讨饶。”【示例】《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听选官、监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顺天府署,朝夕哭临三日。”。8、其他释义是:1.元﹑明﹑清府县的吏员。
吏典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吏典详细内容】
元﹑明﹑清府县的吏员。吏典[lìdiǎn]⒈元、明、清府县的吏员。
二、引证解释
⒈元、明、清府县的吏员。引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小的做个吏典,是衙门里人,岂不知法度!”《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众皂隶们一齐上,把这老人拿下,打了十板。众吏典都来讨饶。”《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听选官、监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顺天府署,朝夕哭临三日。”
三、网友释义
【词目】吏典【读音】lìdiǎn【释义】元、明、清府县的吏员。【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小的做个吏典,是衙门里人,岂不知法度!”《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众皂隶们一齐上,把这老人拿下,打了十板。众吏典都来讨饶。”【示例】《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听选官、监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顺天府署,朝夕哭临三日。”
四、汉语大词典
元、明、清府县的吏员。元李行道《灰阑记》第四折:“小的做个吏典,是衙门里人,岂不知法度!”《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众皂隶们一齐上,把这老人拿下,打了十板。众吏典都来讨饶。”《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听选官、监生、吏典、僧道,咸素服赴顺天府署,朝夕哭临三日。”
五、关于吏典的成语
六、关于吏典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